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日關係的LGBT想像:《同棲時間》與流轉於記憶邊緣的《乞愛之人》

台日關係的LGBT想像:《同棲時間》與流轉於記憶邊緣的《乞愛之人》

談起台日彼此間因為過去歷史而千絲萬縷的連結,從性別角度探討的創作其實也不少見,在過去電影的範疇中最多是以女性為主角與出發點的作品,如《乞愛之人》(愛を乞うひと),而今年8月於東京上演的台日合作舞台劇《同棲時間》,則試圖從LGBT的角度思考戰後的台日關係,箇中意涵值得深入討論。
缺席的父親與女性觀點下的台日連結
「缺席的父親」幾乎是上述三部電影作品與《同棲時間》中都出現的劇情鋪陳與用以開啟故事情節的起點。以《乞愛之人》為例,片中描述了一個戰後由日本母親豐子與台灣父親文雄在台灣引揚寮(註)組成的三人家庭,當文雄發現出身風塵、永遠難有安全感的豐子有虐待混血女兒照惠的傾向時,毅然決定分手。但後來這位父親病逝,照惠重新回到豐子的身邊,便受到了各種的欺凌與虐待,而記憶中那慈祥的台灣父親,則成了照惠生命中永遠的懷念與追尋。
《乞愛之人》小說改編成各式影劇作品時,最有趣的一點在於女兒照惠跟母親豐子,都是由同一位女性演員詮釋,如1998年電影版的原田美枝子(Mieko Harada)以及2017年電視版的篠原涼子(Ryoko Shinohara)。其中原田也以此部電影獲得日本影藝學院最佳女主角獎。刻意由同一演員詮釋的方法,其實分別照映出戰後台日關係的兩個面向,一是面對台灣男性文雄這個象徵符號時,被拋棄的妻子豐子展現出了日本面對過去帝國戰敗與殖民不堪歷史的負面情緒,以及另一個層面卻是由被疼愛的照惠身上展現出某種帶有親切感的時代鄉愁。而豐子與照惠這兩位女性的名字,則意味深長地仿若取自豐受大神與天照大御神這兩位神道信仰中最重要的兩位女性神祇。彷彿隱喻戰後的在日女性在以男性主導的帝國殖民崩解後所承受的各種生命經驗。
台日關係的LGBT想像:《同棲時間》與流轉於記憶邊緣的《乞愛之人》
豐子與照惠兩位女性,或者說日本內部不同群體與情緒在面對過去歷史時的緊張關係也可從各種情節中展現,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莫過於豐子後來的日本丈夫,為討繼女照惠歡心在她上中學前夕時送上一套水手服制服。但是豐子卻要求女兒在繼父面前全身脫光換上制服給予「欣賞」以表達「謝意」。這類透過陰性暴力產生的關於人倫、恨意、悲痛記憶的震撼,相較於其他刻意在戰後被有心的民族主義者政治化的陽性敘事,更能直接刺痛人心並引發省思。而電影最後,照惠在女兒的支持,與曾受日本教育的熱情台灣運將的陪伴下,回到了台灣那片能與父親文雄記憶連結的甘蔗田,透過最純粹的土地力量,讓過去的遺憾與傷痛能有重新被療癒的機會。
《同棲時間》劇照。(攝影/橫田敦史 Atsushi Yokota,亞戲亞 Theatre AxixA提供)
台日同父異母兄弟相戀的異色物語
今年另一個由性別為引切入台日關係議題的戲劇創作,則是由具有大眾影視創作背景的林孟寰編劇的舞台劇《同棲時間》。如同電影《血觀音》般將台灣獨有的「八點檔文化」帶入劇本中,片中描述在東京新宿同志色情按摩店相識相戀的台日男男情侶在之後的父親葬禮上,發現彼此極有可能是爸爸分別在日本與台灣生下的異母兄弟,同樣是父親的缺席,延伸的想像在兩位身為同志的兄弟以及陰錯陽差介入兩人關係的一位跨性別生理男性身上照映出不同的生命切片。
相較於《乞愛之人》電影最後傳達出的圓滿,《同棲時間》著眼的問題與表現的情緒應該是在於「缺憾」。帝國殖民結束後,戰後日本以投資企業的身分重回台灣這塊土地,故事中兩兄弟的父親在這時代背景之下來回於台日之間,因而開啟這段故事。對這對有著各種難言之隱,極力維持著「表面和平」的兄弟來說,過去父親(影射父系脈絡的台日歷史)讓他們即使愛的火熱深切,不論任何的關係走向都難以走到圓滿的境界,若要以「終身伴侶」的關係成為「家人」,生性浪蕩的台灣弟弟與嚴肅規矩的日本哥哥彼此難有共識,即使是直接以「兄弟關係」隱匿彼此的情人身分而成為「家人」,難堪的「過去」與家族「歷史」亦讓人無以為繼。
《同棲時間》劇照。(攝影/橫田敦史 Atsushi Yokota,亞戲亞 Theatre AxixA提供)
《同棲時間》劇照。(攝影/橫田敦史 Atsushi Yokota,亞戲亞 Theatre AxixA提供)
此外,另一位跨性別生理男性的介入,亦讓兄弟緊張的關係達到最高點,而這位尚未完全透過變性手術脫胎換骨的第三者,亦焦慮於是否名正言順地成為「獨立自主」女性的自我懷疑。各種的慾望、猜想與各種無法真誠面對彼此關係,甚至是認同的游移狀態,某種程度影射了戰後冷戰框架下難解的東亞關係,以及台日之間在各種的政治紛擾之後彼此之間似有牽絆卻又不能明說的尷尬狀態。
透過性別角度介入思考政治議題的影劇創作,其實在亞洲世界中不在少數,先前在韓國亦有《下女的誘惑》以朝鮮半島的日本帝國殖民時期為場景,最後讓主角的日本小姐(但是在演員的裝扮與詮釋下,其實還是韓國的代表符號)和韓國下女的這對同性伴侶奔向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處的上海作為最後的應許之地。相較於韓國強烈的民族情緒,《乞愛之人》與《同棲時間》在圓滿和缺憾游移的空間,倒是台日之間從未將彼此歷史關係強加論斷的有趣結果,未來如何發展,也是值得拭目以待。

註 即戰後遭遣返的在台日本人,回到日本時,先暫居且集中管理的臨時性房舍。
《同棲時間》劇照。(攝影/橫田敦史 Atsushi Yokota,亞戲亞 Theatre AxixA提供)
《同棲時間》劇照。(攝影/橫田敦史 Atsushi Yokota,亞戲亞 Theatre AxixA提供)
《同棲時間》劇照。(攝影/橫田敦史 Atsushi Yokota,亞戲亞 Theatre AxixA提供)
2017年台灣通過釋憲案,將成為亞洲第一個允許同性婚姻的國家,引發亞洲世界重新關注各種多元性別議題。近期在日本,自由民主黨眾議院議員杉田水脈(Mio Sugita)一席早在台灣出現過,且沒什麼「新意」的「同志不具生產能力」的歧視言論,亦在日本社會引發軒然大波,引發關心多元性別問題的各界人士抗議。而談起台日彼此間因為過去歷史而千絲萬縷的連結,從性別角度探討的創作其實也不少見,在過去電影的範疇中最多是以女性為主角與出發點的作品,如下田治美(Harumi Shimoda)原著,平山秀幸(Hideyuki Hirayama)導演的《乞愛之人》(愛を乞うひと)、日方為紀念已故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誕辰100週年,邀請侯孝賢拍攝的《珈琲時光》,以及近年由導演姜秀瓊執導的《寧靜咖啡館之歌》等。而今年8月於東京上演的台日合作舞台劇:《同棲時間》(The Brotherhood),則試圖從LGBT的角度思考戰後的台日關係,箇中意涵值得深入討論。
1998年由原田美枝子(Mieko Harada)主演的小說改編電影《乞愛之人》,並在第22屆的日本影藝學院獎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女主角等八項大獎的殊榮。(翻攝自日本雅虎電影網站)
陳飛豪( 115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