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新竹,你想到什麼?一般人對於新竹的想像,不是聯想到米粉就是科技城,這些地方特色與產業,該如何與當代藝術擦出火花?當全臺各縣市皆開始興建大型新式美術館,企圖以美感與文化帶動城市發展,新竹該如何利用城市的優勢面對挑戰?而剛獲得中央挹注的新竹美術館,又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促進城市發展?
新竹市政府舉辦為期十天的「新竹講–城市美感的8堂課」,而計畫主持人沃沃美學藝術總監張馨之提及,為了解大新竹地區民眾對美術館未來的想像,作為專家論壇的前導基礎,今年9月至10月間以線上和藝術場館實地調查,透過1,245份有效問卷,更了解在地民眾的需求。
計畫主持人沃沃美學藝術總監張馨之。(攝影/許雲喬)
其中第二日的「勾勒《新竹.城市美術館》」論壇,號召美術館、博物館界的專家:國家文化藝文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陳貺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廖仁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創系教授林詠能、前臺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石瑞仁、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許素朱以及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林秋芳等,齊聚一堂共同擘劃新竹市藝文空間的未來,同時也邀集新竹的國中、小校長共同前往聆聽,讓美感教育更落實於其中。
林曼麗:「21世紀,美術館是城市的細胞」
美術館與博物館是人類文明的寶庫,存在的意義在於創造更多的未來。林曼麗於論壇中分享到,21世紀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已經不再像是神聖的殿堂,也不是單純地社會教育的場域,而是「城市的細胞」。美術館、博物館需要透過軟硬體設施完美的搭配,才能成為城市再生的重要動力。此外,林曼麗也提及,臺灣公部門在思考建設館舍的焦點往往侷限於是否請名家建築師來設計,卻忽略了館舍定位、人才專業度、永續經營等問題。在21世紀博物館、美術館,所謂的館舍界線已經模糊,應與周圍環境結合發展,才能產生更多的外溢效應。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於論壇中講述「21世紀美術館的創新思維」。(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林曼麗以自身經營北師美術館的經驗為例,北師美術館的經營思維,正是理想中的21世紀城市美術館典型。從過去舉辦的展覽中,如2014年與導演蔡明亮共同策劃的「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不僅回應藝術家的需求,將颱風過後的枯枝經過專業的處理後搬入美術館、舉辦36小時不閉館的活動等,藉由新型態的觀展方式與地方民眾產生更多互動,發揮美術館的教育功能,進而讓大眾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而新竹市以「新竹.城市美術館」作為發展藍圖,並非以硬體先行的施政策略,透過新型態美術館的思維,將運用藝術的力量,為城市開創新的當代使命。
蔡明亮「來美術館郊遊」展覽現場。(攝影/黃宏錡,北師美術館提供)
陳貺怡、廖仁義、林詠能:「美術館發聲:從管理到城市行銷」
美術館與城市之間的發展走向密不可分,活動緊接著邀請學者專家以30分鐘的短講,從自身的專業角度切入從中探討博物館、美術館與城市之間的關係,並拋出新竹美術館需思考與面對的問題。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陳貺怡以「城市中的當代館與當代創造活動場」為題短講。(攝影/許雲喬)
在各講者的短講中,陳貺怡舉出國際間,透過當代藝術改變與振興城市的案例,如威尼斯。威尼斯從19世紀末至今運用當代藝術雙年展的機制,成功打造世界的當代藝術中心,讓全球藝文界人士都必須前往威尼斯雙年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朝聖。而新竹美術館是市定古蹟——新竹市役所再利用的結果,並將館舍定位為當代藝術空間。但究竟這個當代藝術是誰的藝術?如何使用美術館回應當今世代與在地的需求?新竹市美術館與新竹地區的在地藝文空間如何產生對話,實際作法是什麼?這些問題仍是必須審慎面對與多加思考的。
從博物館與美術館的核心工作切入,廖仁義點出台灣目前的美術館或博物館甚少能達成館舍應有的四個核心價值: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當新竹美術館積極發展美術計畫的同時,也應該擔起梳理新竹美術史的責任。從日治時期直到戰後,新竹孕育了許多傑出的藝術家,包括陳進、李澤藩、蕭如松、鄭瓊娟等,而近年來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的科技藝術發展,也有出色亮眼的表現。廖仁義認為美術館必須使新竹在地民眾感到驕傲與光榮,才能讓新竹以外的民眾得到更正確的在地藝術認識,進而產生更多的可能性與價值。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廖仁義以「在地才是走向國際的起點」為題,提醒博物館的核心工作。(攝影/許雲喬)
林詠能則從管理的角度出發,面對城市競爭,文化與藝術一直是地方用來帶動觀光、經濟的重要選項之一,被稱作為「臺灣矽谷」的新竹,無論是歷史文化、族群的包容性、國際科技人才的多樣性等,都是具有絕對優勢的。而在近年高科技產業逐漸朝向硬體與軟體的整合趨勢,如何吸引數位創意的人才,將成為城市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現場問答時間講者分別針對新竹市美術館做深度分析,左起為:陳貺怡、廖仁義、林詠能、張馨之。(攝影/許雲喬)
石瑞仁、許素朱、林秋芳:「城市下一步,未來美術館」
石瑞仁以奧地利城市「林茲」作為參考案例,在1979年啟動的林茲電子藝術節透過一個藝術機構,讓城市變成國際間獨一無二的媒體藝術城;回看新竹,基於歷史的底蘊以及科技園區的優勢,若能透過產官學的合作,動員在地的私人企業、科學園區,將博物館變成城市發展、雙向互動的機構。
2018年的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展覽入口一景。(攝影/Bess Lee,CC BY-NC 3.0 TW)
被視為臺灣矽谷的新竹,若與真正的「矽谷」、世界知名科技重鎮聖荷西(San Jose)取經,有什麼要點?許素朱以在科技與藝術多年的經驗,介紹與分析聖荷西數位藝術雙年展ZERO1,雙年展的策展概念是把整個城市當作大型美術館,這是一個全民動員的活動,也因此讓聖荷西從科技重鎮搖身變成「科技文化藝術重鎮」。若同樣身為科技重鎮的新竹,能夠有文化與藝術的力量介入,將能產生不同凡響的效應。
新竹的下一步將會是如何?講者分別講述對於新竹與新竹美術館的想像,左起為林秋芳、許素朱、石瑞仁、張馨之。(攝影/許雲喬)
該如何想像新竹市美術館與未來城市發展,林秋芳指出此地具備科技、玻璃藝術、米粉貢丸等特色,近年來在地政府又在環境美學中著手,若可以將新竹具備的條件垂直整合,方能深化城市美學的內涵。
「新竹.城市美術館」概念以新竹市美術館串聯新竹241藝術空間、鐵道藝術村及梅苑、竹軒畫廊,形塑出環環相扣的帶狀城市藝廊。(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經過本次的專家深度論壇,加上新竹市近年致力於串連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鐵道藝術村及新竹市文化局梅苑、竹軒畫廊,推動城市美學的努力,新竹與新竹市美術館後續發展將會如何?值得一同期待與關注!
勾勒《新竹‧城市美術館》論壇大合影。(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Tags
許雲喬( 50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