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法語區諸國從1960年的獨立潮直到冷戰結束為止,可以說經歷了一場非常巨大的國族及社會實驗。雖就經濟及社會面來說,整場解殖運動實驗從原本的樂觀與期待,在許多歷史節點的紛爭之後便急轉直下,造就我們今日認識非洲時所持有的負面形象。就藝術發展來說,從獨立開始到冷戰結束為止的30多年,彷彿是藝術發展上的空白期。在這段期間除了少數國家有建立起美術學院的體制,多數新興國家除了獨立初期所興盛的、藉由都市建設及建築實踐來賦予新興共和國面向未來的想像之外,並無太多的藝術活動被「外界」關注。 然而,這並不代表非洲沒有藝術家:事實上就某個廣義的定義來說,在非洲人人皆是藝術家,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當地藝術體系是否能融入以西方為主導的藝術敘述之內。在殖民時期,地方的藝術系統還是保留與母國之間一定層次的扣合關係;縱使殖民地的美術創作通常只能淪為博覽會中的附庸,但我們也無法否認在殖民時期,殖民母國與殖民地之間依舊保留了某種制度上的結構性關係,這當然也影響到了藝術展演及藝術教育制度。以1989年的「大地魔術師」(Les magiciens de la terre)作為某種標誌,則象徵了冷戰時代即將結束的全球化預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