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四十影蹤──金穗獎的不惑實驗

四十影蹤──金穗獎的不惑實驗

1970年代,當時台灣電影產業開始一路低迷,許多影片品質也趨向粗製濫造,呼籲提高電影水準的呼聲在民間不斷,19…

1970年代,當時台灣電影產業開始一路低迷,許多影片品質也趨向粗製濫造,呼籲提高電影水準的呼聲在民間不斷,1978年由新聞局與民間共同集資成立的「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附設電影圖書館」(1989年更名為電影資料館,現為國家電影中心)因此而生。同年,為鼓勵非商業性電影、短片創作,新聞局與電影圖書館合作,於觀眾仍對「影展」二字感到陌生的年代創立「實驗電影金穗獎」(以下簡稱「金穗獎」),並在首屆起便納入當時幾乎難以走入戲院映演的8毫米與16毫米獎項(而後順應數位時代與器材演變,陸續納入錄影帶、DV等獎項)。這些前行設定建立了金穗獎與非主流、年輕創作者之間的密切連結,以及該影展與其他影展的差異之處,「金穗獎」也幾乎成為初生之犢的創作推手,萬仁、柯一正、李安等導演皆從金穗起步。 今年3月,在金穗獎跨入不惑之年之際,「40影蹤」專題嘗試由不同角度回看金穗獎40年來的樣貌,由蔡雨辰〈以實驗之名:金穗獎40年〉破題,梳理該獎項創設緣起與發展脈絡;陳平浩〈以「九○年代」瞻前顧後金穗獎四十年〉則藉由象徵金穗獎內容的短片作品,同步觀察這段期間台灣社會背景與影像創作之間的變化。長期以「實驗」為名的金穗獎,除了一般劇情影像外,也因其特殊的項目規畫,容納了在其他影展少見的視覺向度,本身亦為創作者的陳琬尹,此次〈實驗影像的餘波:金穗獎裡的視覺藝術家〉擷選在歷屆金穗獎中現身的當代視覺藝術家作品,與金穗獎本身的特殊體質相互對話;而在陳沛妤〈金穗獎的未來.未來的金穗獎〉中,則藉由專訪兩位金穗獎評審委員的觀察角度,思考金穗獎未來的可能性。專題最後,《典藏.今藝術》編輯部也拜訪了出身於金穗獎、現於電影創作中持續發光的三位導演:黃信堯、陳和榆、林書宇,從專訪導演的過程中試圖了解金穗獎對影像創作的影響與延續。

此次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金穗獎策展人胡延凱、媒體宣傳王愷立,於專題製作過程中的支援與協助。

ARTouch編輯部( 1567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