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以弘體書法宣揚弘一大師精神:中正紀念堂「一心弘體書法展」

以弘體書法宣揚弘一大師精神:中正紀念堂「一心弘體書法展」

Promoting the Spirit of Master Hongyi Through Calligraphy: “Between Such States of the Moment: Yixin’s Hongyi Style Calligraph Exhibition” at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自 2025 年 9 月 20 日至 10 月 6 日舉辦「如是之間・一心弘體書法藝術展─紀念弘一大師(李叔同)誕辰一百四十五週年」。展覽由書法家一心以三十餘年專研成果,呈現弘一大師獨具宗教意涵的「弘體」書風。弘一大師出家後,以平整中鋒、無提按的筆法,開創樸素清澄的弘體,展現出化有形於無形的佛門境界。本展透過〈閩南砥柱,佛法金城〉、〈佛說大乘無量義經德行品句〉、〈山中行住坐臥偈〉等作品,邀請觀者在筆墨之間體會弘一大師生命的修行歷程與精神力量。展覽亦呼應當代社會對心靈安頓的需求,藉由文字的緩和運筆與佛法智慧,帶來沉靜與省思,體現書法藝術作為修行與安身立命之道。

身為喜愛書法的佛教徒,我致力於高僧書法的收藏與推廣。三十年前,以父親之名成立「何創時書法基金會」,開幕首展推出的正是「明清近代高僧書法展」。之後,我們多次以高僧書法為主題舉辦展覽,最近一次是2021年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歷代高僧書法展」。

一心2020年作〈閩南砥柱,佛法金城〉對聯,紙本墨書,133×35公分×2。一心在泉州開元寺弘一法師紀念館 ,看到真蹟深受觸動,背臨此聯以堅固道念。圖/羲之堂。

「以翰墨為佛事」(北宋惠洪大師語),是歷代僧眾必修法門。藉著在日常生活中書寫經文法語,僧人可以默誦佛典,安頓身心。高僧寫偈語,弟子每日對看書蹟,具有開示傳法的功效。一般俗家弟子若能求得師父墨寶懸掛於家中,可獲得安定身心的法益,沐於長足的祥和與法喜。

一心2025年作〈如是之間〉,2025,紙本水墨,46×32公分。圖/羲之堂。

歷代擅書僧人非常多,在書法史上留名者,首推王羲之七世孫隋代智永和尚。相傳他寫了八百本〈千字文〉分送浙東諸寺,對於推動佛門弟子識字習字的風氣有很大貢獻。傳世唯一的〈真草千字文〉,早已是書法史上的不朽瑰寶,至今很多書法愛好者仍以它作為學習範本。唐代僧人懷素是草書大家,他的〈自敘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品,具有極高的藝術性。我收藏的高僧書法中,有元代高僧一山一寧、了庵清欲、澹居行中、楚石梵琦四位,明初則有洪武國師姚廣孝。到了晚明,更是佛教發展的輝煌時代,高僧輩出,開創佛教的新局。在我們的展覽中曾展示雲棲祩宏、憨山德清、雪浪洪恩、破山海明、密雲圓悟、木陳道忞、玉琳通琇等眾多晚明佛門人物的書法。清初以隱元隆琦為首的黃檗僧團赴日弘法,將明代文化帶到日本,當中除了佛教、建築、飲食、雕刻、音樂等,也包括了以張瑞圖為首的明代草書,對江戶時代的日本書道產生重大影響,至今仍受日本人喜愛。而隱元大師傳世墨蹟數量之多,是歷代所僅見,由此足以側窺當時日本佛教界對他的推崇。

一心2024年作〈佛說大乘無量義經德行品句〉,紙本墨書,69×76公分。圖/羲之堂。

晚清民國是佛教史上的另一個高峰,出現了虛雲、八指頭陀、圓瑛、太虛眾多高僧。他們將佛教精神普及於社會大眾,將佛國淨土示現於人間,都是受人景仰的宗師。

在眾多民國高僧中,最為人們熟知的當是弘一大師李叔同。他出生於富裕家庭,在年輕時是走在時代尖端的知識分子。赴日學習音樂、美術,組劇團反串茶花女,回國後引進西方人體寫生與音樂課程,引領新世代的文藝躍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更是被數代人傳唱,歷久彌新。從李叔同身上,我們看見的是一個才華洋溢的藝術靈魂。然而,在他毅然决然出家後,他選擇修行最嚴格的律宗,斷絕親情與所有的藝術創作,唯獨留下書法,以書法弘揚佛法。然而他一改出家前充滿陽剛健挺的魏碑體,逐漸寫出大眾所熟知的「弘體」。弘體字去除所有藝術的表現形式,以平整單一的中鋒運筆,無提按,無飛白,化有形於無形,在柔和的線條中建構他的佛門清境。

一心2024年作〈山中行住坐臥偈〉,紙本墨書,68×52公分。圖/羲之堂。

弘體書法有其特殊的宗教情懷,若單從外在形式模仿,很難直入核心。書法家一心師是弘一大師的再傳弟子,專研弘體字已有三十多年。他對弘一大師的研究是全方位的,不只熟讀弘一法語,探索他生命的每段歷程,臨寫各時期書蹟。從思想的深化,生命的感悟,轉為書法筆墨的呈現,可謂形神兼備。近年來,一心師透過展覽與出版,持續推廣弘體書法,以弘體筆墨書寫他在日常生活中對生命的感受。他的恆心與堅持,讓人敬佩。

一心2024年作〈世尊付法偈〉,紙本墨書,66×31公分。圖/羲之堂。

在這個競爭激烈、人心浮動的時代,人們需要一劑清涼藥方來舒緩焦慮與火氣。希望在一心師的弘體書法展中,透過書者緩和的運筆,觀者藉著誦讀文字,遙想弘一大師的生命歷程,體驗弘體書法在毫端動靜間的呼吸,或許正是抒壓解憂的一帖良方。

一心2024年作〈道 錄尚書句〉,紙本墨書。45×34公分。圖/羲之堂。

如是之間・一心弘體書法藝術展─紀念弘一大師(李叔同)誕辰一百四十五週年
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2025/9/20-10/6


原文載於《典藏.古美術》396期〈以弘體書法宣揚弘一大師精神〉,作者:何國慶(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何國慶( 1篇 )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