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融跨足古董文物領域,回首至今已有二十多年,適逢清翫雅集20歲生日,蒐藏古文物的心情,洪三雄一如初衷:「收藏東西是快樂的事情,不一定收價值高的,而是自己要喜歡的。」

二十多年前,受蔡辰洋邀請洪三雄接下寒舍董事長,與文物結下不解之緣。雖然經營古董,洪三雄第三年才展開收藏。當時陪著女兒赴美求學,伴讀那段時間有更多時間投入古籍研讀、泡博物館、拍賣會等,有一次在古董商那兒發現一件明宣德年款的銅爐,沒考慮太多即下訂,憑直覺與喜愛買下第一件收藏。
洪三雄對古董文物的喜愛也影響到家人,當初太太陳玲玉對蒐藏古董抱持疑慮,甚至認為把錢花在上面很浪費,不過現在全家會共同討論研究文物,尤其是在洪三雄的潛移默化下,女兒洪紹凡也走進古董的世界。

位於台北信義區,由三層樓老建築改建而成的雙清館,是洪三雄文物的安身之所。「雙清」是故宮博物院前院長秦孝儀,從「冰玉雙清」命名而來。2005年,洪紹凡接下雙清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之位,同時創辦雙清的第一本年鑑─《30古吧》。《30古吧》的發想頗具深意,是洪紹凡取其父母名字的三與玲之諧音命名。古吧的「古」代表文物,「吧」則取其bar的音譯賦予新意。《30古吧》的主題每年不同,但不脫雙清館收藏範疇,且每期推介三十件文物,有古物新賞的逸趣。洪紹凡說,古物是她與父母的橋樑,也是傳承。

洪三雄的收藏,包括銅爐、文房、竹雕、漆器、藏傳佛像、唐卡等,其中漆器、唐卡與鎏金佛亦是雙清館重要館藏。洪三雄笑著說,女兒赴美求學返台後,對漆器很感興趣,接著又投入唐卡、藏傳佛像的研究,有時候這部分的蒐藏他會請教女兒。


洪三雄從銅爐入手,接著是文房四寶,以硯台為主,因為硯台是可以長久保存。目前中國四大名硯他都擁有。一如宋代蘇易簡在《文房四寶》所說:四寶硯為首,筆墨兼紙,皆可隨時取索,可終身與俱者,唯硯而已。對於古代文人與製硯家而言,除「終身與俱」之外,猶甚於此者,便是能夠傳承子孫,洪三雄認為,這也是古代文人珍視美硯的理由。

對洪三雄而言,接觸文物的日子愈長久,愈是明瞭收藏的真正收穫,絕不在擁有,而是融入其中與分享文化藝術的美。王羲之在〈蘭亭集序〉的一句話,「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也是洪三雄看待蒐藏淡然處之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