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標題「七條命」除了幽默影射馬克眾所皆知的愛貓(貓的身影充斥在他幾乎每一件作品當中),同時指涉他的多才多藝。展覽動線起點,一道狹窄走道的天花板,擴聲器裡的柔和女聲述說著馬克一個個不同身分:作家、導演、藝術愛好者、反殖民主義者、專欄作者、貓之友、編輯、旅人、攝影家、紀錄片導演、時間的探險家、活動份子、說故事的人、歷史學家、技術的探險家、檔案員、作曲家、電腦玩家、剪輯師、插畫家……。事實上,馬克曾表明不喜被稱為導演或藝術家,更寧願以手藝人(artisan)和修補匠(bricoleur)自居。走道兩邊牆面呈現馬克生前位於巴黎20區工作室的景象,讓人得以一窺其生活、思考和創作的環境:從地板到天花板塞滿成堆的書、VHS錄影帶、DVD光碟、各式拍攝和放映機器、剪報、照片、底片、膠卷、錄音卡帶、擺飾品……。馬克過世後遺留下數量龐大、內容紛雜的影像和檔案,全給了法國電影資料館;據悉,足足裝滿五百多個箱子,不僅促成這次回顧展的契機,並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料。
克里斯.馬克,1921年7月29日生於巴黎西郊塞納河畔諾伊(Neuilly-sur-Seine),本名Christian-François Bouche-Villeneuve。正如他曾公開宣稱自己出生在蒙古烏蘭巴托,他也使用各種別名、筆名、假名、匿名或虛擬化身的障眼法(至少13個!),「唯一從未公開使用的,是他的本名!」策展人之一、法國知名影評弗東在接受筆者訪談時認為,這多少出於馬克個性低調神秘,喜歡遊戲,愛玩躲貓貓。「然而這同時也體現了他對作者作為權力龐大的創造者這個概念的質疑和批評。」馬克但願作者消失在作品背後……
「克里斯.馬克:一位導演的七條命」(Chris Marker, les 7 vies d”un cinéaste)展場一景。(photo by Stephane Dabrowski, courtesy of Cinémathéque française)
具政治意識和戰鬥色彩的集體實踐
選擇在「六八五月風暴」50週年這個特殊時機為這位笑稱自己是「最著名的無名導演」舉辦回顧展,似乎理所當然。弗東指出,「六八前後是馬克生命的一段關鍵時期,他做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除了他所拍攝的電影,更重要的是他發起和參與設立的集體項目」。在左翼改革精神風起雲湧的1960年代,馬克統籌號召了包括高達(Jean-Luc Godard)、雷奈(Alain Renais)、華達(Agnès Varda)、克萊因(William Klein)等數位當年還只是理想青年的新浪潮導演,集體創作出以反戰為主題的經典之作《遠離越南》(Loin du Vietnam)。他前往法國東南部貝桑松(Besançon)正在罷工的佛迪埃瑟塔(Rodhiacéta)工廠,和罷工工人馬黑(Mario Marret)共同拍製了關於工人工作和生活條件的《我們會再見》(À bientôt, j'espère),捕捉了翌年五月學運和社會風暴前奏的徵兆;推動成立受蘇聯「電影火車」啟發,以梅德維金(Medvedkine)命名的工人電影團體,提供他們設備,讓他們從自己的視角去呈現工人的鬥爭和訴求的電影。他參與創立SLON(後改名為ISKRA), 以製作和發行具強烈政治意識和戰鬥色彩的影片,例如1960年代罷工、反越戰運動;參與記錄六八五月風暴的匿名集體電影《電影傳單》(Ciné-tracts);稍後並拍攝了對立報導「我們來談談」(On vous parle de⋯)系列影片,針對當時發生政治動盪的巴西、智利、巴黎、布拉格,提供與電視等主流媒體所傳達當權者聲音和「宣傳性」新聞完全不同、甚至背道而馳的立場與觀點。
克里斯.馬克紀錄1968年「五月風暴」的攝影作品。(© Succession Chris Marker/Fonds Chris Marker-Collection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不過弗東強調,「馬克以電影參與政治、介入社會,遠超過六八五月的時間框架。」本次展覽的時間跨度從1939年到2012年,將其獨特驚人的創造力置於20世紀的歷史脈絡之中,以梳理其行動(攝影、電影、寫作)和地緣政治、社會、文化力量之間的關聯,以及他始終扮演見證、紀錄、參與者的角色。馬克的政治覺醒和社會參與萌發於二次大戰期間,1950年代和許多西方左翼青年一樣,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徹底改造資本主義社會、建立公平正義的烏托邦的唯一解決之道, 用鏡頭記錄了新興共產體制下的人民的生活樣貌,例如《北京的星期日》(Dimanche à Pékin)、《來自西伯利亞的信》(Lettre de Sibérie),或卡斯楚掌政初期拍攝的《是,古巴》(¡Cuba Sí!)。緊接著,他於1967年至1977年間火熱投入政治和社會運動,用影像去挖掘和追問發生在世界各地的革命和反抗運動,最後以《紅在革命蔓延時》(Le Fond de l'air est rouge)這部三個多小時的紀錄片史詩,通過從反越戰、切.格瓦拉被殺、法國五月風暴、中國文革、布拉格之春、智利軍事政變到法國社會黨密特朗上台等徹底改變1960、70年代的重要政治和社會事件,通過大量紛雜檔案影像的拼貼和串接,對那十年當中動盪的世界局勢、風起雲湧的示威抗爭、左翼革命浪潮的激情、憧憬、挫敗、失落與覺醒,做了誠實冷靜的總結。然而革命理想或許幻滅,但馬克反戰、反威權、反剝削、反歧視的信念,以及崇尚自由獨立,則始終不變。如果說他的電影具有政治性,那是在於他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關懷並參與被壓迫者追求平等社會的抗爭。他的誠懇和情感,從影像、屏幕穿透而出,感染了我們。
克里斯.馬克1977年作品《紅在革命蔓延時》。(© Iskra)
一位徹底的藝術先鋒
馬克熱愛旅行,但旅行對他而言也是政治,他在歷史的風浪中持續地穿行往返於蘇聯、中國、北韓、古巴、智利、以色列、日本、幾內亞比索……他總能敏銳地察覺和觸摸到時代脈動,在變遷動盪的現場,用影像去見證、記錄、保存歷史和記憶: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90年代初期飽受內戰摧殘的塞拉耶佛—儘管那時他已70歲。2000年代,年屆80的馬克限於體力,不再做長程旅行,但仍手持廉價輕便的錄像機,穿梭在巴黎街頭,追蹤塗鴉在不同牆面上的黃貓,藉著尋找參加街頭示威的貓先生,用鏡頭記錄了巴黎群眾反對極右派民族陣線、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抗議行動,捕捉21世紀伊始,群眾叛逆、抵制、反抗的蛛絲馬跡。
克里斯.馬克數位拼貼作品,約於2000年。(© Succession Chris Marker/Fonds Chris Marker-Collection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馬克是一位徹底的藝術先鋒。作為旅人,他不僅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同時游弋於不同技術領域和藝術範疇。展覽凸顯他早期對影像科技的熱衷,通過嘗試新的媒介,不斷開發各種新的表現形式,探索虛擬世界的潛能—從攝影、電影到電腦軟體、多媒體裝置、網路、電玩、具互動性的CD和DVD光碟、第二人生平台(註)。此外,他也通過漫畫替身—貓咪「埃及吉堯姆」(Guillaume-en-Égypte),用插畫和文字來評論時事,用幽默和嘲諷繼續傳達他對歷史、政治、社會、抗爭運動的關注、思考、疑慮、憤怒。值得一提的是,有賴於新數位技術和電腦軟體,馬克生平最後拍攝的一部電影《巴黎牆上的貓》(Chats Perchés),從拍攝到剪輯完全一人獨立完成,甚至還燒錄成光碟,自己拿到舊貨市場賣,實現了他獨立自主、不靠他人協助、不向任何人交代的願望。他曾在「第二人生」以虛擬化身Sergei Murasaki進行的一次訪談中表示「我有一種勝利感:從生產者直接到消費者。沒有額外價值。我實現了馬克思的夢想。」弗東表示,這項籌備歷時三年半的展覽,「更多在呈現克里斯.馬克是一位具寬闊歷史視野、有遠見、走在時代之前的人。不論是他很早就透過作品將世界不同地區交織在一起,它們之間可能的同步性預示了今天全球化的各種複雜關係和主題,或是他在過去、現在、未來之間往返穿梭的時間意識,甚至對人和動物關係的嚴肅關注,他在很多方面,即便今天仍處於超前地位。」
註 第二人生(Second Life)是一個網際網路上的虛擬世界,於2002年上線,並於2003年向公眾開放。
今年三月以來,法國包括鐵路局員工、公務員等不同階層為反對馬克宏總統(Emmanuel Macron)的改革措施爆發大規模罷工和示威,多所大學遭學生佔領和封鎖,半個世紀前的「五月風暴」是否正在重演?尤其,今年正值法國1968年五月風暴50週年,法國藝文界推出了多項重要展演(光是巴黎就有近十個文化機構舉辦活動),回顧、紀念或批評1968年學生自發引起的那場波瀾壯闊、席捲全法國的社會運動,它所留下的影響和遺產,以及藝術創作和社會抗爭之間密切多重的關係。其中,法國電影資料館(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選擇聚焦一位傳奇人物—終其一生投身於社會主義理想和抗爭,用筆、相機、攝影機捕捉和記錄全球變遷與動盪,為我們這個時代保存和建構記憶的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1921-2012)。
多才多藝,低調神秘
「克里斯.馬克:一位導演的七條命」展由馮.雅絮(Christine Van Assche)、貝魯爾(Raymond Bellour)和弗東(Jean-Michel Frodon)共同組織,按時間順序和主題分成七個部分,將馬克豐富龐雜的生命與創作迷宮梳理出容易被觀眾理解的幾個不同階段,分別環繞一個主題或一部具參照性的經典作品展開:「戰爭,戰後」(1938-1954)、「雕像也會死亡」(1950-1955)、「大小行星」,小行星叢書和五十年代的旅行(1950-1961)、「堤」(1962)、「六八五月,前後」與《紅在革命蔓延時》(1967-1980)、「一切時空」(包括《沒有太陽》、《第五級》,1982-2012)以及「工坊」(2008-2010)。除了展覽,同時配合電影回顧展(馬克自己或參與拍攝的所有50多部影片),追溯這位於1962年以800多幀靜態照片和一幕動態影像、搭配敘事旁白組合成的科幻經典短片《堤》(La Jetée),在世界前衛電影史上穩佔一席之地的導演,長達75年充滿活力、豐富多樣的創作。展覽除了馬克具獨特拼貼美學與強烈社會意識的影片外, 還透過大量各式各樣的素材(照片、書、訪談、信件、檔案影像、手工創作),凸顯他深厚的文學涵養和精確細膩的文字能力,以及對日新月異各類影像和編輯技術的興趣和掌握。
用影像見證、記錄、保存歷史和記憶的時空旅人:「克里斯.馬克:一位導演的七條命」
Tags
余小蕙( 38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