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有機」到「隨機」:香港藝評的另類出路

從「有機」到「隨機」:香港藝評的另類出路

今年3月中上旬,Art Appraisal Club 舉辦了「藝評唔見咗:藝術去咗邊?」的活動,為第二期的《藝…
今年3月中上旬,Art Appraisal Club 舉辦了「藝評唔見咗:藝術去咗邊?」的活動,為第二期的《藝評香港》做新書發布,與其說是個新書發布,不如說是個表演,在有飲有食的輕鬆氣氛下,這次活動將他們平時對展覽的閉門討論,在大眾面前「公演」一次。當日他們以15分鐘為一節的討論時間,拿一些最近他們看過又認為可討論的展覽展開對話,然後深入評介展覽主題、作品的創作手法,並引申出來的各種議題進行辯論,各成員的立場與切入點不一。尤記得他們批評某展覽不濟的時候,原先想公開誰是藝術顧問時最後笑而不喧,引來全場大笑。在組織、策展人、藝術家都缺席的情況下,有別於慣常的評論書寫,依附於展覽等的討論會與講座,少了事實考據、學術論述的框架,多了幾份表演、是非、激辯的即時元素,看當日觀眾的反應熱烈,是否暗示了這類討論能成為香港藝評的另類出路與啓示?
但凡事一體兩面,這種形式的發布會還會聽到一些有彈有讚的意見,有的會認為圈中缺乏這樣直接探討藝術的討論,亦有觀眾及藝術工作者認為激辯過後,最終還是以評論者的個人詮釋為本位,或者有感「那不就是平常也會跟朋友討論的事情嗎?」的想法,成員之一的梁展峰在介紹這次活動時,不時強調「親身感受」他們日常的討論。當我們爬梳出當中意見的關鍵詞與關係,可見藝術家既是創作者,也可以是審美價值的判斷者;而藝術家或觀眾在日常的朋友圈中討論展覽,透過發布形式浮上地表時,尋常頓時變得煞有介事,討論本身成為被討論的角色,更引申到由知識沉澱累積又帶點距離的評論書寫以及親身且互動的即時點評,兩者間的差異。
藝評不見了
首先,以Art Appraisal Club於《香港視覺藝術年鑑 2014》發表的論文〈誰需要藝術評論?藝術寫作、藝術發展與藝術世界〉為引子,當前藝評正面對其中一個困境,就是書寫、文字與藝評之於藝術界甚至整個社會脈絡中,它的力量與權力已今非昔比。就算「藝評人應該自視為公共知識分子」(註1),但無可避免地還是涉及到權威與話語權的問題,而業界與傳媒如何看待藝評的位置,也是重要的客觀條件影響藝評書寫的質量與散布。再看整個社會與藝術界的運作,當今的藝術工作者,譬如策展人與藝術家,藝術實踐的方式早就脫離原創、個人喜好、純粹表達心靈的層面,他們必須擁有廣泛的知識並介入創作,創作人過度將自我存在或主觀意識投放到作品中,反成為一道創作上的阻力,他們早就成為藝術的詮釋與論述者。同理,就連受眾層如觀眾、收藏家等,前者自網絡媒介興起後,在自由公平的編採制度中,就算是個人觀感也能以藝評之名得以散布;藏家展覽、策展等項目,亦顯示了後者紛紛擔綱了藝術詮釋、價值判斷與影響藝術發展的位置角色。當業界中不同層面的持份與生產者,都可以對藝術做出挑選、詮釋、策畫、出版存檔等角色時,在種種因素驅使下,實際淡化了藝評在香港(或全球)的權威、話語權,似有若無的站在半消失的狀態。
發布會中的表演性
因此,從這次發布會中,你可以發現第二期《藝評香港》中的論述文章,跟他們的展覽討論各佔據了不同的位置,一靜一動。文章繼承了傳統的評論脈絡,並回歸到藝術家的創作源頭。論述本身已構成充足條件成為「有機」的載體,即是藝評可以脫離原生的展覽與作品,獨立且持續地存在,來填補藝術史、生產者與受眾間的空隙;而發布會中的討論則剛好相反,它處於一種「隨機」的狀態,成員在特定的展覽討論框架中,各帶立場與見解即時互動交流,加上當中的節奏、評論者的語調語氣、駁斥,連帶一些只能口傳而不能落墨的是非等元素成為帶動觀眾情緒的有力中介。這種有意無意間營造出來的表演性,就如鮑曼(Richard Bauman)在《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所論,說明了口頭藝術與表演的關係,表演是一種說話模式與交流方式。「通過對表達行為本身內在特質(Intrinsic qualities)的現場享受,表演還可被顯著地用於經驗的昇華(enhancement of experience)。因此,表演會引起對表述行為的特別關注和高度意識,並允許觀眾對表述行為和表演者予以特別強烈的關注。」(註2)當然,單一的發布會與展覽討論,或只能當成一次楔子,但從這次發布會的氣氛與討論的方式,能抓取觀眾的即時關注,就足以看到當中的啟發與重要性。
結語:The more we learn, the less we know.
對於香港或全球的藝術發展,猶如知識的洪海,似乎真的應驗了我們所學的很多,但知道的很少。在這個藝術大論述中,藝評或許真的不見了,我們更需要帶表演性的討論;這種偏向小歷史的民間敘事,因應小歷史、小論述的小,以部落及游擊的方式回應這個藝評去權威化的年代。
註1  Art Appraisal club著,〈誰需要藝術評論?藝術寫作、藝術發展與藝術世界〉,《香港視覺藝術年鑑 201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15,頁113。
註2 鮑曼(Richard Bauman)著,楊利慧、安德明譯,《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頁12。
2014年在香港成立的Art Appraisal Club,由六位前線藝術工作者郭瑛、丁穎茵、梁展峰、阿三、梁寶山、楊陽創會,他們透過定期討論,並跟不同平台合作發表藝評,鼓勵本港藝術交流,擴大觀眾層。直到2016年,他們不再全然依賴別的傳媒做發表平台,獨立出版藝評季刊《藝評香港》。
「藝評唔見咗:藝術去咗邊?」活動現場。(圖/梁寶山)
張煒森(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