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新鮮事】「國家人權博物館」:當最重要的事情被奪走

【小典藏|新鮮事】「國家人權博物館」:當最重要的事情被奪走

2019年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通過滿30年,強調兒童不只是被保護的,還擁有自我表達的參與權。國家人權博物館想讓大家對這個議題了解更多,除了推出主題特展,並舉辦園遊會,由這些小小解說員來發聲....
文、攝影|敲敲
過去曾有一批人,他們在某一天突然被奪走所有的東西,然後被關進監獄裡,而下一站就是死亡,你能想像那是什麼樣的感覺嗎?現在,這個監獄已成為「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並舉辦「小小人權解說員工作坊」,培養小孩來當導覽員,用自己的想法和話語來介紹。你會不會很好奇,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用藝術活動引發同理感受
 首先小小解說員要先了解園區的空間和過去的用途。接著,透過引導老師精心設計的繪本閱讀和藝術創作、活動,從感受切入,讓他們可以用五感和身體,深入探索自己的內在,切身體會和同理遇難者的心情。
其中一個活動,是請孩子在頭部形狀的紙上,分別就大人想要小孩做的事(黑)、小孩應該要做的事(白),跟小孩腦袋裡真正喜歡、覺得重要的事(打開翻面),來做創作,並試著想像,如果喜歡的事物被奪走,那會是什麼感覺?
 利用一張很大但其實很脆弱的紙,請孩子想像那是大家覺得很重要、很想保護的東西,在被舉起和放下、有人在裡面鑽來鑽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摺痕、甚至撕破了,當下很直接的就會讓人感覺很捨不得,很想要修復它。
利用一張很大但其實很脆弱的紙,請孩子想像那是大家覺得很重要、很想保護的東西。
過去,被關的「犯人」們會有出來活動的時間,但必須保持距離,也不能彼此交談,不然就會被後面高樓上的看守者射殺。孩子們正在模擬和體驗這個情境。
連結感受與空間
 孩子們回到園區,再次感受和觀察各個空間,然後找到自己最有感覺的部分,編寫出介紹內容,並實地演練。
在腳鐐體驗區,孩子寫下遇難者當時可能會有的感覺並貼在牆上,比如「痛苦」、「限制的」、「恐怖」、「悲傷」…等,甚至其中有一張是空白的,意思是「無言」。
孩子在關押受難者的「押房」前演練解說內容。她對於狹小的空間、窺視內部的洞口和靠近地面設置的送飯小門印象深刻,認為這些設置是剝奪了人的隱私權和尊嚴。
2019年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通過滿30年,強調兒童不只是被保護的,還擁有自我表達的參與權。國家人權博物館想讓大家對這個議題了解更多,除了推出主題特展,並舉辦園遊會,由這些小小解說員來發聲。更多活動內容,請參考:
 
本文刊登於小典藏雜誌12月號(第184期)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266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