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刺繡修復〉故宮名醫的捻金線顯微手術:談〈萬壽無疆匾〉的 保護修復和捻金線工藝研究(下)

〈刺繡修復〉故宮名醫的捻金線顯微手術:談〈萬壽無疆匾〉的 保護修復和捻金線工藝研究(下)

保護修復者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迎來更多的挑戰,金線的掉落、缺失、損毀,將如何更好地進行修護,在科學技術的説明下得到了很多資訊和依據,接下來的任務是如何解決掉落的金線的補配、加固,黏合劑的選擇與使用、加固方法的操作等,以及如何給文物創造良好的保存環境,以減緩「衰老」速度。
釘金繡部分的保護修復與材質及工藝研究
「萬壽無疆」大匾四周繡製的16條行龍以及雲紋和火珠圖案,在捻金線的使用上有所區別,不同位置使用的捻金線顏色不同。比如每條行龍都分為龍首、龍身、龍爪和龍尾,並在龍身處環繞火焰紋圖案,通過目測觀察,整條行龍使用了四種不同顏色的捻金線進行刺繡,每種顏色分別用在不同的位置,為了能夠更嚴謹的對掉落及缺失的捻金線補配和加固,必須結合科學的檢測分析,先弄清捻金線的形貌、材質、金箔層含金量、製作工藝、芯線等情況,再對不同顏色、位置上缺損的捻金線進行補配,選擇合適的加固劑對掉落的部分加固。經過歸納,其中編號(1)龍角、部分龍鬚、龍眼、龍齒、龍脊、龍尾、龍爪甲的捻金線顏色相同(圖11);編號(2)龍身、龍的四肢捻金線顏色相同(圖12);編號(3)龍面部、舌、部分鬍鬚、龍四肢上的火焰、龍爪的捻金線顏色相同(圖13);編號(4)龍身下方、環繞龍身的火焰紋、部分龍鬚等使用的捻金線顏色相同(圖14);分別對四種顏色區域取掉落樣品進行檢測分析,以下兩個表格是通過多個點位檢測的大量資料計算平均值並加以總結,檢測的內容包括:捻金線寬度、金箔條寬度、螞蟻角寬度、夾角度數、捻金線及芯線的捻向和捻度、金箔層和背襯的厚度、金箔層厚度(如【表一】),以及金箔層金屬含量(如【表二】)。
由上至下:圖11-14。圖∣陳楊
表一 捻金線形貌結構特徵
將文物各個部位捻金線的結構形貌特徵及其檢測分析結果,對照現今捻金線的製作工藝過程,在多個方面具有一致性,這些檢測結果為今後此類文物捻金線材料的補配提供可靠的依據。捻金線的製作需要經過複雜的過程,要通過做膠、打紙、揹金、擔金、燻金、砑金、切金、做芯線、搓線、搖線等十多道工序。
1、做膠的過程:在對文物的檢測中,使用掃描電鏡能譜分析(SEM/EDS)技術分別對捻金線剖面不同點位進行檢測,測試點所在位置為紙背層,在這裡測到了Fe元素,揭示了在紙背層中存在鐵紅顏料的可能性。現代做黏合膠的過程中,為了增加金箔的韌性,需要將金箔裱在兩層紙上,切成絲,再與蠶絲線或紗線捻合成金線才能用於織造。所以將金箔裱在紙上的膠就有它的特殊要求。做膠的原料要有骨膠、白土、紅土、香油混合而成。
圖15 背襯的生物顯微照片。圖∣陳楊
圖16 清代匾額5號背襯的生物顯微照片。圖∣陳楊
圖17 清代匾額6號背襯照片。圖∣陳楊
2、打紙,用光學顯微檢測技術對文物上捻金線的貼襯紙進行檢測,樣品4的顯微照片顯示背襯的纖維較寬,從圖15來看,圖中用圓圈起來的位置有一道橫節,和亞麻比較類似。樣品5號的生物顯微照片來看(圖16),背襯的纖維是麻類纖維,可能是黃麻或者亞麻。樣品6號背襯較厚,呈紅褐色,纖維形貌明顯。背襯纖維應該是麻類纖維,可能是亞麻(圖17)。樣品10從生物顯微鏡來看,背襯應該是麻類纖維(圖18),纖維上有節點,可能是亞麻。通過多組樣品的檢測結果均顯示為麻類纖維中的亞麻纖維,所以文物上使用的貼襯是含有亞麻纖維的紙類材料。現今製作貼襯紙要考慮到紙張的良好張力、薄而韌性十足,一般選用福建產的碼松紙(亦稱毛胎紙)。先將紙切成紙條,以多道工序進行乾濕處理。用多把檀木做成的推拔狀八面錘,輪換捶打。打紙前先要砸錘面,使其產生熱後上油,然後用木錘捶打貼襯紙,打好後晾乾備用。
圖18 清代匾額10號背襯的生物顯微照片。圖∣陳楊
3、揹金:這一步是將金箔貼在打好的紙上,自下而上放置刷紙板—油紙—貼襯紙,在貼襯紙上刷一遍膠,晾在竹竿上讓膠吃透。以後張箔接前張箔的方式排列金箔,疊口只有一絲線,將吃透膠的貼襯紙放到油紙上刷一遍膠後翻轉,貼襯紙朝下對準拍好的金箔丟下再揭起,使之黏貼在貼襯紙上,行話叫「丟金」,若有漏缺再補金。現代所用的金箔層厚度大多為1.2μm~1.5μm,而文物上捻金線的金薄層厚度為3.5μm~4.9μm(【表一】),可見清代宮廷金箔用金量較現代要多,金箔層愈厚愈不易磨損,所以時至今日,這塊萬壽無疆大匾上的捻金線還依然保持較好的光澤度。
4、擔金:將揹好金的貼襯紙金面向外掛在竹竿上晾乾。
5、燻金:行稱「淡金」,是將銀箔經過煙燻發出金黃色澤的過程。
6、砑金:也稱「掗金」,是用雨花石或玉石作為砑珠嵌進砑杆內,將金紙在砑金板上掗出光澤來的過程。
7、切金:就是將砑好的金紙切成金線皮子。根據【表一】的檢測結果顯示,文物「萬壽無疆」匾上捻金線金箔條寬度在335~558微米,現代切出的金線皮子寬200~300微米。現代切金的工具有切金刀、切金板、蓼葉等材料。切金時將蓼葉鋪在金紙上方,畫好墨線,使切出來的金皮子不會壓在切金板上。金紙大多寬12公分,共切240刀,兩根墨線距離1.5公分,一道切30刀。
圖19 清代匾額10號芯線和背襯的生物顯微照片。圖∣陳楊
8、搓金線:將金線皮子纏繞在芯線上的過程。文物大匾上捻金線的芯線經過檢測為蠶絲纖維(圖19)、由兩股加捻而成,捻向均為Z捻;現代芯線有棉紗芯線和絲芯線兩種,規格為1~5股,股數愈多金線愈粗,捻向為Z捻或S捻。
圖20 文物上的清代捻金線(左)與現代捻金線(右)。圖∣陳楊
通過對比,清代捻金線與現代捻金線在製作工藝上大致相同,都是用Z捻向的絲簇組成芯線,在芯線外纏繞金箔條的方法製作而成(圖20)。金箔條背襯一層貼襯紙,兩層中間用膠質物和礦物質顏料連接。與同時期的其他文物掉落捻金線樣品相比較,在捻金線寬度、金箔條寬度、夾角度、捻度及捻向等的檢測資料相對均勻,體現了當時在製作捻金線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更加考究和精細。從捻金線的形貌結構特徵方面與現代捻金線略有差異。這些技術特徵也可以對清代文物斷代提供一定的依據。
圖21 左起:清代匾額5號捻銀線、7號捻金線、及9號捻金線的數碼顯微照片。圖∣陳楊
通過【表二】對於捻金(銀)線金屬含量的歸納,可以看出文物上使用的捻金(銀)線是根據圖案設計色彩的需求,而選擇金、銀、銅不同的配比量,比如5號、7號和9號(圖21)樣品的檢測數值相似,並且只含有金和銀的成分而沒有銅,在視覺感官上顏色偏冷,對照取樣位置,為前述編號(4)位置,分別是龍身下方、四肢上的火焰紋(參考圖14);6號和11號金銀銅含量相似(圖22),且6號的銀含量還略高於金含量,取樣位置為前述編號(1)龍角、部分龍鬚、龍眼、龍齒、龍脊、龍尾、龍爪甲處(參考圖11),根據含銀量較高的推斷,這些位置顯現出的色彩應是最淺的,同時也通過觀察同時期其他繡龍圖案得出規律,這些部位的顏色一般都為白色(圖23),所以,在銀沒有氧化前,這些地方的顏色應該屬於整個繡龍部位中最淺的色彩。10號和13號(圖24)檢測數值金含量最高,達到90%以上,取樣位置為前述編號(2)龍身、龍的四肢,也就是行龍的主體部位(參考圖12),在視覺色彩上純度和飽和度最高,同時也符合裝飾圖案對於主要位置突出的特點,含金量高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柔韌性較好,用於龍身龍鱗的凸起刺繡有一定的牢固度的考慮。8號(圖25)樣品多了銅元素的加入,取樣位置為前述編號(3)龍面部、部分鬍鬚、龍爪處(參考圖13),這些部位的顏色較龍身的金黃色純度降低,光澤感略高於龍身的捻金線。通過目測,不同色彩的展現不僅是由金屬含量加以區分,同時也在刺繡使用的絨線上有所區別,分別有深黃色釘線、紅色釘線和淺黃色釘線,所以即便使用了同種金屬含量的平金繡,也會由於不同的釘線而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圖22 左起:清代匾額6號金屬線、11號捻銀線的數碼顯微照片。圖∣陳楊
圖23 同時期袞服上運用的紋樣。圖∣陳楊
結論
綜上所述,不禁讓人感嘆清康熙年間對於刺繡精品的製作過程,同時也肯定了此件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從紋樣設計到紋樣配色,都從各種細節考慮如何區分不同的部位,以及在平面上如何更好地體現立體感觀。捻金(銀)線金箔層,金、銀、銅配比量在當時已經相當成熟,做到了可控的程度。這些檢測結果為保護修復提供了基礎依據,對定製補配材料有很大的指導作用。保護修復者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迎來更多的挑戰,金線的掉落、缺失、損毀,將如何更好地進行修護,在科學技術的説明下得到了很多資訊和依據,接下來的任務是如何解決掉落的金線的補配、加固,黏合劑的選擇與使用、加固方法的操作等,以及如何給文物創造良好的保存環境,以減緩「衰老」速度。
相關報導
談〈萬壽無疆匾〉的 保護修復和捻金線工藝研究(上)
陳楊( 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