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所主辦的「臺灣銀行藝術祭—青年繪畫季」迄今已是第四屆,創作焦點置於繪畫媒材,今年的得獎名單中,由吳育綸獲得「台銀獎」首獎,陳光融與鄭至軒分別獲得「台銀傑出獎」、「台銀優質獎」。另有十位優選以及九位佳作,共22名藝術家。
臺灣銀行藝術祭-青年繪畫季頒獎,左起第二名陳光融、邱總經理月琴、文化部蕭次長宗煌。(臺灣銀行提供)
臺銀董事長呂桔誠也就是此藝文活動的重要推手,於8月17日舉辦的頒獎典禮中表示,自2017年開啟臺銀藝術祭系列活動,至今已邁入第4年,臺銀藝術祭逐漸打響名號,頗有成效。今年面臨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在全球疫情嚴峻的影響下,一度考量是否續辦,所幸在台灣國家隊防疫有成,加上全民極高的防疫危機意識配合下,經濟及生活都還能運轉順暢,成為全世界防疫的優等生。也因此本著於企業對藝術文化的支持與社會責任回饋,他堅定指示同仁,臺銀藝術祭不受疫情影響繼續舉辦。與會的文化部次長蕭宗煌也指出,對於文化藝術活動的推動,資本家與銀行常扮演著資助與協助運作的重要角色,在全球,文化藝術活動的發展和金融業有絕對密切的關係,感謝臺灣銀行身為百年金融龍頭,積極投注心力在文化藝術的推動,以獎項與展演機會鼓勵年輕藝術家。
本年度徵件活動,臺銀再次邀請廖修平、蕭宗煌、王哲雄、施並錫、郭博州、潘小雪、黃進龍、洪東標、黃小燕等多位資深藝術名師與學者們組成專業評審團隊。今年臺銀繪畫季,共有130多位參賽者角逐,創作主題及媒材更加多元豐富,為鼓勵參賽者,比去年再多增加了三名佳作的名額。除了前述的前三名得獎者外,十位優選藝術家為呂如笙、胡銜文、蕭逸玫、黃耀鋅、邱建銘、林姿吟、林玫筠、吳彥融、楊孟學與李屏宜。另外九位入選佳作的藝術家則是施金宏、曾國賢、楊尉翎、于繼韜、黃靖安、王勝右、吳易澤、廖學聰與陳廷睿。
臺灣銀行藝術祭—青年繪畫季第一名吳育綸的作品《南島風景—穹頂》。(臺灣銀行提供)
仔細觀覽此次的前三名與優選作品,許多皆明確地表現出年輕畫家們面對自身所處環境的觀察,並且細膩地表達出自身的觀點與情緒。在獲得前三名與優選的年輕藝術家創作當中,可以看到一條關於「城市」的清晰脈絡,換句話說,在城市文明下,人們生存狀態的題材,是許多獲獎創作者們關心的共同議題。以獲得首獎台銀獎的吳育綸來說,他的《南島風景─穹頂》中,畫面下方是日常台灣市場風景,但在上方卻微妙地加上了台灣現代化後西洋樣式建築中常見的圓形穹頂,乍看彷彿精緻文化與庶民文化的對比。不過吳育綸卻表示,畫面中他所刻意呈現的畫面,與其說是對比,不如說是融合。上方只剩鐵架的穹頂,代表的是一種工商業文明構築出的生活情景,下方一個煉鋼的大型機械,讓整個結構彷彿有機物般地持續生長與維持堅固耐用,成就出整個當代社會的運作制度,並且籠罩著下方大眾的常民生活,傳達出某種隱而不宣的「潛規則」。第三名台銀優質獎的鄭至軒,他的得獎作品《曾經的那片天空》,同樣詮釋當代社會與經濟制度的運作情境,相對於吳育綸大氣鉅觀的油彩畫面構成與主題,鄭至軒以水彩結合現成物(瓦愣紙版),表現出過去外宿經驗時,周邊建築工地逐漸建起,自己的生活所在逐漸被高樓圍起時的感官經驗,瓦愣紙版與藝術家居住的斑駁牆面呼應,對照窗外的大型機具,透過微觀視角表現出當下台灣的都市生活情境。
臺灣銀行藝術祭—青年繪畫季第三名鄭至軒的作品《曾經的那片天空》。(臺灣銀行提供)
另外兩件優選的呂如笙的《漫遊者》還有邱建銘的《白色璞屋》也表現出類似情緒,只是畫面表現的狀態更加地偏向個人心境詮釋,前者以一個在玻璃帷幕反射中遊走的孤獨身影為主角,後者則是讓一個台灣常見連棟街屋中的一棟從中脫離出來後,孤零零地站在幾何圖像構成的虛擬世界中,冰冷的建築素材與結構,表現出冷峻的都市情境,孤單與不知所措的茫然情緒。不過相較而言,另外兩位藝術家,吳彥融的《當高山原野被侵襲時》以及林玫筠的《童畫騎飛─等待未來的自我(一)》一樣取材自城市的片段印象,卻構築出宛如超現實情境的幻想世界。豐富的色彩與相對輕鬆與奔放的畫筆筆觸,為此次同樣指涉到城市主題的作品們,增添了不同的想像空間與切入觀點。
除了前述一系列城市主題創作之外,本次入選畫作中,亦有透過特殊觀點或繪畫技法而獨樹一格的作品,例如獲得第二名的陳光融,他的《晨語》描繪了清晨下的陽光一角,一隻栩栩如生的蝴蝶與路邊的落葉與石頭,透過他精煉超寫實技法彷彿如實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另外一位獲得優選獎的黃耀鋅,則以華人文化中的吉祥畫為基底,以當下台灣人為求取功名時皆會參拜的文昌帝君為主題,以帶有漫畫式風格的視覺符號為基底,幽默的畫風,亦是現場展出中突出的佳作之一,可見當代青年藝術家,源源不絕的創意與創作力。
臺灣銀行藝術祭—青年繪畫季第二名陳光融的作品《晨語》。(臺灣銀行提供)
Tags
霍爾陳( 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