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翫雅集廿周年慶收藏展的盛大開幕,第一次讓世人親睹清翫成員在現當代藝術的豐美收藏。清翫理事長潘文華,就讚譽油畫組召集人施俊兆的居中策展,梳理出成員的藝術精品。過去以文物收藏聞名的清翫,因為這次油畫藏品的曝光,讓世人透過清翫的藏品,一次看足華人現當代藝術的蛻變足跡。


清翫雅集本屆加入的5位新成員,在現當代藝術都擁有可觀的收藏,而施俊兆對華人第一代藝術家作品鍥而不舍地追尋,使得中國現代美術史裡的大家作品,幾乎都涵納進他的收藏珍奇室。華人前輩藝術家與西方美學思潮衝撞後誕生的作品,恰恰代表著衝突與啟蒙的時代,都能有系統地在其收藏譜系裡尋得。因為施俊兆,百年來因戰亂人禍而流離失所的華人現代藝術精品,就在他近三十年的收藏積累下,一幅幅來到寶島台灣。

也因此,施俊兆等於念了近三十年的華人藝術史。在清翫展場裡,可見到他對每位藝術家的生平、創作瓶頸與軌跡,甚至愛戀故事都如數家珍;對華人美術史諸多藝術家的變遷與流派,他瞭若指掌。今年9月,台北華山文創園區有一場特別的「花草雨林文創趴」,由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與辜嚴倬雲植物保種基金會主辦,以別開生面的畫展與植物展,讓人們認識植物豐富的多樣,正視環境污染對植物、對地球的危害。施俊兆在基金會的邀請下,帶來三幅常玉油畫,與來賓分享常玉的創作故事。畫展與植物展的結合,改變了原本有些嚴肅的主題,讓前副總統蕭萬長伉儷等賓客興致盎然。


從畫作裡找出時代的流轉,發掘人物的故事,是施俊兆的收藏樂趣。例如清翫展出的常書鴻《梳妝》,畫中,一位婦人默然站在一位裸婦身後為她梳頭。施俊兆會這樣看:「我覺得這是個大戶人家,你看她戴的是翡翠手環和耳環,後面這位呢?我猜也不是服侍的下人,這人帶著銀手鐲、戒指,所以她不是侍女僕婦,她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呢?我猜想是母女。可兩人都不高興,有點哀傷,有點無可奈何,可能她們是要去某個party、某種場合,所以母親幫女兒裝扮梳妝……。大概是她先生要娶小老婆吧!這是我的想法,但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讀。」

收藏畫作,畫作會說故事給你聽;讀畫看畫,都能生出自己的體驗。以蒐羅華人第一代藝術家作品為志業,希望能完整將這些藝術家風貌為世人知曉的施俊兆,他已經看畫成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