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台灣三個走過相近歷程的官辦當代藝術獎項的「桃源創作獎」(也許還要加上2013年開始的「台南新藝獎」),雖然目前還不像「台北美術獎」與「高雄獎」有著現成的美術館體系支持,但從2002年籌辦至今,卻也在相對較少的資源中,持續進行著彷彿開疆拓土的開創任務,這種開創性,不僅體現在歷屆參與者日後在台灣當代藝術圈的事業發展,對於這個緊鄰著大台北地區,或因磁吸效應以致仍很缺乏視覺藝術產業連結的桃園來說,也有著難以抹滅的扎根意義。
首先,從「桃源創作獎」的當代藝術生態意義來看,就「桃源創作獎」近五屆來觀察,在收件數量上,「桃源創作獎」一直維持在300至500件之間,儘管較之投件數量大多維持在600至800件間的「高雄獎」顯得規模較小,卻也遠較經常維持在300件上下的「台北美術獎」來得多,因而,這種數量規模對於當代藝術生態而言仍有相當的採樣意義。此外,就媒材類型來說,雖然經常超過一半比例的平面類聽來較為傳統,但就如同在收件類型上填選「立體類」的創作,這些作品大多採取了「裝置」與複合媒材等跨域創作策型態,此外,涉及動態影像、聲音等與「新媒體類」的投件數量也大多有二成比例,這也讓「桃源創作獎」反映出來的,不僅是當代藝術的創作趨勢,有一部分需歸功於本身就有著創新傾向的年輕世代身上。
本屆投件與複審概況
而綜觀本屆投件情況,由於「桃源創作獎」未設定國籍門檻,在總計543名(組)投件者中,共有53位非本國投件者,其中中國籍達到34名,另有15位馬來西亞投件者,而特別值得一提的,雖然本屆投件數者眾,但符合參賽規範的有效件數卻不到半數,僅達220件符合標準;其中,在檔案分類上包含繪畫、複合媒材與攝影的「平面類」共有138件,包含雕塑、立體物件與空間裝置的「立體類」則達59件,而包含聲音、錄像、動畫與互動裝置的「新媒體類」較諸往年略微減少,僅23件。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就進入今年「桃源創作獎」複審的32位藝術家來觀察,他們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其中更有兩位剛滿20歲的年輕人,大概也符合了「桃源創作獎」過往以來的年輕化趨勢;然而,若就進入複審的類型分布來分析,則會發現,「平面類」毫無疑問地有著最激烈的競爭,能進入複審者未達一成,僅11名,而進入「立體類」複審的近乎兩成,共13名,八位進入「新媒體類」複審者享有最高的比例,超過一半都能進入複審。這個態勢固然部分地取決於當屆評審的組成特性,但以本屆來說,就本人本次參與初審的經驗而言,大部分評審在意的仍是作品的品質而非類型,「新媒體類」的高「投資報酬率」或許更多地反映了台灣近期的當代藝術創作趨勢。
當然,創作趨勢是一種抽象的統稱,尤其對有跨領域傾向的當代藝術來說,涉及的也不僅是刻板的形式暨類型議題——更重要的當然還是內容的問題。然而,就我們在一次評審過程中的觀察,雖然的確能觀察到進入複審的作品顯示出某些共同的內容傾向,但這些事後歸納出的特徵其實還是有待更周延的觀察與思考,才能獲得更為確切的觀點。
在個人與大寫所指之間
以進入「平面類」複審的作品來說,過去經常出現的那種向內追尋的心靈意象作品顯得較罕見,少數在創作論述上仍以這種心靈內容為依歸的作品,在圖像選擇或媒材技法則會有不尋常之處,另一方面,部分繪畫性作品則出現了運用「典故」的智思特徵,這些來自不同領域的用典無非用以折射當下的現實性,顯示出藝術家除了感性的創作模式以外另有思考,此外,更有幾件會給評審一種是否歸類錯誤的印象,這些作品有著觀念藝術或田野調查等計畫性創作特質,但只因為展呈是以平面的文件或書本為主,就選擇了「平面類」投件,當然,由於「桃源創作獎」採取不分類的評審制度,這種落差並不會影響成績,卻也多少凸顯了分類在面對當代藝術創作時的困難。
「立體類」也有很類似的情況,進入複審的作品中完全沒有單一材質的雕塑性創作,取而代之的是各式特定場域裝置,但在主題內容上,卻有一種上述心靈意象的表現傾向,只是因為立體作品與空間的必然連動會讓這種內在性轉變為外部的「關係性質」,例如有好幾件雖是以個人記憶為創作出發,卻擁有從私領域的親族關係擴展為社群乃至宏觀的社會議題的潛力,也因此,觀看這些作品,會覺得它們似乎都觸及了某種內與外之間的門檻經驗,物的存在變成一種值得懷疑的現代性經驗。
有趣的是,照理說應該最「新」的「新媒體類」複審作品,卻很少有真正觸及藝術與科技議題的創作,其中僅有一件作品使用了近年極為流的VR技術,但所拍攝的街景卻又指向了某種底層生活經驗,以致產生這種評審印象:在「新媒體類」出現的大量影像真正擁有的還是一種紀實功能,雖則藝術家多半不會以一種只是消費者的使用狀態來運用影像,但真正的重點還是落在所拍攝的事物構成了一種界線模糊的「所指」,只是相較於「立體類」作品是藉由在場的物外部化了內在性,在本屆「桃源創作獎」的複審「新媒體類」作品中,這些物則轉變為猙獰的臉部表情、在街道上做出怪異行為的身體、公園裡可移動的小山丘,或是在自動販賣機與展場之間多此一舉的商品交換行為——儼然都在述說無所不在的生命政治。
實驗性與年輕世代特質
事實上,如果我們純粹從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角度來看,或也因為,在「台北美術獎」與「高雄獎」等強勢獎項環伺下,「桃源創作獎」雖然資源與關注度較少,卻也間接促成了一種更有實驗性與充滿年輕世代特質的現象:諸如獲獎成果反映出學院內部的創作狀態,即便是傳統類型也力圖靠近特定議題。此外,儘管本屆進入複審作品並未出現近年流行的那種從家族史延伸至大脈絡的創作型態,但在內容上,確實頻繁地出現介於個人感性與巨大議題之間的創作態勢,我們甚至可以說,對於如何從個人向社會進行連結,正是這一整個世代年輕藝術家的問題意識,以致雖然他們還是主動迎向了隱含在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性,卻還是給人一種保留了什麼的意猶未盡感,當然,這也意味著,「桃源創作獎」是一個沒有大獎包袱、主動迎向來自各方——尤其是具學生身份參賽者的當代藝術競賽。
不過,也許等到真正進入複審,我們看到原作後,又會有不同的感想吧。
「第17屆桃源創作獎」主視覺。(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簡子傑( 7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