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建,他是一位既堅持收藏家風骨,又建立自身品味的典型清翫成員。
對於藝術收藏市場,馬維建只要願意分享,往往一言九鼎,犀利無比,而且直指問題核心。他不怕得罪人,一炮下去,往往震得對方啞火。例如,早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前,那是全球藝術市場價格瘋狂上漲的炒作年代,他就是最早洞察市場險況並提出警語的預言者。馬維建是元大證券在市場舉足輕重的關鍵經營者,對於金融市場手法的洞悉,讓藝術市場中出現的小伎倆在他面前完全無所遁形。


例如,對於當紅藝術家聘請助理代筆作畫,對於在拍賣市場的頂價炒作,對於利用市場耳語塑造明牌……等數不清的亂象,馬維建早早就提出犀利批判,而今回首,如當年能聽進馬維建肺腑之言的新手收藏家,必當少走許多冤枉路。

如果有機會與馬維建一塊討論藝術,就可從隻言片語裡感受他對藝術的熱情。有一回在郭維國個展上,馬維建仔細欣賞作品,言談中,他非常清楚郭維國自文化大學美術系時期乃到近期的不同階段創作轉折。換句話說,對於喜愛的藝術家,馬維建是位相當用功且深入鑽研藝術家風格、個性、創作語言的收藏家,更能從藝術作品中的形式與內容,推斷出藝術家處於何處創作階段的殺手級收藏家。他練就出的火眼金睛,無怪乎總有人打著「馬維建收藏」的旗幟,因為,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品牌。

從馬維建一張在辦公室拍攝的舊照片裡,可看到他對藝術的認真。書櫃上有四大本資料夾,一本是數位加值投資計畫,一本是瀚宇彩晶剪報,另外兩本是林風眠與瓷器的收藏研究資料。除了眾所周知的杭州藝專一系師生,從林風眠到趙無極、吳冠中等藝術家,馬維建在亞洲現當代藝術也有豐美的收藏,更因家學淵源,受父親馬志玲的影響,馬維建收藏的明清官窯精品,一點也不輸父親,頗有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架勢。


也因馬家父子,使得元大金控與元大文教基金會對於藝術活動的贊助不遺餘力,從兩岸故宮合作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再到北美館的王懷慶大展等,都能見到元大贊助的身影。因為馬維建,藝術收藏多了不一樣的聲音與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