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漫步在希望的雲端 – 法國電信基金會「人造氣候」

漫步在希望的雲端 – 法國電信基金會「人造氣候」

《查理週刊》槍擊案、11月的市中心多起恐怖攻擊屠殺案以及歐盟決定與伊斯蘭國的開戰,2015年的巴黎風聲鶴唳,氣…
《查理週刊》槍擊案、11月的市中心多起恐怖攻擊屠殺案以及歐盟決定與伊斯蘭國的開戰,2015年的巴黎風聲鶴唳,氣氛緊張瀰漫全國甚至全世界。值得慶幸的是,去年最後一件國際大事─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終於在12月中順利落幕。為了減緩溫室效應,全球共195個國家在巴黎氣候會議協商共兩周的時間,最後終於擬定「最終草案」,限制全球氣溫升幅並擬定對抗暖化的方法,雖然日後的成效尚未得知,此具有法令效益的協定仍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如同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Forbes Kerry)所說:「法國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在失去生命和遭遇恐怖後,勇敢、驕傲地挺立,為世界作出了典範……如今世界在這裡感謝法國,感謝你們重建了對國際社會的信心,我們可以通過多邊機制達成協議。」倘若這為了全人類的福祉共同努力的協議能順利簽署完成,將為混亂的世界帶來了一絲的希望。
近藤哲雄《雲景》,2012。
為了響應2015年年底巴黎全球氣候大會,法國電信基金會(Foundation EDF,以下簡稱EDF基金會)特別規畫以「人造氣候(Climats artificiels)」為名的展覽,自2015年10月4日展至2016年2月28日。從創始至今,EDF基金會在這25年中,力圖闡釋社會包容、環境議題以及人道主義的相關議題,正是一股以藝術介入社會關懷的力量。此番展覽,主題簡單、明確:「人造氣候」,選取結合科技、技術與自然的作品,邀請重量級藝術家如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希沙姆.貝哈達(Hicham Berrada)、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漢斯.哈克(Hans Haacke)以及小野洋子(Yoko Ono)等人共同探討氣候變遷這個當代最需面對的問題。
希沙姆.貝哈達《預兆》,2013。
希沙姆.貝哈達《預兆》,2013。
俯瞰自己的渺小
究竟我們要如何討論瞬息萬變的環境?是用凝固的時間還是動態的變遷?展覽以日本建築師兼藝術家近藤哲雄(Tetsuo Kondo)著名的藝術裝置《雲景》(Cloudscapes)打響展覽主題。藝術家在一個兩層樓高的透明立方空間中以機器定期製造雲霧,並在中心擺放鐵架樓梯,使得觀者可以隨著樓梯的高度體驗穿越雲層並有漫步雲端的錯覺。人工雲層濃度與厚度的變化,製造出時而煙消雲散,時而霧裡看花的景象 ;「這兒,有一朵真正的雲」,人為、人造的自然很明確地反映出當代社會的問題:人類自詡為上帝一般,企圖征服自然,滿足自我,而施展幻術的想像。在這當下,我們身處烏托邦的想像之中,站在雲朵之上,巡視自己的小領域,然後呢?
                                                  
觀念藝術家漢斯.哈克其實在1962年就開始討論體系與過程的問題。《凝聚的立方體》(Condensation Cube)透過溫度的變化,在有機玻璃的立方體中製造並呈現水蒸發的循環過程。如同人在體制一般,永不可逃避的環境的變化製造凝聚的力量。法國錄像先驅昂基.雷希亞(Ange Leccia)的作品《大海》(La mer),挑戰的是人類的視覺角度。平面的錄像作品,將波浪的水平運動變成垂直的運動方式,擾亂人眼的習慣,然而,這樣的景觀移動卻創造出一個極為自然的空間。簡潔的、圓滑的景觀與消失的地平線,逆轉畫面的中心點。在這裡我們看到藝術家以具象形體表現抽象的概念:高於一切的是人類的想像,無重力、反覆的節奏無始無終地記錄一個單一元素的微小變化。《大海》同時展現時間的凝結和運動,如同班雅明的「靈光」(aura)般,「在遙遠的距離,卻如此貼近的獨一無二的顯現。」《大海》用最簡單的方式讓觀者理解,在這靈光消逝的年代,自然亦在當代社會的發展中逐漸衰竭。
昂基.雷希亞《大海》,1911-2014。
近年受到高度關注的藝術新秀希沙姆.貝哈達,今年剛以《夜來香》(Mesk-ellil)一作獲得里昂雙年展的「法語區藝術家獎」(Le prix de l’artiste francophone),其2013年的系列作品《預兆》(Présqge)為EDF基金會的展覽增添不少色彩。希沙姆.貝哈達擅長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預兆》呈現了數個水族箱,而每一個水族箱搭配一盞燈,自遠處看去,我們會以為水族箱內有各種不同的海草或生物,然而實際上,這些「海草」乃是由各種不同的化學物質精確調成。藝術家非常注重數據,藉由不同化學物質之間的交互作用產生某些顏色乃至效果,創造出一個不斷改變與嵌合的異世界。這些化學成分被藝術家當作顏料使用,而水族箱就是他的畫布,希沙姆.貝哈達在三度空間中,以科學方式揮灑他的畫筆,創造一個類平面的雕塑。藝術家透過《預兆》實現他的預知與想像,在無邊無際的數據中,成為一個有機世界的造物者。
HeHe《臭氧的香榭》,2007。
自然的本質與人類的關係
展覽的第二階段以「天空的狀態」為主旨,重新討論自然的本質與人類的關係。何謂自然的?何謂人工的?今日如何再重新看待自然?現在所謂的自然往往已不再是野生的自然風景,他們時常是添加過的、人工製造的或甚至災難式的景色。基金會試圖以抒情的方式去表達這樣的主題。去年剛在北京舉辦個展的小野洋子,早在1966年就已關注這個重要的議題,其《天空電視》(Sky TV)播放的就是真實但是被技術轉錄的天空一角,隨著雲朵的晃動,自由飄蕩。基金會亦展示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雲和它的影子》(Cloud with It’s Shadow),她在1971年以幽默的方式點出觀念藝術與現成物藝術的問題。策展人在這裡,借用Marina的那顆花生雲(將花生用細針固定在畫布上,以此構成雲以及雲的影子),從不同角度詮釋天空的狀態。克里斯.莫杭-艾特納(Chris Morin-Eitner)的攝影作品則時常在報章雜誌介紹此展時被引用,他在其細緻的數位合成作品《曾經…明日》(Il était une fois… demain)中,將巴黎鐵塔以及歌劇院與赤道動植物巧妙結合,勾勒出一個新的自然城市美學的理想畫面,恰好配合巴黎主辦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的形象。
向來關注自然題材的美國藝術家沃恩.貝爾(Vaughn Bell)為本展帶來一件富含趣味性卻又有些諷刺意味的裝置作品。她創造出三件懸吊的中空透明小溫室《綠村莊》(Village Green),並在其中種植綠色植物,並邀請觀者把頭探到這些小溫室中,以極近的距離貼近自然,並且呼吸植物及泥土的氣味,而每個孔洞大小僅限頭部進出。無所不能的人類馴服自然,卻臣服於這小小綠村莊,我們僅能靠著眼睛的轉動、呼吸的頻率去參與這個可愛封閉的生物圈。
克里斯.莫杭-艾特納)《曾經…明日》,2012。
對災難的想像
塞西爾.博(Cécile Beau)的《閃電》(Zibens)是一件搭配聲音與燈光的裝置作品,藝術家以這道閃電道破展覽最後的重點,雷擊與雷聲不時地出現,是展場唯一一件會讓人稍微被驚嚇的作品。在這裡,呈現的是藝術家們對噩夢災難的遐想,災難的普遍性無所不在,北京的霧霾也有可能籠罩在巴黎的上空。HeHe的《臭氧的香榭》(Champs d’Ozone)使用靜止的背景搭配從紅色變化為綠色的類似霧霾效果的天空,實際上講的是臭氧層的破洞造成氣候變遷的議題。我們都不能忘記2003年法國因為熱浪來襲奪走400條人命的教訓,雖然作品的呈現方式溫和,仍帶有警惕之意。本展的最後一件作品,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的《雙重的太陽》(Soleil Double)為一部長達16分鐘的影片,勾勒天空同時出現兩個太陽的景象。《雙重的太陽》引用復仇女神涅墨西斯(Nemesis)的孿生子,將其轉變成了末日的雙陽,不過我們從畫面中並無法得知這是過去或是未來的災難。陽光升起,光點灑落在遺跡的建築之上,空氣中的粉塵粒子在強光下隱隱若現,兩個太陽、兩種折射、兩道影子……。洛朗的作品浪漫地、緩慢地敘述一個末日後的世界,一個虛構的現象。
沃恩.貝爾《綠村莊》,2008。
沃恩.貝爾《綠村莊》,2008。
EDF基金會刻意選用不驚人駭俗的、不同於一般討論氣候變遷時經常使用的恐怖末日景象等主題,而是採取另一種詩情畫意的闡述方式,希望透過這樣的優美,帶給觀者視覺與情感上兼具的享受,對於自然的愛,無須激烈的恐嚇,我們自然能深入思考當前的生態問題。
天使拿著香爐,盛滿了壇上的火,倒在地上;隨有雷轟、大聲、閃電、地震。—《啟示錄》八章五節
漢斯.哈克《凝聚的立方體》,1963-1965。
黃九蓁( 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