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那些摩擦.無以名狀的事—盂施甫「小折磨」個展

那些摩擦.無以名狀的事—盂施甫「小折磨」個展

本次展出藝術家早期創作與完整的「小折磨」系列作品,他表示:「早期的作品是以旁觀的角度、機械敘事的方式去呈現我當…
本次展出藝術家早期創作與完整的「小折磨」系列作品,他表示:「早期的作品是以旁觀的角度、機械敘事的方式去呈現我當時感受到的事情,而近期的『小折磨』系列則回歸到我對自身的關注。」當觀者拾階而上、依樓層欣賞作品時,也一步步走進了藝術家隱密的內心暗角。
而整個「小折磨」系列作品,很難想像竟是始於盂施甫手指上已存在十年的繭。「聽起來很荒謬,但生活中都會有一些讓你在意到不行,感到煩躁、糾結的小事,儘管這些小事不會真正干擾到生活,但是你就對它介意到不行、卻又無法解決。」即使經過手術去除,指繭卻仍再度形成,他打趣地說:「就像個忠心的朋友一直陪著我。」而這樣揮之不去的困擾,也讓藝術家逐一剖析隱埋在生活片段中的不安狀態。
盂施甫《陪伴》。
第一件作品《繭》即是為了手指舊繭量身訂作的裝置,透過錐尖摩擦削除手指表皮所帶來的微小痛楚,舒緩這個不會消失的繭對他造成的焦慮感。在「小折磨」發展之前,藝術家有近兩年的空白時間,經歷畢業、當兵、退伍等階段;作品《等待》為一件類似計時器的裝置,每當指針快走到終點的時候就會停住、逆轉再重新計時,來自於他服役時等待退伍的感覺,卻發現這是一種無限的過程。等待完這次、其實也只結束這次,然後又開始下一次的等待,直到死亡方歇。而《陪伴》則是藝術家覺得在創作時總感到異常孤單、不被理解,於是創作一個陪他抽菸的裝置,透過幫浦一吸一吐的擬人抽菸頻率,像一個隨時在旁的菸友陪伴他排解3至5分鐘的寂寞時刻。
錄像作品《14》,以類似生活記實的居家電影方式傾訴藝術家內心不為人知的情思。
《思緒》呈現突然亮起的床頭燈,像是總在睡前才猛然湧上心頭的煩惱導致失眠、《汙漬》則亟欲清除沾到汙漬而不再無瑕的白襯衫、而《秩序》整理出各物件須按照適當距離擺放才順眼的規則……,這些情境也呈現藝術家偏執的一面,如:戀物癖、控制慾等。而影像作品《14》,則總結了小折磨作品的片段與藝術家的日常生活影像,配上他以耳語般、斷續而輕聲地傾訴其日記內容與深藏內心的想法,就算感到羞恥卻又坦然地與觀者以一對一形式分享。
正如展覽名稱「小折磨」,當觀者置身於在幽暗的場域裡,心思也被不明所以的憂慮侵襲且嚙食,而更加清晰地正視與感受生活裡無傷大雅卻又無法釋懷的鬱悶。透過觀看和聆聽藝術家自身的煩惱,儘管是出於極其個人的感知經驗,但這些被獨立抽取、放大檢視的困擾,則能觸發觀者產生高度的共鳴;在藝術家敞開自我脆弱一面的分享,身歷其中的觀者儘管不舒適,卻也在此覓得一種異常親切、找到歸屬的療癒感而得到舒緩。
相對於近年流行追求的「小確幸」,微小而確切的煩惱亦同樣蟄伏在生活各面向,總在出其不意時讓人心頭一沉。藝術家盂施甫於也趣藝廊舉辦的「小折磨」個展就如實演繹著這般糾結人心的境況。
藝術家盂施甫示範作品《繭》的操作,磨除手指上長年的繭。
楊椀茹 (Yang, Wan-Ju)( 160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