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叫沖繩,還是琉球? 每回在桃園機場看著客機起落的告示牌,總是會疑惑為何前往那霸(Naha)的班機不但沒有將目的地標示為那霸,反而標示為「琉球」(Ryukyu)。但機場告示卻又深怕遊客誤解,而在琉球後方括弧為「沖繩」(Okinawa)。前往那霸航班的中文告示偷偷地透露出冷戰時期的訊息(桃園機場英、日文的標示則是用沖繩、那霸及Okinawa來帶過):在1945年日本戰敗後,直到1972年「沖繩復歸」為止,琉球有長達27年的時間是由美國直接佔領統治,實行和日本不一樣的制度。當美國決定「歸還」琉球給日本,並讓其再度劃歸為日本的「沖繩縣」時,當時自認繼承道統的中華民國政府一方面認為古代的琉球王國是古中國的藩屬,另外一方面則是不滿於美日間沒有過問相關「戰勝國」就決定此事,也因此國民黨政府其實從未正式承認「沖繩復歸」。(但因為同年稍晚就發生「中日斷交」,所以日方其實也不太管台北怎樣想) 國民黨政府為了回應自身對琉球的主張,因此在其駐外體系中,駐那霸代表處並不歸駐日代表處所管轄,反而改以獨立單位「中琉文化經濟協會」(Sino-Ryukyuan Cultural Economic Associa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