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獎」到「展」,從在地到國際的轉型:桃美館館長劉俊蘭談「桃源國際藝術獎」

從「獎」到「展」,從在地到國際的轉型:桃美館館長劉俊蘭談「桃源國際藝術獎」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ward” to “Exhibition” and from the Local to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or Liu Chun-Lan of Taoyuan Museum of Fine Arts o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rt Award"

桃園市立美術館於2018年1月1日成立並接手該獎之辦理後,去年首度大幅轉型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對國內外藝術家徵件,並於本月揭曉結果與展覽。在疫情期間首次推出此一升級實屬不易,卻仍創下投件數新高,從中亦可見桃美館放慢腳步、更全面與細緻地進行整體擘劃。有鑒於獎項歷經了大幅度的制度沿革,攸關臺灣藝術生態的發展想像,本刊特別訪問了桃美館館長劉俊蘭,從本次軟體先行的出手,以及獎項作為美術館品牌兼實驗平臺的角度,一窺未來館舍的營運藍圖。

「桃源創作獎」(簡稱「桃創獎」)自2001年起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主辦,以鼓勵當代藝術之實驗與創新為宗旨以來,與走過相近歷程的「臺北美術獎」、「高雄獎」,以及較年輕的「臺南新藝獎」並列為臺灣四大官辦當代藝術創作競賽,過去卻不若前二者有美術館體系支援,資源相對較少,如簡子傑所言,「持續進行著彷彿開疆拓土的開創任務。」而在桃園市立美術館(簡稱「桃美館」)於2018年1月1日成立並接手該獎之辦理後,去年首度大幅轉型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對國內外藝術家徵件,並於本月揭曉結果與展覽。在17件入選作品中,首獎「桃創獎」及50萬元獎金頒予台灣藝術獎丁昶文的《魂歸故里》,台灣藝術家莊立豪榮獲「遊藝獎」及獎金15萬元,葡萄牙藝術家安娜.曼德絲(Ana MENDES)、美國藝術家路易士.柯本(Lewis COLBURN)、台灣藝術家吳依萱則榮獲「優選獎」及獎金12萬元。其他入圍者包括李迪權(LEE Tek Khean,馬來西亞)、王譯薇(臺灣)、具本妸(KOO BonA,韓國)、江俊德(Ray KIANG,美國)、林彥翔(臺灣)、張致中(臺灣)、鈴木貴彥(SUZUKI Takahiko,日本)、莉娃.杜達雷娃(Liva Dudareva,拉脫維亞)、瑪麗亞.瓦蕾拉(Maria Varela,希臘)、江俊毅(臺灣)、米札努爾.拉赫曼.喬杜里(Mizanur Rahman CHOWDHURY,孟加拉)、簡佑任(臺灣)。

在疫情期間首次推出此一升級實屬不易,卻仍創下547件投件新高,從中亦可見桃美館放慢腳步、更全面與細緻地進行整體擘劃。有鑒於獎項歷經了大幅度的制度沿革,攸關臺灣藝術生態的發展想像,本刊特別訪問了桃美館館長劉俊蘭,從本次軟體先行的出手,以及獎項作為美術館品牌兼實驗平臺的角度,一窺未來館舍的營運藍圖。

丁昶文,《魂歸故里》,桃創獎,「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2021。(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丁昶文)

從「獎」到「展」的重質不重量

首先,最外顯的變革或屬對象與期程此二面向,二者相輔相成。前者清楚標示「桃源國際藝術獎」以國際競獎為號召,後者則從一年一屆改為兩年一度,一年徵件、一年決選展出。劉俊蘭表示將時間跨度拉長,旨於讓主辦單位與藝術家皆有相對更充裕的時間準備,尤其如何吸引投件自然成了國際競賽首當其衝的關鍵之一。之於桃美館,得以整合內部經費與資源、提高獎金、策劃整體國際行銷策略,以擴大籌備國際徵件與評審流程,增加獎項的影響力;之於藝術家,則可讓各國有志之士充分準備,比如申請母國所提供的國際交流等相關補助經費,藉此積累展製實力,而有參展意願參與,且更具作品質量。劉俊蘭希望未來能再將徵件公告至決選展出的區間拉長,如此的減速策略得以在公部門的績效導向下應運而生實屬難得。

當然,這樣的改制有其背景脈絡,並非憑空而生,從中也可觀察地方美術館的新生,必然得首要面對的挑戰與權衡。劉俊蘭介紹,桃美館作為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下的二級獨立機關,承接了過去「桃創獎」與「桃源美展」的辦理任務,必須謹慎思考此二獎項之間,無論是在定位上、屬性上、訴求上等更為鮮明的區分與差異性。經對外綜合評估既有的官辦當代藝術獎項後,桃美館的策略是首先讓二者分別面向國際與國內藝術家。更甚者,劉俊蘭強調,當此二獎項進入美術館體系後,必須從觀眾端與展覽端重新檢視競賽活動的意義,不單只是進行評選辦理與獎金發放,而是省思如何將其構建成有效的展覽平臺。

於是,「桃源獎」首先需經歷立足點的轉變,劉俊蘭期許「桃源國際藝術獎」不只是一個官辦「雙年獎」,而是將其提升為一國際展覽的製作,成為國際「競獎型雙年展」。她說明本次轉型花了相當的心思在展覽製作層面的支援,包括藝術家基礎場佈費與交通費等資源挹注。縱使桃美館館舍目前尚未完全落成,本次需暫用文化局旗下的桃園展演中心展出,而有展期與空間的限制,但劉俊蘭期盼經現階段跨出第一步的暖身後,未來「桃源國際藝術獎」作為常態性辦理的獎項機制,可以持續打開國際交流的渠道。

吳依萱,《事物不在場》,優選獎,「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2021。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桃美館也並未如其他地方縣市,合併或改造「桃源美展」的傳統媒材類型劃分,而同樣是以「展覽」思維出發進行調整。劉俊蘭闡釋,過去「桃源美展」每年以十個類別對外徵件,在既有的展場條件下,常可能因數量分布不均,而使展覽缺乏完整性。故自去年起,「桃源美展」的徵件類別也改制為兩年一輪的方式辦理,每一年聚焦於十類中的各五至六類,比如去年即首先進行「繪畫與書寫類」所囊括的其中六類的徵件,讓展陳型態更有其一致性。而當桃美館主力讓「桃源國際藝術獎」擔負起不分類競賽的使命的同時,也積極地藉由「桃源美展」的既定制度,挖掘媒材創新實驗的可能。劉俊蘭指出,去年「桃源美展」即首創不分類「年度特別獎」兩名,另設獨立評審團,廣從各類別的入選作品中評選,而非對獲獎者錦上添花。如此一來,該獎項得主與各類別獎項得主之間的微妙差異,或能昭顯對領域內創新實驗的鼓勵,以回應時代趨勢,共商傳統媒材的新可能。

美術館體系的支持

除了前述最直接的從「獎」至「展」的權重調整,之於展覽整體規畫如空間與檔期上,給予更好的基地外,劉俊蘭闡述,未來桃美館硬體空間完工後,包括美術館的主題策劃展、典藏系統以及國際網絡等運作機制,皆可與「桃源國際藝術獎」相互結合,給予藝術家更多的,除獎金之外的支持。而作為初嘗試,「桃源國際藝術獎」也首創「遊藝獎」一名,提供藝術家參與此一國際特展之餘,日後出國拓展視野的實質獎助。目前雖是一較為開放的設計,但劉俊蘭也提示,未來此一獎項或許可以自桃美館的館際合作著手,為藝術家規劃更具目的性的深度交流,以美術館的資源支持人才培育與創作計畫。而在本次複選階段中,亦有評審建議未來可再新設一供外國藝術家來臺的「遊藝獎」,等於桃美館以機構的身分推薦一位藝術家出國,並接待一位藝術家駐地,劉俊蘭對此都表示樂觀其成。

莊立豪,《卡門線》,遊藝獎,「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2021。(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而評選制度的完備,也是本次桃美館針對「桃源國際藝術獎」的改革重點。首先增加報名階段「展出計畫書」的繳交,供以資料審進行評選的初審評審,更清楚地掌握藝術家的創作理念;據初選評審高千惠於展覽座談中描述,其在馬拉松式的審閱中,初步篩選出80逾件的作品,供主辦單位計分。而從結果看來,她認為評審的選擇實有一定的共識;在複審階段中,本次則增加「即席問答」環節,劉俊蘭相信這對國際競獎尤其重要,除牽涉跨文化的語境理解,評審間的觀點歧異,也因而能在此有所交會。受疫情所限,本次開放外國藝術家以視訊布展,稍有美中不足,但仍有外國藝術家如葡萄牙籍的安娜.曼德絲幾經隔離而親赴現場。劉俊蘭相信未來複審階段的現場佈展與即席問答,應能使藝術家更有彈性地在現場進行彈性微調,呈現更為理想的展陳。

另外,「桃源國際藝術獎」也特別邀請外國重量級評審參與,在本屆初選的七位評審中,可見如日本森美術館特別顧問南條史生、曾任職龐畢度中心的法國策展人Loïc Le GALL、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邱志杰教授等人。劉俊蘭坦言,在疫情期間邀請國外評審確實相對有難度,尤其複審需參與現場評選,但她仍相信不同背景的評審間相互交流的重要性,且望能藉外國學者、策展人、館長、藝術總監的參與,更深入理解臺灣藝術圈的發展現況,藉此將相關與訊息帶至國外各大平臺中,創發國際交流的機會。

安娜.曼德絲(Ana MENDES),《人民的收藏》(The People’s Collection),優選獎,「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2021。(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臺灣藝術生態之鏡

至於本屆「桃源國際藝術獎」的徵件如何反映臺灣乃至國際藝術生態與趨勢?身兼本屆初選評審召集人的劉俊蘭有如下觀察:首先,「桃源國際藝術獎」雖是不分類競賽,但藝術家仍需在報名時,從平面、立體、新媒體、表演四類中進行勾選,供主辦單位事後作為檢視機制的參考所用。劉俊蘭分享,各類報名佔比分別為40%、30%、22%、8%。其中雖仍以平面為最大宗,但立體與新媒體類顯見清楚成長;另一值得留意的是,團隊藝術家的參展數有所增加,約佔7%,尤其當跨領域創作型態更需團隊模式進行推展之際,此一工作型態或許漸為年輕藝術家熟悉;而外國藝術家的投件仍以亞洲為主,劉俊蘭認為此一現象不免牽涉現實層面,對歐美藝術家而言,運輸成本仍較為負擔,不過居次的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地區,仍有眾藝術家積極參與。

恰巧的是,在本次入選的17位藝術家中,臺灣籍與外國籍各佔一半,劉俊蘭說這是主辦單位並未干涉的驚喜。經兩相對照之下,她分析其中有許多共同的關注,尤其展現對時局的回應,環境、後殖民、全球資本主義等皆為重點關注議題。她進一步剖析外國藝術家雖是以他們自身的土地出發,臺灣卻也無法在全球化中置身事外,來自各地的作品也如鏡像般,供我們反照自身。她也歸納臺灣藝術家則特別致力在地歷史與身分認同的探索,融合個人生命經驗,進行藝術表述;初選評審之一的高千惠也在展覽座談中補充四大投件趨勢,一為如前述的「後殖民的陰影」,從未竟的記憶中,探詢歷史與身分認同問題,藉由個人或集體深層的生命經驗,反思藝術呈現方式;二為相對於前者,面向在地問題的「土地與邊界」;三為重回物質本身,跳脫歷史而從較為生物或地理等角度的「人類世的暈光」;四則為經二維、三維或社會取材與藝術創作意義轉換的「空間的對抗」。

路易士.柯本(Lewis COLBURN),《拋棄式紀念碑II(仿照「穿灰衣的男孩們」》(Disposable Monument II (After the Boys Who Wore Gray),優選獎,「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2021。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不過,劉俊蘭也指出,無論是在媒材或主題上,「桃源國際藝術獎」也呈現了相當的多樣性。而這也是競獎型雙年展不同於主題式雙年展的一特殊性,即是其展現的寬頻文化光譜。尤其在媒材上,雖可見影像新媒體的運用,但在傳統平面媒體如繪畫與雕塑上,從藝術史的發展進程中重新思考該媒材的新表現,也並未缺席;這樣的頻寬除了得利於不分類媒材的評選機制,「桃源國際藝術獎」在國籍與年齡的無所限制,實也功不可沒。劉俊蘭回顧,過去「桃源獎」雖也有外國藝術家參與,但本次更擴大開放,廣納在臺灣定居的外國藝術家對本地藝術生態的深刻觀察;又,過去「桃創獎」因其訴求而主要吸引年輕世代參與,劉俊蘭也呼籲「桃源國際藝術獎」以此為基礎,望能提供中青輩藝術創作者更上層樓的平臺。誠然,放眼今臺灣藝文生態,確實缺乏更具挑戰性的獎項,供具一定資歷的藝術家發表創作,倘若「桃源國際藝術獎」能常態建立起如館長期許之亞洲重要的藝術競獎型雙年展,或許得更適切地提供其相對應的資源、獎勵與影響力。而本屆丁昶文榮獲「桃創獎」對劉俊蘭而言,即有其代表意義。

丁昶文,《魂歸故里》,桃創獎,「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2021。(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桃美館初步期程規畫

劉俊蘭預告,第三屆「桃源國際藝術獎」可有望移至桃美館位於桃園中壢區青埔的母館盛大舉辦,屆時再加上之前17屆「桃創獎」的積累,或可同步回顧過去總共20屆的成果。而關於眾所矚目的桃美館開館期程,劉俊蘭解釋該館一起步即是以「一機關多場館」的「館群結構」規模,想像未來的營運,始終是打帶跑地在運作,並非自籌備辦公室起始。目前桃美館的基地暫居桃園八德,該館五樓為已正式營運的兒童美術館,六樓則為圖書館;而今年底預計迎來首座官營書藝主題的「橫山書法藝術館」之開館,首屆「橫山書法藝術館書藝研究與評論雙年獎」(簡稱「橫山獎」)也將首先登場,於週日(28)舉行頒獎典禮暨座談;至於以「山丘」造型為外觀的母館,工程進度亦有超前,初步規劃將於2023至2024年完工,屆時將由空中廊道相連大小二館。

桃園市立美術館母館願景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劉俊蘭總結,本次啟動「桃源國際藝術獎」轉型,即是桃美館積極參與國際藝術社群的前哨站,首先投入資源挹注、國際宣傳與展覽製作三層面,為開館的國際連結與在地對話做能量上的儲備。本屆604位藝術家參加雖已創該獎新高,當仍仍或多或少受疫情影響,而可惜尚未能完全展現其潛能。不過劉俊蘭對於疫情期間如此的熱烈迴響,已甚感欣慰。她期待「桃源國際藝術獎」未來成為具「有機能動性」的獎項,可因應時代脈動調整鼓勵方向,且獎項的能量與影響力皆需持續積累與檢視,不可能在一次轉型後即面面俱到。事實上,機構館舍每每創設國際競賽時,若只是為而國際交流,的確常讓各界捏把冷汗,摸不清來龍去脈。但當我們回看本屆「桃源國際藝術獎」的成果時,卻可驚喜發現參展作品並無一味地服膺特定的國際範式或政治正確語言,而仍保有相當的個人關注與純粹,也正因「桃源國際藝術獎」在初轉型階段仍相對質樸,且不一味求快、求大鳴大放,而在穩定的發展軌跡上值得期待。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海報主視覺。(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1桃園國際藝術獎」獲獎作品簡介

首獎「桃創獎」作品《魂歸故里》,藝術家丁昶文以陳華宗為故事原型,起始由一位青年回訪陳華宗的故居:一座隱身於荒煙蔓草中,早已傾頹的折衷主義式樣建築,一路接續至議會大樓儲藏間內的陳華宗雕像,藉由他的故事,呈顯歷史場域背後,諸多真實與虛構的交織網絡;作品另一部份則切入臺南縣議事大樓的建築,討論執政者的意識形態,如何藉由空間中的符號來傳播或強化。「遊藝獎」作品《卡門線》,藝術家莊立豪以包含天使題材的歷史畫作為元素,探討人們對於共同記憶的現象與符號系統建制之間的權力關係,用「卡門線」這個原指地球大氣層與外太空邊界的詞彙,將領域分層的概念延伸至展覽場所,讓展場上方的空間併至作品的一環。

三件優選作品中,葡萄牙藝術家安娜.曼德絲的《人民的收藏(臺灣)》計劃探問後殖民主義和身分認同議題,她邀請來自被殖民國家的人民參觀各地的民族學博物館,並選擇一件希望返還給母國的文物。此計劃的第一階段自2014年於大英博物館啓動後,至今已經在全球超過20個國家展開,此次為臺灣參展特別創作的版本,將透過展覽訪客的參與共同完成。美國藝術家路易士.柯本的雕塑作品《拋棄式紀念碑II(仿照「穿灰衣的男孩們」)》,以2017年北卡羅來納州的德罕市(Durham)遭示威人士拆除時遭損毀的聯邦士兵紀念碑為創作出發點,觸及美國當前面臨的種族主義和過往奴隸制的歷史問題,引發對於紀念碑的本質思考。臺灣藝術家吳依宣的作品《事物不在場》透過展示居室空間,去延展生活碎片的痕跡,觀察系統、物品與空間,在開展與隱藏之間、同質與異質之間、甚至主體與客體之間,所顯現的互動張力。

丁昶文,《魂歸故里》,桃創獎,「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2021。(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

展期|2021.03.13 – 2021.04.18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1F展場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童詠瑋( 52篇 )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