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ouch編輯部
如實曲徑:李明維作品成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新開放首檔演出活動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台灣文化部及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支持下,特別邀請李明維與美國編舞家比爾.T.瓊斯聯手合作,重新詮釋李明維...
2020北美館策展徵件計畫結果公布:李雨潔、林瑀希「感性機器:後資本時代的自我療癒」獲選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策展徵件計畫經過公開徵件、兩階段評選,李雨潔及林瑀希合作之展覽提案「感性機器:後資本時代的自我療癒...
V-Touch人物|牛俊強 X 劉文瑄
全球疫情反覆延燒,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宣布延期至2021年5月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簡稱台北當代)鑒於新冠肺炎疫情(COVID-1...
葛飾北齋神秘繪本線上公開,可看到台灣原住民圖像
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所繪製的一冊繪本長年不為人所知,1948年才因為拍賣才首度為人所知。去(2019)年購得此繪本的大...
「我們是99%」人類學者大衛.格雷伯過世,享年59歲
人類學者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3日在威尼斯過世,由其妻子妮卡.杜布洛斯基(Nika Dubrovsk...
佳士得線上串流拍賣將再起,塞尚水彩靜物鉅作領銜紐約秋拍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於1900至1906年創作的《有牛奶罐、甜瓜和糖罐的靜物》(估價約2,500萬美元...
未來藝術生態系:英國倫敦蛇形美術館50週年,重返地球與基礎建置
在疫情下迎來50週年的蛇形美術館,上個月發布了第一份「未来藝術生態系統」年度研究報告「藝術 X 先進技術」,從「基礎建置...
時尚、藝術與政治:時尚雜誌刊登非裔畫家作品
BLM運動今年在美國造成深刻的影響,除了藝術圈作出回應外,時尚界也做出相應的變革。今年九月美國版的《VOGUE》雜誌將罕...
開車看展不是夢,疫情下催生出的新興觀展模式
全球疫情歷時了8個多月,卻遲遲未見趨緩,大型展覽、藝博會等仍面臨被迫取消或延期的狀態。然而,除了線上展廳的模式,在其他國...
文章導覽
1
...
111
112
113
114
115
...
182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