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展人林怡秀的邀請下,我成為「家庭備忘——記憶與遷徙之島:東南亞主題當代藝術展」(簡稱「家庭備忘」)的其中一位參展藝術家,也因此認識了作品錄音的合作對象陳秋柳(Trần thu liễu),她嫁來台灣好些時間了。展覽還在籌備期間,一天她問我要不要跟她一起回越南,我說:「好啊。」 「家庭備忘——記憶與遷徙之島:東南亞主題當代藝術展」展覽現場的作品《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裝置一景。(郭俞平提供)3月的天色約莫6點就暗了下來,焦慮開始洩漏,在胃中鼓漲翻轉逐漸淹上了咽喉,我右手拿針,左手按住雙腿間那頭顱般大小的毛球,重複地將我的頭髮戳刺而入,腦袋裡則咕溜溜地轉,「我做不完了!」。在內分泌機制的蠱惑下,為了補獲獵物我可以撐大雙眼、徹夜守株待兔,將等待熬成清晨的露珠,但事實上我並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或者說,30歲旺字當頭,以為自己什麼都行,躍躍欲試卻常錯誤評估,雖然在創作的過程中磨出一種從事思考與行使意志力的私人配方,卻還沒有找到適性的節奏。除此之外,一股難以言明的不安久久盤踞心頭,面對這個主題明確地指向特定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