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中國從明末奢華享樂的繁盛年代,走向鼎革後快速崩解、翻天覆地的亂世。士子面對社會╱政治現狀與前景的迷茫及混亂,針對命運與社會現象分別發聲,或回應、或隱遁。藝術家則透過紙筆揮灑心中塊壘,或借喻、或直陳。這是中國最具衝擊性、也最特別的大時代。
清代朱耷1689年作〈鳥石〉,〈山水花鳥書法〉冊之一,紙本水墨,曹氏家族收藏。©photo by Michael Tropea。圖╱美國洛杉磯郡立美術館。
8月7日起美國洛杉磯郡立博物館舉辦「別有天地─曹氏家族藏17世紀中國繪畫(Alternative Dreams:17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Tsao Family Collection)」,展出灣區已故收藏家曹仲英(1923~2011)珍藏的明末清初繪畫精品。曹氏祖籍江蘇,1949年抵台。1963年遷至舊金山,1968年成立遠東藝術,成為專業古董商。旅居美國時與鑑藏家王季遷、張大千、王方宇多有往還,並以50餘年精力逐步建立「默齋」收藏,時代從晚明橫跨至20世紀齊白石等大家。
該展依年代與地理位置分為九單元:董其昌與松江畫派、畫中九友、蘇杭繪畫、福建江西繪畫、金陵畫派、徽派、正統畫派、佛教僧侶、花鳥畫,策展人Stephen Little透過80多位藝術家的120餘件作品,為觀者打開理解當時藝術的窗口。展品大名頭者有董其昌、龔賢、傅山、弘仁、朱耷、王翬等,均屬難得一見之作。展期至12月4日。館方也將於10月15、16日以17世紀中國藝術文化主題舉辦研討會,邀請學者白謙慎、艾朗諾(Ronald Egan)等與會。
古美術編輯部( 238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