正在閱讀
【專欄|老派博粉】穿越五千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專欄|老派博粉】穿越五千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經青山、藍天和綠地包圍洗練的她,總有股不容忽視的親切與舒適感,不知不覺地,我們似乎應和著博物館的氣息,走回原始和自然…
圖片來源|臺東市公所
歷經上月特務養成計畫,我們一同於迷霧中穿梭,辨認真偽。時間挾著東北季風抵達寒冬年末,半年來的冒險旅程正是回到家鄉的好時節,好將滿溢的思念如數傾盡。那麼,您曾想過曾經的家是什麼模樣嗎?是不是也裝載當時人們生活與家庭的記憶?就讓我們一起成為時空旅人,回到臺灣這片土地的開始,與過去的一切來場精彩的相遇吧!
圖片來源|wikimedia
沿著臺灣東海岸,來到位於臺東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經青山、藍天和綠地包圍洗練的她,總有股不容忽視的親切與舒適感,不知不覺地,我們似乎應和著博物館的氣息,走回原始和自然。當目光觸及博物館時,有一對人獸形的小夥伴正歡迎著我們。他們是來自卑南遺址的「人獸形玉玦」,年紀至少有2300歲,當時的人們運用臺灣玉精細地磨製出玉玦,並將完成品放入石棺中,因此死去的人們到另一個世界之後也有飾品可以配戴,這玉玦不只是鎮館之寶,更是國家寶藏喔!
圖片來源|臺東市公所
踏入展間的瞬間,我們像走入時光隧道般跳躍至數十萬年前的臺灣,一路上有舉起長鼻子大喊的大象、身手敏捷的鹿,還有蓄勢待發準備往前衝的犀牛。那時候,動物們可是盡情地在平地與高山上生活、遊玩呢!接著,時序進入數千年前,一群群正在打磨石器、捏陶的人們,真想加入與他們的討教技巧,或是問問那些甕、盤子完成後要裝什麼。在展間裡的我們,無論年紀,都會因眼底所見而感到震懾與興奮。不過,您曾想過這些文物是如何來到博物館,展現在我們眼前?
圖片來源|臺東市公所
1980年的夏天,臺東卑南火車站開始大規模的興建工程,一大片遺址在施工的過程中重現於世人眼前,附近的居民與許多民眾因此爭相前往一探究竟,甚至將文物帶回家收藏。發現遺址與盜掘一事經過媒體報導快速地發酵,掀起眾多輿論,當時的政府決定全面暫停工程,並邀請人類學家組成考古隊啟動文物搶救的工作。歷經十年的挖掘與勘查,考古隊共出土數萬件的陶器與石器。
這些珍貴的物件映照出臺灣神秘與重要的史前時期,更掀開當時人類、動植物與地質環境的種種面貌。參與考古的人類學家就思考,如此具有代表性的遺址,如果將它保存下來並建立一座博物館,未來的孩子們即有一個空間,探索臺灣在遙遠的以前是何種模樣。終於又經歷十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卑南遺址的物件一一收藏,「任命」人獸形玉玦為形象大使,迎接到來的觀眾。
圖片來源|臺東市公所
臺灣這片土地從以前到現在,如母親般擁抱著各種人、動物與植物,持續創造許多故事、記憶與美麗的風景,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帶領觀眾喚起心中的好奇心,一賭過去人們生活的足跡。走出博物館,還可以前往卑南文化公園親自感受遺址無比的震撼。您準備好與人獸形玉玦見面了嗎,趕快計畫一場穿越時空的臺東史前文化旅行吧!
【博物館二三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座落於臺東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成立於2002年,以卑南遺址為基礎,建立起臺灣人類學與自然史的展示空間。藉由栩栩如生的模型與稀有珍貴的文物,訴說數千年前的故事,帶給觀眾濃濃的史前文化氛圍。
老派博粉( 70篇 )

我們是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橋樑,專注於博物館的觀眾經驗創造,嘗試以新的概念與方式思考參觀經驗的各種可能。希望創造出有別於傳統博物館的參觀經驗,連結更多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讓藝文體驗的旅程不再只是單向接收知識,能夠真實深刻地與博物館經典藏品溝通,並推動「造訪博物館」成為所有人日常休閒活動之首選項目。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