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仿生的活循環 末光弘和+末光陽子的建築 Biomimetic Living Cycle Hirokazu Suemitsu + Yoko Suemitsu”s Architecure

仿生的活循環 末光弘和+末光陽子的建築 Biomimetic Living Cycle Hirokazu Suemitsu + Yoko Suemitsu”s Architecure

於《伊東豊雄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可以觀察到其建築語意的逐步轉向,即便矗立於城市的建築,卻更深化譜寫人文與…
於《伊東豊雄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可以觀察到其建築語意的逐步轉向,即便矗立於城市的建築,卻更深化譜寫人文與環境、自然的關係,建築應成為自然的衍生而非消費它,伊東這樣的理念影響了許多曾在他事務所麾下工作的年輕建築師。包括藤本壯介(Sou Fujimoto)、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石上純也(Junya Ishigami)等人的建築風格,被視為日本當代建築的發展現況軸線,謝宗哲也將其歸類為所謂的「自然系」建築,交錯出「與自然共生」的核心理念,無論是藤本將家屋各空間的居住功能譬喻為樹林的枝葉的相互關係;抑或平田嘗試將「建立自然環境」與「長出人造物」的理念加以嫁接,我們的確看到在自然系建築的系譜下,建築師們在造型與共生上對自然的取經,然而這條軸線是否存在新的討論?
「地底的棲居」建築外牆的土壤質地。
循環系的建築
於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展出的「SUEP.末光弘和+末光陽子建築作品展」,因新書受邀訪台的末光弘和(Hirokazu Suemitsu)於座談間提及,他所尋覓建築與自然的對應,聚焦於人與自然存在統一的循環系,自太陽所產出的巨能量傳遞到地球後,轉化為各種形式的能量,風、光、水產生餵養人類的各式生物,人造物的建築亦生存於此循環系中。末光表示在日本吃飯開動會說「??????」,是對餐桌上的食物表示感謝,因人們的確從大自然獲取許多能量,尤其311後與大自然平衡共存的建築物顯得更為重要。
然末光口中聽似常理的循環系,卻成為他具體實踐到建築時最精彩之處。一般理解架構建築的分工,設備顧問與建築師的角色通常是分開的,很少建築師能掌握建築與能源發展兩方的專業,然曾在伊東事務所工作的末光,主要是負責建築的構造設計,常會使用電腦軟體來探究環境、流體、能源等議題與構造設計的對應,這樣的經驗也造就他繼承伊東對於自然與建築的人文關注外,也在獨立開設事務所後將設計與能源的應用融合而非切分,其建築成為關注綠建築、自然系建築一更為真實、實踐的參照。
「KOKAGE」建築的內部。
他的設計以仿生(Bio-inspired)為出發,模擬自然的型態、過程、及生態系統應用成為科技發明的基礎,如觀察睡蓮的葉面因纖毛而乾淨散落的水珠,以這樣的現象去發明塗料;或以白蟻巢穴風循環系統,成為建築結構保持通風、節能的原型,相較於時下建築師多著力於形體、造型的實驗性,末光的建築乍看卻極其平淡,然其厚實玄妙之處卻是建構體背後,生態、循環系統的細緻研究,相較於一般事務所以設計團隊為主,其團隊除建築設計外,也花費同等精力在建築設計背後研究環境與循環。末光建築的可看性大致有三重點,第一是服膺自然秩序的建築;第二是讓建築擁有於自然中的舒適感,他特別解釋人類進入自然有很多種層次的舒適感,包括走入樹蔭下、走入洞穴、赤腳經過沙與流水的感覺,「讓生物感受舒適的建築」,也是末光對自身的期許。第三則是將建築視為自然循環系的一部分,建築與其他生物皆共生於地球,建築應服膺自然的循環系統,並成為它們的一部分。如其團隊利用電腦模擬風、光線和流體經過建築的狀態,或在建築物裡的流動狀態,來思考建築物要如何和地球的循環系統對應。
「地底的棲居」潛入地下穴居般的建築剖面。
蔭與穴的棲居
其建築作品「KOKAGE」的住宅基地下具有充沛的水資源,便順應引入抽取流經此處地下水井的冷能源,配置於建築體造型看似樹幹的空間單元中,柱狀的單元像樹木般吸取地底約18度左右的地下水,通過管線循環於建築體的表層,並與建築主體的輻射冷房設備結合為一體,達到室內降溫的效果,建築體溫度能夠維持在恆溫的狀態,可自體冷卻有別於空調冷房的效果;而在空間的意象也以屋簷間連結的陰影,造成環境四周林木延伸至室內的想像,讓在樹蔭下用餐、起居成為一種日成的存在方式,屋內每塊角落都成為彷彿在森林裡涼爽休憩的享受。而作品「地底的棲居」(House Of Cave)則在岩層的斜切面,創造三個盒狀般的量體,是具擋土與潛入地下穴居般的建築。蟻穴般的空間依照各功能鑲入,而潛入地層三公尺的土壤溫度,在冬、夏兩季僅有五度的差距,溫差遠比地表更穩定,建築外牆覆蓋上與斜坡同樣土質的土壤,成為結合當地南風與地熱循環系統之屋。
末光團隊建築的精彩之處在於對電腦模擬系統,以及對簡易科技的應用,然而他也強調在使用這些系統時,還是必須有自我主觀來看待這些數據,必須在理念下去判斷電腦呈現的參照,「不能完全信賴電腦跑出來的東西,在判斷時必要有一些屬於建築直覺的東西必須保存下來。」末光的建築譜出科技與現代並非建築的原罪,建築的存在非是對環境的吞噬,而是可以共生的存在,其他的建築即是對這樣的理念真摯實踐的方法論。
世紀的建築是做為獨立的機能體存在的,就像一部機器,它幾乎與自然脫離,獨立發揮著功能,而不需要考慮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但到了21世紀,人、建築都需要與自然環境建立一種連續性,不僅是節能的,還是生態的、能與社會協調的。
─伊東豊雄(Toyo Ito)
「KOKAGE」利用地下水通過管線循環於建築體的表層的住宅結構剖面。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