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科技與藝術的火花!

科技與藝術的火花!

經典廣告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同樣地,人們對於美感的追求也是一種本性而且更無止盡。所以,當理性的科技產…
經典廣告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同樣地,人們對於美感的追求也是一種本性而且更無止盡。所以,當理性的科技產業碰上感性的藝術創作,會撞擊出什麼樣的火花?走一趟三創數位生活園區,就不難找到解答。
2010年6月,鴻海科技集團旗下的三創數位公司與台北市政府正式簽約,以BOT模式建造的三創生活園區於今年5月中旬開幕營運。鴻海在2013年才將3C通路「賽博數碼」的台灣門市全數結束營業,也讓大家都在觀望捲土重來的三創數位會走什麼新路數?這個被外界稱為「台北秋葉原」的新園區可不只有琳瑯滿目的科技商品;三創數位的理念為創意、創新與創業,力圖從傳統的產品零售路線轉型,除了打造高規格的複合式數位商場更著眼於文化底蘊的基礎建構,從設置在園區內的重量級公共藝術就可見其用心。
三創數位生活園區於五月中旬舉行開幕。(今周刊提供)
三創園區公共藝術催生
身為台灣科技產業龍頭的鴻海科技集團,在之前其實是未曾涉足藝術領域的門外漢;起初因為園區內的展覽空間需要專業人士規畫,特地延請有多年藝術行政與策展經驗的林瑀希擔任策展總監。由於BOT案需要配合法規設置公共藝術,一開始讓從未接近藝術、購買作品的科技企業相當頭痛,不但對於藝術價值與作品價格毫無頭緒,更遑論還需要按照《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的相關規定,提撥造價百分之一的經費設置公共藝術。因此,林瑀希更是臨危受命,成為催生園區公共藝術的推手;在三創數位董事長郭守正的授權下,就由林瑀希協助主導三創園區裡的公共藝術。
三創數位董事長郭守正於開幕會上致詞。(今周刊提供)
從選擇作品設置地點到藝術家的挑選,都由林瑀希先擬訂方案與企業內部進行討論,而注重KPI(關鍵績效指標)的企業文化也認為既然要作就全力投入,並祭出具有指標性的優秀作品。在內部經過討論之後,決定屏除掉比較難以辨讀的概念式藝術,達成「設置的作品必是要讓大眾感覺容易親近」的共識,打造讓全民能夠輕鬆分享與討論的藝術品;並且以「光與影」的科技概念作為創作主軸的出發點,讓園區內的每一件公共藝術以不同面貌呈現卻又能彼此契合。
林瑀希認為,數位媒體藝術是台灣藝術家表現非常突出的領域,並且能連結起企業本身屬性。因此在設置公共藝術的地點經審議通過後,便採取委託製作的方式尋找適合的藝術家,討論彼此的理念是否相符。而此一過程中,林瑀希在企業與藝術家之間扮演磨合的角色,迅速建立起雙方的合作默契並將挫折感降到最低、磨合期縮到最短而達到雙贏的效果,這對企業與藝術家來說都是難得的過程。她也認為,這樣的合作模式能讓藝術家的概念將可以受到企業全方位的挹注,不再因經濟、技術等現實條件限制而縮減作品的規模與強度。
三創數位對於藝術,從最初的全然陌生、開始去理解接觸,到現在持續規畫接下來的活動;而投入的公共藝術經費已遠遠超過需提撥的門檻,並不是消極地配合法規只為了消化預算。因此,從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與四位台灣藝術家:姚仲涵、吳季璁、游文富與黃心健,共同為三創數位生活園區量身打造的公共藝術,都可以感受到作品與空間的高度呼應。
草間彌生首度以不鏽鋼創作的《南瓜》。 (三創數位生活園區提供)
三創園區公共藝術催生
身為台灣科技產業龍頭的鴻海科技集團,在之前其實是未曾涉足藝術領域的門外漢;起初因為園區內的展覽空間需要專業人士規畫,特地延請有多年藝術行政與策展經驗的林瑀希擔任策展總監。由於BOT案需要配合法規設置公共藝術,一開始讓從未接近藝術、購買作品的科技企業相當頭痛,不但對於藝術價值與作品價格毫無頭緒,更遑論還需要按照《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的相關規定,提撥造價百分之一的經費設置公共藝術。因此,林瑀希更是臨危受命,成為催生園區公共藝術的推手;在三創數位董事長郭守正的授權下,就由林瑀希協助主導三創園區裡的公共藝術。
從選擇作品設置地點到藝術家的挑選,都由林瑀希先擬訂方案與企業內部進行討論,而注重KPI(關鍵績效指標)的企業文化也認為既然要作就全力投入,並祭出具有指標性的優秀作品。在內部經過討論之後,決定屏除掉比較難以辨讀的概念式藝術,達成「設置的作品必是要讓大眾感覺容易親近」的共識,打造讓全民能夠輕鬆分享與討論的藝術品;並且以「光與影」的科技概念作為創作主軸的出發點,讓園區內的每一件公共藝術以不同面貌呈現卻又能彼此契合。
三創數位策展總監林瑀希。 (林瑀希提供)
林瑀希認為,數位媒體藝術是台灣藝術家表現非常突出的領域,並且能連結起企業本身屬性。因此在設置公共藝術的地點經審議通過後,便採取委託製作的方式尋找適合的藝術家,討論彼此的理念是否相符。而此一過程中,林瑀希在企業與藝術家之間扮演磨合的角色,迅速建立起雙方的合作默契並將挫折感降到最低、磨合期縮到最短而達到雙贏的效果,這對企業與藝術家來說都是難得的過程。她也認為,這樣的合作模式能讓藝術家的概念將可以受到企業全方位的挹注,不再因經濟、技術等現實條件限制而縮減作品的規模與強度。
三創數位對於藝術,從最初的全然陌生、開始去理解接觸,到現在持續規畫接下來的活動;而投入的公共藝術經費已遠遠超過需提撥的門檻,並不是消極地配合法規只為了消化預算。因此,從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與四位台灣藝術家:姚仲涵、吳季璁、游文富與黃心健,共同為三創數位生活園區量身打造的公共藝術,都可以感受到作品與空間的高度呼應。
藝術家姚仲涵的作品《流竄時光》,以光線變化表現時間性。
藝術揉合進科技中
草間彌生,以無邊無際的點點藝術風靡全球,也是台灣人最喜愛的日本藝術家。數位世界的資訊流由無數的1與0組成,而0也如同草間彌生眼中的點點,同樣都是建構廣袤世界的基本單位。如今,一顆集結她藝術成就的《南瓜》雕塑就在市民大道與金山北路口落地生根。雖然這並不是草間彌生第一件受台灣委託製作所設置的公共藝術,但是這顆南瓜絕對稱得上是獨一無二的作品。因應三創生活園區的科技意象,藝術家特別限地製作,有別於常用的FRP或水泥雕塑,而選用質感俐落的不鏽鋼,並以純手工細緻地打造出全球唯一的南瓜。
儘管除去了以往常見的鮮豔表皮,但是鏡面效果的澄淨光潔地反映著熙來攘往的台北街景,則成為這顆南瓜最華麗的奇幻外衣;經典的點點圖案被直接挖空而讓量體顯得輕盈並具有穿透性,到了夜晚則會有神秘迷離的紫色光芒自孔洞中逸出,而成豐富的視覺效果與想像空間,隨時帶給觀者驚喜與歡樂。
走進3樓的「觸動影像」樓層,顧名思義即以攝影相關產品為主,在此就可以看到一件極為融合樓層調性的公共藝術《流竄時光》嵌合在牆面中,這是台灣新一代擅用聲音、日光燈類比創作的藝術家姚仲涵的作品。以80根日光燈管組成,光線像是有意識般地在觀者面前跳著無聲的節拍,不斷地閃爍起落而形成一種猶如打暗號的不明意味;在觀者眼中看似沒有邏輯可循,其實皆在藝術家的精準掌控之下。
藝術家游文富的《雲光》帶有優雅輕盈的意境。
雖然燈管可以藉由設定控制亮滅變化,呈現出藝術家預期的韻律效果,但是亮度的維持卻無法明確考量;傳統日光燈會隨使用時間增加而減弱其亮度,對藝術家來說是一種美麗的不準確,我們亦可在觀看的過程中捕捉到時間點滴流逝的具體證明,而對於無法預期的明暗交替置換過程,則入迷般無法將目光調開,只為了企圖要看穿其中的寓意。
來到12樓的「多元展演」樓層,一仰頭就可以在梯廳空間看到吳季璁的《水晶城市005 Plus-太空漫遊》以一種奇幻的姿態存在。大小、形狀不一的透明壓克力量體被吊掛在天花板上,就猶如散布在宇宙的星體,呈現出無垠的空間感。懸浮的生活聚落、往來要以飛行移動,是大家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延續藝術家自2009年開始發表的「水晶城市」系列,這件作品具體而微地表現出置身於太空中漫遊的悠然。
在燈光照射下,看似虛空的量體散發搶眼的晶瑩光芒,而真實的影子也投映在空間的六個向面與觀者身上,呈現出虛實交錯的特殊風貌。這些透明量體似乎也會像結晶般持續擴張、增生,就如同資訊爆炸的當今社會不斷地散發、流傳著各種信息,而每個人也都無從閃避;資訊衝擊力雖然來自於虛擬的數位世界,卻確切地牽動與影響我們的行為意念,縱使看不見但又是如此真實。
而自12樓的挑高展演廳往外看,會發現戶外花園的上空竟有兩朵浮雲,呈現出超現實般的奇特風景。藝術家游文富一向擅於使用自然元素打造出寧靜悠遠的意境。作品《雲光》的創作發想起自數位科技中所稱的「雲端」(Cloud System),由藝術家將其概念式的虛擬環境再次轉譯成具象化的量體。
藝術家游文富的《雲光》帶有優雅輕盈的意境。
《雲光》由PP(聚丙烯)與白光LED組成,作品以羽毛般輕柔的質感呈現,卻也充滿力量地承載著各種資訊。而半戶外的廊狀空間就像是一個任憑光線、氣流與晨昏等天候變化來襯托作品風貌的開放式舞台;對比於追求精確的科技生活型態,這種無法由人為控制的外在介質所造成的不可預期結果,將會驅使每個人重新運用自我感知去體驗自然現象對於空間氛圍的影響,而令人充滿期待。白雲的輕盈純潔意象,總能讓人感到自得,而《雲光》則更進一步帶有理想式的寄託寓意,像是安穩人心的守護者永遠陪伴著大家。
安迪.沃荷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成名的15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藝術家黃心健的作品《星空行者》以此論點出發,反映出現代人對社群網站的重視與依賴,設置一個網路平台讓民眾把自己影像上傳,而後將會被處理成像是太空人般在宇宙飄盪,投影在三創建築立面的LED光牆上。而目前的外牆燈條和LED屏幕尚在進行相關執照申請,儘管是否能通過都市計畫審議尚是未定之數,但這種邀請式的互動藝術創作,可以看出三創數位對於民眾參與的重視,也體現出公共藝術所強調的普及性。
三創生活園區以「科技×藝術」為出發,定位要成為台北新地標。三創數位與藝術家的合作模式,共同形塑出揉合人文、科技與美感而成的公共藝術,已然建立起良好的典範,而且還將這些公共藝術的設製過程和藝術家的創作理念拍成紀錄片,得以讓更多人理解藝術的生成。之後也將陸續推出相關的藝術講座、子親工作坊等活動,讓民眾也能親身參與。期許三創數位擔任領頭羊,能帶動起企業與藝術家跨界結合的風潮作為支持藝術創作的有力後盾,或許指日可待。
楊椀茹 (Yang, Wan-Ju)( 154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