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新聞
#BlackOutTuesday:藝術界紛紛響應,反對種族歧視
6月2日開始,各地民眾在社群網站Instagram上發起「 #BlackOutTuesday」 (暗黑星期二)活動,要求...
第13屆上海雙年展公布主題與期程
第13屆上海雙年展「水體」由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以及三位策展組成員瑪麗娜.奧特羅.韋爾齊...
閉館逾三月,法國羅浮宮預計7月重新開放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在歐洲境內已有趨緩跡象,德國、奧地利、義大利等國家已擬定博物館開放時程,搭配...
「地景藝術之父」克里斯多與世長辭
克里斯多與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已故妻子珍妮-克勞德(Jeanne-Claude, 1935-2009)一起創作大型地景藝術而...
高牆倒下,空總化身「限時動態公園」,陳怡潔光雕展演領跑C-LAB系列戶外裝置與公共計畫
C-LAB本月完成仁愛路圍牆拆除工程,正式將園區開放為「無牆的文化美學公園」。為迎接此一轉型,C-LAB特別委託過去曾多...
臺灣漫畫基地重新開張,將與文策院合作提供一條龍式產業助攻
臺灣漫畫基地日前重新開幕,未來將與文化內容策進院合力打造臺灣圖像創作經濟力,文策院的業務內容重視圖像經濟的潛力,期待臺灣...
故宮北院打造智能導覽牆,營造全新觀賞體驗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於5月27日起推出全新的導覽大廳,結合故宮數位典藏與互動科技,規劃亞洲最大的「文物互動導覽牆」,為...
讓藝術走進日常,從生活看見藝術
部落的記憶與生活的經驗,深刻的烙印在原住民藝術家的心中,他們在日常中看見藝術的可能,並從藝術中實踐文化的反思。光織屋、深...
2020年透納獎展覽因疫情停辦,改為獎助十位入選藝術家每人一萬元英鎊
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波及,倫敦泰德美術館於本月26日宣布取消今年原定回歸倫敦的透納獎展覽,改為...
國美館「臺灣美術知識庫」上線,與臺灣美術零距離
國立臺灣美術館長期以來積累許多臺灣美術研究成果,即日起公開「臺灣美術知識庫」,將蒐整之臺灣美術研究資料予以數位化,提供對...
文章導覽
1
...
130
131
132
133
134
...
286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