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佳士得香港2025秋季亞洲藝術週器物專場捷報!清乾隆〈銅胎畫琺瑯八方雁安黃地番花煖硯〉3170萬港元成交奪本季冠軍

佳士得香港2025秋季亞洲藝術週器物專場捷報!清乾隆〈銅胎畫琺瑯八方雁安黃地番花煖硯〉3170萬港元成交奪本季冠軍

佳士得香港2025秋季亞洲藝術週器物專場收官,三大專場合計成交約3.7億港元,反映高端藝術品市場在審慎情緒下仍具韌性。「愛蓮堂珍藏─御用文房雅製」以清乾隆銅胎畫琺瑯煖硯破億領軍,突顯單一來源與皇家敘事對買家的吸引力;「區百齡珍藏第二部分」延續熱度,雍正洋彩過枝虞美人盌近三倍估價成交,顯示品相與來源仍是溢價關鍵。「重要中國及亞洲工藝精品」中,宋代及高古瓷買氣穩健,北宋定窯淨瓶以高估價成交,稀見瓶式與流傳系譜成為判斷價值的核心。

佳士香港2025秋季亞洲藝術週已於日前圓滿收官,於10月30日舉辦的三場器物專場:「愛蓮堂珍藏─御用文房雅製」、「區百齡珍藏第二部分」與「重要中國及亞洲工藝精品」皆獲得不俗成績。器物板塊共收穫約3.7億港元的成交額,落槌價總額為低估價的112%。

「愛蓮堂珍藏─御用文房雅製」破億成交額,盡顯單一藏家專場魅力

愛蓮堂珍藏為重要私人藏家精心甄選的重要清代皇室文房珍品,彰顯帝王既為文人亦為君主的雙重身份;區百齡珍藏薈萃由區先生悉心搜羅的中國名瓷,橫跨宋元明清四大時期,全部傳承有緒,品相良好。成交總額達1億4653萬7600港元,成交率88%。

清乾隆〈銅胎畫琺瑯八方雁安黃地番花煖硯〉藍料雙方框「乾隆年製」楷書款,高10.8公分,估價1200萬至1800萬港元,成交價3710萬港元。

本場成交冠軍為清乾隆〈銅胎畫琺瑯八方雁安黃地番花煖硯〉,藍料雙方框「乾隆年製」楷書款,估價1200萬至1800萬港元,由1000萬港元起拍。一開拍便由兩位電話委託爭相出價,並且一路爭奪至最後,且考慮時間短暫。即使縮短叫價階梯至一口50萬港元,仍不願放棄,至3000萬港元才搖頭放手。落槌後,迎來全場掌聲,成交價3710萬港元。

清乾隆〈洋彩粉青地御題三清茶詩茶壺〉,六字篆書款,高13公分,估價3000萬至4000萬港元,成交價2490萬港元。

亞軍為清乾隆〈洋彩粉青地御題三清茶詩茶壺〉,六字篆書款。〈三清茶〉詩為乾隆皇帝於1746年所作,並於新春慶典時,設宴重華宮,與文臣們一同賦詩飲三清茶。此類識〈三清茶〉等茶相關御製詩茶盌,於兩岸故宮皆有收藏,但三清茶壺極為罕見,而本拍品壺型尤屬稀罕。本件為高估價拍品,估價3000萬至4000萬港元,但最終以低於估價的20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2490萬港元。

南宋〈官窯八棱葵瓣洗〉,徑21.2公分,估價500萬至800萬港元,成交價2002萬港元。

季軍則為南宋〈官窯八棱葵瓣洗〉同樣經過一輪鏖戰,以16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2002萬港元。這件南宋官窯八棱葵瓣洗,出身顯赫,傳承自英國著名收藏家哈利.戛納爵士(Sir Harry Garner)與R.F.A.里埃斯科(R.F.A. Riesco),為南宋修內司官窯(老虎洞窯)典型之作。其灰青釉色溫潤如玉,開片細密勻稱,六枚支釘痕清晰可辨,器形八瓣如葵,寓清正端潔之意,堪稱官窯美學的典範。本件與清乾隆〈銅胎畫琺瑯八方雁安黃地番花煖硯〉為同一藏家「8401」購得。

本場開局氣勢較弱,前幾件拍品喊價較不熱絡,直至編號806元至正三年〈黑漆子期式「朱雀」琴〉才開始有多人爭相競價。編號808晚清〈翠玉饕餮紋瑞獅鈕獸足雙耳方鼎式蓋爐〉則有多位藏家有購藏意願,叫價至1000萬元時仍有四家熱烈參與競投,將氣氛拉抬至最高。本件最終以12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1514萬港元。

「區百齡珍藏第二部分」熱度不減,總成交破億港元

接續在後的「區百齡珍藏第二部分」,延續「愛蓮堂珍藏─御用文房雅製」的火熱買氣。區百齡(1928-2019)為齡記書店創辦人,也是瓷器收藏家。2024年秋季佳士得香港為其舉辦首次專拍,19件拍品全數成交,獲得8700萬港元的成交額。

2025年10月30日「區百齡珍藏第二部分」拍賣現場。

專場第一件拍品北宋〈鈞窯天藍釉琴爐〉便以20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254萬港元,逾低估價四倍成交,為專場成交預示了好的結果。本專場成交總額為1.08億港元,45件拍品僅5件未售出,成交率達89%,且有71%拍品以逾高估價成交。

清雍正〈洋彩過枝虞美人盌〉,雙方框六字楷書款,估價600萬至1000萬港元,成交價1745萬8000港元。

本場冠軍為清雍正〈洋彩過枝虞美人盌〉,雙方框六字款。雍正皇帝的品味一向為市場所認可,此盌更以「過枝」構圖見其創意,設色清雅細膩的虞美人圖案自盌外壁攀延過盌邊伸展,鋪陳於盌心,看似各自獨立,卻又渾然一體。「過枝」又名為「過牆枝」,有「長治」之諧音,喻政治安定、長治久安。本件由80萬港元起拍,多方爭相出價,價格快速攀升。至1200萬港元時,仍有三家競爭,難分難捨,最終以1390萬落槌,成交價1745萬8000港元,近低估價三倍成交。

清康熙〈豇豆紅釉萊菔尊〉,三行六字楷書款,高20.5公分,估價700萬港至1200萬港元,成交價1244萬6000元。

亞軍則為清康熙〈豇豆紅釉萊菔尊〉,三行六字楷書款。紅色是中國代表喜慶的顏色,但在瓷器的釉色上卻極難呈現。豇豆紅釉之美堪稱一絕,但工藝難度極大,據研究顯示,夾在兩層無色釉之間的銅石灰顏料,是用一端包有薄絲的竹管吹至釉面,營造出類似現代噴色工藝的視覺效果。藉此,便可調節釉層之厚薄,達到局部加厚的目的。本拍品的樣式較為罕見且格外雋雅。此形制又名「三弦尊」,因瓶頸近肩處凸飾三道細紋,恍若傳統樂器之絲弦。「萊菔尊」 (或「蘿蔔尊」)一名亦時可得見,以狀其豐肩歛足的曼妙曲線。本件於600萬港元起拍,由現場買家以980萬港元競得落槌,成交價1244萬6000港元。

明宣德〈青花石榴纏枝蓮紋蓮子盌〉,雙圈六字楷書款,徑20.5公分,估價380萬至550萬港元,成交價482萬6000港元。

明宣德〈青花石榴纏枝蓮紋蓮子盌〉,雙圈六字楷書款為本場季軍,因形似蓮房,故得其名。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一系列的宣德款蓮子盌,分為白釉及青花紋飾二種。本品以38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482萬6000港元。

「重要中國及亞洲工藝精品」宋代及高古瓷買氣穩健,北宋定窯淨瓶千萬奪魁

「重要中國及亞洲工藝精品」專場,132件拍品(原133件,1件撤拍),成交84件,件數成交率63.6%,總成交額1億1560萬5800港元,締造三件千萬拍品。(2025春拍,共131件拍品,89件成交,件數成交率68%,總成交額1億7981萬8200港元,三件千萬拍品)

北宋〈定窯刻牡丹紋淨瓶〉,高25公分,估價1800萬至2500萬港元,成交價2246萬港元。

本場於拍前即備受矚目的一系列宋代及高古瓷,表現可圈可點。「抱樸山居珍藏宋瓷」尤為焦點,呈獻11件珍瓷,共成交10件,多件溢價成交,總成交額3582萬400港元,占全場成交額30.9%。其中北宋〈定窯刻牡丹紋淨瓶〉榮登本場最高價,本瓶通體施暖白釉,釉質勻潤,色調柔和,球形腹上刻兩折枝牡丹,枝葉舒展,線條柔韌生動。整體典雅秀麗,且其器型相當稀罕,高足、圓球形器身、纖長瓶頸及扁平口,迄今僅有一例已知宋代定窯瓶形制相類,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瓶最早為艾倫‧巴羅爵士(Alan Barlow,1881-1968)雅蓄,爾後歷經香港「沐文堂」與香港「喜聞過齋」遞藏,流傳有緒,來源顯赫。此瓶獲得「第三方保證」,即拍賣開始前,拍賣行與第三方達成協議,若無他人競舉,該第三方會以約定好的價格拍下拍品,承擔了流拍或低價拍出的風險。若有他人出價高於此約定價格,且順利投得拍品,該第三方可從中獲得財務回報。此作法確保拍品不會流拍,較常見於現當代藝術拍賣。本瓶由1700萬港元起拍,經兩口競價後以1800萬港元落槌,含佣金為2246萬港元成交。

北宋〈耀州窯刻牡丹紋花口尊〉,高11.8公分,估價280萬至350萬港元,成交價508萬港元。

同樣出自抱樸山居珍藏的北宋〈耀州窯刻牡丹紋花口尊〉,花口尊是耀州窯獨具特色的一種器形,此尊通體施青釉,發色青翠,勻淨光潤。以200萬港元起拍,經電話委託買家及現場買家周旋後,由「8348」電話委託買家競得,以400萬港元落槌,508萬港元成交,獲本場第四高價。

隋〈白釉梅瓶〉,高34公分,估價60萬至80萬港元,成交價304萬8000港元。

緊接登場的隋〈白釉梅瓶〉亦值得關注,隋代白瓷傳世稀少,此瓶不僅為隋白瓷中的難得一作,更為早期梅瓶中之典範。以50萬港元起拍,隨即引起現場及電話委託買家多方競舉,最終由「289」號現場買家勝出,以240萬港元落槌,逾高估價80萬三倍多304萬8000港元成交,溢價率為全場之最。

朝鮮王朝 十五世紀上半葉〈青花纏枝菊花紋罐〉,高27.9公分,估價1600萬至2400萬港元,成交價1880萬港元。

本場第二高價則為朝鮮王朝十五世紀上半葉〈青花纏枝菊花紋罐〉,此罐為存世稀少之朝鮮王朝早期瓷器之一,其形制契合韓國及日本收藏中的十五世紀瓷器精品,可見中國元明兩代瓷器的影響,同時展現出鮮明的朝鮮王朝青花風格。此罐為日本「繭山龍泉堂」舊藏,並曾於1987年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李朝陶器五百年之美展」展出,流傳有緒,著錄頗豐。本罐自1300萬港元起拍,以1500萬港元落槌,由拍官手中的書面委託拍得,含佣金1880萬港元成交。

明宣德〈翠青釉模印葵口盤〉,徑18.2公分,估價1000萬至1500萬港元,成交價1270萬港元。

第三高價為明宣德〈翠青釉模印葵口盤〉,景德鎮自明初仿龍泉窯青釉瓷器,其色調深淺不一,通稱冬青釉。永樂時期創燒了一種青翠似嫩竹的淺青色,謂之翠青釉,本拍品即屬此類。本器侈口、弧壁、內外壁均模印線條至口沿,呈葵花式,圈足,通體施青釉,釉色細膩溫潤,底書青花雙圈「大明宣德年製」雙行六字楷書款。明代青釉傳世作品極少,帶宣德本朝款更為罕見。此盤為近期流通市場中此類器型之孤品,其他近似例均為清宮舊藏。此盤由800萬港元起拍,以50萬為一階攀至1000萬港元落槌,由「8352」號電話委託買家購得,加佣金1270萬港元成交。

古美術編輯部( 259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