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建構差異的光譜,談立方計劃空間十年成長軌跡與平台化實踐

建構差異的光譜,談立方計劃空間十年成長軌跡與平台化實踐

今年的空間拓增也是立方邁入一個新階段的訊號,透過空間成立者鄭慧華與羅悅全深入說明十年來立方所經歷的成長過程與轉變、未來對於空間的展望,以及針對營運思考的分享,讓人進一步瞭解非營利空間的經營策略與在地藝文領域中所位處的光譜。
立方計劃空間,「自然之外的海洋」巡迴展展場照(2018)。(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成立於2010年的立方計劃空間(簡稱立方),多年來在公館的熱鬧夜市旁深耕,至2020年已邁入十週年。值此之際,新空間「立方7F」於今年2月底開幕,以兩個空間同時舉辦、由立方策展人孫以臻所策劃的展覽「人造單位」,作為新空間的問世起點。身為非營利微型機構,立方持續透過另類的文化研究、當代藝術展演策畫,引介國內外的藝術家、策展人、文化實踐者至空間發表。經由長期且深刻的累積,立方逐漸成為臺灣串聯在地與國際藝文網絡的重要基地之一。今年的空間拓增也是立方邁入一個新階段的訊號,透過空間成立者鄭慧華與羅悅全深入說明十年來立方所經歷的成長過程與轉變、未來對於空間的展望,以及針對營運思考的分享,讓人進一步瞭解非營利空間的經營策略與在地藝文領域中所位處的光譜。
「現實秘境」國際聯展,策展主軸探討亞洲冷戰經驗的影響,台北場展出於耿畫廊,2016。(耿畫廊提供)
「現實秘境」展覽展出於首爾總體美術館,2018。(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十年累積的拓展契機 
一直以來,立方以內容豐富的研究型展演為人所知。造訪立方的國內外藝文人士,往往在親臨現場後,才赫然發現過去從線上介面認識到的各式展演,是在這樣微型的空間中所生產。隨著展演型態與實踐的項目增多,讓立方團隊意識到未來發展空間和實體空間之間的關係。故當長期支持立方的贊助者RC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RC)問起「若要擴大實踐的能量,立方最急迫需要的是什麼」時,便促成了這次拓增空間的契機。
由收藏家陳榮泉先生所創立的RC,長期對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台灣的文化發展給予支持。苦心籌募營運經費的藝文機構不在少數,立方如何能夠在營運十年後持續受到支持?面對這樣的提問,鄭慧華表示,「明確的定位與方向是贊助者關心的重點,長期支持立方的RC決定要提高贊助前,曾與我們的反覆討論,後來才針對我們在人力、空間與特定計畫的需求上給予持續性的擴大支持。」她也說明,除卻展演與研究等計畫,立方過去的年度營運經費仍首要仰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與臺北市文化局的營運補助,其餘便來自於私人如RC、陳泊文醫生和不具名的贊助者。「在目前臺灣整體藝術生態的環境與條件下,立方能夠維繫十年非僅僅靠我們自己,種種推動我們走下去的還是依賴在背後支持的人。雖然在臺灣,贊助非營利藝術空間的風氣仍未普遍,但這些少數的推動者、贊助者也確實是存在的,有時他們的支持也不只是單一的形式,他們願意為提升臺灣藝文環境的能量,而支持理念相投的機構及實踐者把事情做得更好。」
立方計劃空間於2020年2月底開幕「立方7F」新空間。(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成長之後的挑戰與「合縱連橫」的經營策略
原有的「公館立方」和新成立的「立方7F」空間差不多大,都是在臺大公館一帶的二十坪空間。當好奇地問及「未來兩空間分別會以什麼樣的定位存在」時,立方團隊表示,雖然7F的主要將以工作與會面之用為主,但仍會保留九坪的實體空間作為具公共性的交流平台。至於與公館的區別,7F將著重在更具實驗性的內容或表演性質的活動,如行為演出或工作坊等。
立方7F在2020年以孫以臻策畫的「人造單位」首度見世,該空間展出作品為許哲瑜的《副本人》(2019)。(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立方團隊於2020年2月底開幕的「立方7F」新空間工作。(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非營利藝文組織能夠成長著實不易,而成長之後所面臨的挑戰,更多是隨之而生的組織架構調整問題。「立方不只是微型空間,也是一組小團隊,每個成員有其專業,但也需要負責多項工作,在運作的計畫規模擴增的同時,同樣的小團隊就碰到它的極限。」鄭慧華說道。「近年來,我們體會到要突破這道限制,必須更重視跟其他人和機構的合作,共事共享才能擴大觸及面與成果。」例如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簡稱C-LAB)合作的「學實學校」,以及2019年與國藝會及臺北市立美術館共同執行的「CIT19 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等。鄭慧華認為這些計畫單靠立方的力量難以形成較大的格局,「現階段的立方採取的是『合縱連橫』的協作策略。」而如何進行跨組織、跨領域的合作,是立方未來重要的任務之一。
2011年與獨立策展人國際聯盟(ICI)合作的放映展「Project 35」。(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此外,思及生存需求,立方正打算在2020邁入第11年之際,籌備十年來的首次募款展覽,將邀請十位左右曾與立方合作的藝術家參與,預計6月在7F空間開幕。臺灣的當代藝術募款展並不多見,這個嘗試是否會為立方帶來實質挹注,鄭慧華也不是很有把握,但她認為,「對立方來說,這個募款展覽作為十年的階段性里程碑的意義,可能比募到多少資金更加重要。除了讓外界更理解立方的定位與實踐之外,也希望透過此來思考永續的可能性。或許此刻,當更多人深入瞭解我們的理念與實踐後,會有更多人願意以不同形式支持這樣的空間實踐與生產。」
「重見/建社會」主題系列展覽之二——張乾琦個展「脫北者」(2012),鄭慧華策劃。(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虛擬與實體空間併行,「話鼓電台」成為跨領域的平台
除了實體空間的擴增外,立方的實踐也延伸至線上平台的建置,例如近兩年來令外界耳目一新的「話鼓電台」(talkingdrums.tw)。奠基於長期對於聲響文化的研究,從過去看似零星的講座和小型展覽凝聚為由許多人共同參與的「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簡稱「造音翻土」大型展、後續專書出版「聲軌」網站的建置,立方針對聲響文化的累積持續進行著。
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中的「聲音酒吧」,鄭慧華策劃。(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於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2014。(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羅悅全談到「話鼓電台」時,說明立方是如何從成立初期便自「聲響」切入,經過歷史與時代脈絡的梳理,發覺到迄今的臺灣現代聲響創作鮮少以「廣播」作為概念、媒介、內容或形式,因此選擇「(網路)廣播」作為嘗試推動的方向。他解釋道,「立方過去對聲響文化的關注,主要著重在被動式的研究、針對已發生的歷史進行盤點、梳理與脈絡化。『話鼓電台』的建立,便是希望在聲響創作的生產上,能夠化被動為主動,思考當前我們生活的訊息社會裡所面臨的問題。」
「話鼓電台2019-2020」策展計畫,搭建於立方計劃空間內的專業錄音間。(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話鼓電台」的嘗試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跟以往可視性強的實體展覽不同,這個廣播計畫雖然不直接可見,但在線上空間卻是每日持續不停進行著。「在第二、三季時,我們採公開徵件,希望不只限於過去常合作的視覺藝術或聲響創作者,期待有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們來參與並使用這個媒介。」進行至今,「話鼓電台」已有約六十組、近兩百人參與,如同一場持續不斷的線上展。由於跨領域參與者的加入,所能觸及的觀眾面貌也較以往更為寬泛。羅悅全說道,「因這個平台而接觸到許多有趣的人們與議題,是我們的意外收穫。」
「話鼓電台2019-2020」策展計畫,舞樂劇團錄音中。(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延伸至東南亞的聲響研究「聲經絡」及擴延策展面貌的「學實學校」
如果說「話鼓電台」是將聲響研究拓展至無邊際的線上空間,那麼「聲經絡」則是延伸到國際場域。關於這即將於年底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的展覽,羅悅全說有些像是「造音翻土」的東南亞版,除了立方團隊所探討的臺灣脈絡之外,也邀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的策展人分別策劃研究當地的聲響文化。其中,臺灣部分仍會以鄧兆旻探討歌曲〈雨夜花〉身世的計畫為基礎,延伸出相關文件展,而藝術家也會藉此機會進行第三版本的創作;馬來西亞部分邀請到區秀詒策劃,以馬國國歌 〈Negaraku〉為主軸,回溯其歷史緣由。印尼則著重當地獨有的流行音樂「噹嘟(Dangdut)」,以及摩托車排氣管改裝文化——以誇張造型的排氣管產生巨大聲響,這樣的風潮亦出現於街頭抗議等政治行動;菲律賓部分,則強調以學術研究為基礎,將透過人物、團體、機構與相關的事件文本,爬梳菲國1960年代以降的聲響實踐。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於高美館展場「地下社會」展區,2014。(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覽,於高美館展場「禁歌牆」展區,2014。(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除了「聲響文化」,立方另一項長期發展的計畫是邁入第五年、並於2018年起與C-LAB共同主辦的「學實學校」。延續前兩年天工開物」探討現代性與技術史後,今年由策展人孫以臻扣合其展覽「人造單位」策畫相關主題。立方期望這個計畫能夠長期實踐,結合展覽等成為更為多元的平台。
由立方計劃空間策畫之「2019學實學校」,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共同主辦,圖為講師蔡友月。(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釐清問題意識,建構一個差異的光譜
自1990年代全球化以來,直至今年嚴峻的疫情襲捲世界,人們似乎才發現原本習以為常的跨國移動與頻繁交流是如此奢侈,那些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因為疫情而發生劇烈的轉變。鄭慧華認為,實務上,立方的工作多少會受疫情影響。但是,與其在意執行面上的的困擾,不如藉著這個特殊的境遇與變局,重新思考更多其所彰顯的當代文化問題意識,並釐清當代藝術還能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她也說明,經過了十年,立方已不再將策展定義為單純地「策劃展覽」,而更多是運用策展作為提供人們經驗、思考的手段。一旦確認目標,便不會拘泥於形式,且自然可操演出適應不同限制的方法。她開玩笑說,「話鼓電台」正是一種在因應防疫需求的狀況下,仍然適合大量觀眾參與的線上展演活動。她認為現下建構平台需有非常彈性的做法,實體空間的尺幅並不見得是最重要的因素,該如何藉各類平台將人、經驗連結在一起是立方更關注的。正因為立方非學院化、亦非商業化的特質,反而可以開拓「藉著藝術進行另類思考」的觀眾群。最後她補充道,「意義必須來自於反思。我們的宗旨仍定位在另類知識生產,並且建立一處具有差異性的光譜,創造能夠容納不同思維模式與可能性的場域。」
立方計劃空間於2020年2月底開幕「立方7F」新空間。(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王萱( 3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