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如何以全新經營型態,突破國際現有的畫廊機制?專訪台北藝博首次參展畫廊——Studio ID Art Gallery聯合創辦人凱坦和妮蒂

如何以全新經營型態,突破國際現有的畫廊機制?專訪台北藝博首次參展畫廊——Studio ID Art Gallery聯合創辦人凱坦和妮蒂

Using New Business Model to Breakthrough Current International Gallery Mechanisms: Interview with First-time Participant of ART TAIPEI Studio-ID Art Gallery’s Founders Ketan and Nidhi

以「擴展」全球當代藝術作為Studio ID Art Gallery的使命,結合線上平台與實體藝博的戰略推廣,開創畫廊與藝術家、藏家及藝術社群的嶄新互動合作形式。隨之而來的是鼓舞藝術創作者持續生產充滿能量性、具有啟發觀眾共鳴的創作,以嶄新的形式推廣藝術家並建構其藝術價值,印證了Studio ID Art Gallery將持續以開放的態度回應當代藝術和世界發展之趨勢與變化。

每年10月下旬的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皆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廊來到台北,參與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新加坡全新模式的藝廊——Studio ID Art Gallery首次登台,亦將於2021 ART TAIPEI曝光,向台灣藏家介紹藝廊的多元藝術家陣容,而這也將成為他們的國際多元性與台北藝術界建立合作連結的重要契機。

作為一家以線上型態為主,實體空間為輔的藝術空間,Studio ID Art Gallery以全球視野,積極投入參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博覽會,以實體展覽加強與市場的接觸,推動旗下藝術家於國際間的曝光。一般畫廊的經營,側重單一或固定市場的耕耘,常通過代理藝術家經紀約、舉辦實體空間展覽等方式建構藝術家市場或學術價值,而Studio ID Art Gallery則更青睞以線上形式的對話,邀集不同地域、身分的人士參與其中,藉由結合線上與實體的經營模式,熟稔的掌握時代更迭下的發展趨勢,在世界各地呈現全球不同地域的藝術形式。

全球化中的數位化藝術平台布局

Studio ID Art Gallery是來自擁有多年金融背景的凱坦(Ketan)與從事設計、藝術創作逾30年的妮蒂(Nidhi)。在外界看來,夫妻二人將理性與感性的思維模式注入Studio ID Art Gallery的經營,其十分注重藝術家面對創作的內在 「I」nner 與維度 「D」imensions,而這也成為畫廊的DNA。妮蒂特別提到,藝廊自創辦之初便確定了清晰的定位——為觀眾提供一個全球當代藝術交流的數位擴展平台,亦與多位來自全球各地的新銳藝術家及中青輩藝術家合作,持續支持、鼓勵世界各地具有實驗性、創新性的當代藝術創作者。

疫情後,許多產業紛紛致力數位競爭力的提升,藝術界也開始全面迎接數位化轉型。在凱坦看來,隨著畫廊普遍皆為定點區域發展完成再逐步向國際擴張,現有畫廊的模式正備受挑戰。當科技網路全面影響社會,藝術家也開始減少其對於實體畫廊的需求,數位擴展平台賦予了藝術交易一場劃時代的有機轉變。這一理念註定了Studio ID Art Gallery將有別於過往畫廊的發展路徑——更加側重線上以及國際間的發散式行動,藉由各地藝術博覽會的參與,實踐區別化的經營,不僅提供藝術家有效的國際曝光,也為各地的收藏家帶來更為多元的藝術體驗途徑。

ART TAIPEI集結9位藝術家之策略

奠基於凱坦與妮蒂深受歐美、東南亞與南亞等多元地區文化藝術的影響,Studio ID Art Gallery長期關注在全球化脈絡中,擁有跨國經驗、文化成長環境有別的藝術家。凱坦表示,這些藝術家雖來自不同成長背景、地域,甚至是族群,他們都將藝術視為共同語彙,發展多元文化及美學之創作。而Studio ID希冀能在不同藝術市場中,呈現這些來自不同地域的藝術形式。

約翰.馬托諾《幸福之旅-10》,絲織物及手工刺繡,100 x 100 cm,2021。(© Studio ID Art Gallery)

在2021年ART TAIPEI中,Studio ID Art Gallery攜來自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日本、韓國、英國、南非、印度等國的9位藝術家參與,包括新銳藝術家、中青輩藝術家等不同輩份創作者,讓觀眾能夠親自感受到不同地域的藝術面貌,更藉此次展覽規劃,形塑Studio ID的品牌形象。

皮爾斯.伯克《Soon To Be Removed Wimbledon Green Purple》,拼貼照片輸出、壓克力、畫布,181x81x7cm,2021。(© Studio ID Art Gallery)
薩曼莎.雷德芬《心之歌 1》,複合媒材、畫布,76.2×76.2cm,2021。(© Studio ID Art Gallery)
妮蒂.薩瑪尼《Eternity 5》,複合媒材,100x100cm,2021。(© Studio ID Art Gallery)

其中,約翰.馬托諾以印尼紡織為文本、絲綢為載體,疊合手工刺繡,通過勞動編織出異質複合感官的空間,藉以回應這座曾作為東方巴黎的城市。皮爾斯.伯克富有文化意識結構的圖像,揭示適地性媒介所蘊含的城市歷程與軌跡,在日漸模糊的身份認同下,具象化了多維度詮釋的可能性。而藤本明洋則以奇幻的視角,雕刻出世代共有的心境;薩曼莎.雷德芬通過塗鴉複合媒材,堆疊出新時空體下的意象,建構科技時代共有的文化時態——歡愉的姿勢。隨網絡擴張,世界面臨失速的暴力,藝術家所淬煉的情感層次溢出一種非線性、共時的敘事。妮蒂.薩馬尼消解外在秩序,儀式性地封存人化自然的片刻,回歸內在質地以尋找與自身契合的步履。如朴尚秀極具音樂感的雕塑,於視覺假象中消解出弦律的張力,卻也於回音中構建一處靈魂居所。南非藝術家娜塔莎.芭恩絲則鏈接實質空間與感官得以對話的渠道,她絢麗的奇幻世界交織在宏觀與微觀之中,以個人化的語言編碼整個世界的內在邏輯。同樣以可視的色彩,呈現不可視的時空,馬杜里.巴杜里的色調展現出對非理性因素的著墨,未知而無際的空間,隨著多層次的顏料覆蓋,疊加了時間的流動性。這種流動性的本質在騰庫.卡爾森的內在語境中,則浸透著個人的情緒迸發、蛻變頓悟和經驗積澱,昇華出個體生命意識的片刻。(註)

朴尚秀《G弦的弦律》,青銅、金屬絲,60x36x72cm,2018。(© Studio ID Art Gallery)
藤本明洋《方法》,檜木、日本漆顏料,20x20x40cm,2020。(© Studio ID Art Gallery)

藝術家們揉合不同城市的文化符碼,將創作形式精煉作為詞組加以層疊互文、轉譯碎片般的隱喻進而砌成文化交融下的新時空體。在當代語境中指向文化無界的真實再現,回應了畫廊本身的經營理念。

娜塔莎.芭恩絲《藍睡蓮》,壓克力、畫布,90x90cm,2021。(© Studio ID Art Gallery)
馬杜里.巴杜里《Reflections 3 》,油彩、畫布,90x90cm。(© Studio ID Art Gallery)
騰庫.卡爾森《眾神之女王-希拉》,複合媒材、木板,80x90x2cm, 2021。(© Studio ID Art Gallery)


以「擴展」全球當代藝術作為Studio ID Art Gallery的使命,結合線上平台與實體藝博的戰略推廣,開創畫廊與藝術家、藏家及藝術社群的嶄新互動合作形式。隨之而來的是鼓舞藝術創作者持續生產充滿能量性、具有啟發觀眾共鳴的創作,以嶄新的形式推廣藝術家並建構其藝術價值,印證了Studio ID Art Gallery將持續以開放的態度回應當代藝術和世界發展之趨勢與變化。

註:此處為Studio ID Art Gallery提供之策展文字。

ART TAIPEI 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位編號|Studio ID Art Gallery E05
展出藝術家|藤本明洋、約翰.馬托諾、馬杜里.巴杜里、娜塔莎.芭恩絲、妮蒂.薩瑪尼、皮爾斯.伯克、薩曼莎.雷德芬、朴尚秀、騰庫.卡爾森
展覽日期|
貴賓預展 VIP Preview|
10月21日15:00-21:00
10月22日11:00-14:00
公眾展期 Public Opening|
10月22日14:00-19:00 
10月23日11:00-19:00 
10月24日11:00-19:00 
10月25日11:00-18:00
展覽地點|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世貿一館)

鄧韻琴( 5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