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話說季康(1911~2007)

話說季康(1911~2007)

圖b 1962年季康(左一)、夫人林若璣(中)、馬紹文(右)於台北中泰賓館開幕之季康作品前合影。 季康的女兒季…
圖b 1962年季康(左一)、夫人林若璣(中)、馬紹文(右)於台北中泰賓館開幕之季康作品前合影。
季康的女兒季小寧說:「我的父親一生追求真善美,是位人見人愛的謙謙君子。他勤勉好學,不論是文學、科學、歷史、及各種專業知識,可以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的典範。在繪畫藝術,好學不倦、多才多藝,還會自己裱畫。不過說到父親的藝術成就,還真的不得不提起我的母親(林若璣女士)。由於外祖父(林景仁先生)早逝,母親從小由曾祖父(林菽莊先生)撫養(圖a)。她犧牲了自己深愛的繪畫,全心成全父親的繪畫志業(圖b)。媽媽不只一次告訴我,曾祖父看了父親的畫感動不已。並全力支持父親從事藝術創作。除了畫畫,工藝為人稱道之外,還自己研發做了幾架照相機。60年代,他的相機就具備廣角拍攝及立體相片攝影的功能。如果有空到圓山飯店,抬頭觀賞美麗的中國宮殿的天花板,也是由父親設計完成的。」
圖a 季康(後右)、夫人林若璣(後左)與夫人的祖父林菽莊合影。
季康精擅工筆仕女,兼擅鞍馬、花鳥,用筆勁健流暢,設色淡雅清新,氣質雅逸風神獨具,後人稱其筆下駿馬、仕女、蘭花為「季康三絕」。季康畫鞍馬,很早就開始臨摹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的駿馬圖,筆下駿馬雄偉不羈、馳騁奔騰的英姿,令人深刻難忘。移居上海之後,多次深入跑馬場上觀賞馬匹,領會更加深入。從此不再堅持於工筆細微的線條與形貌,著重馬的神氣與韻味,將寫意的功力融於書法筆墨當中。季康的仕女圖,向為民初畫壇所稱頌,如繪於1977年的仕女圖(圖c),畫上有張大千題款,盛讚其仕女畫「觀看數百年寫團扇仕女,亦未有企及吾寧復道兄者」。季康晚年移居美西之後,畫風從此大為改變,揚棄過去創作習慣,改以西方寫實的畫風取而代之,健康明朗、豔麗活潑的風格,為後人留下典韻風華的珍貴印象。
圖c 季康1977年仕女畫。
季康在畫壇交遊廣闊,據季康女兒季小寧回憶說:「我姊睡的搖籃是徐悲鴻家的、于右任有時到我家午睡、小時候席德進和劉其偉幫我畫過像,可惜我不知好歹,覺得畫醜了沒留,席德進說我看起來脾氣不好,劉老說我很有個性,我年輕只覺得我沒那麼不好看,是他們沒把我的美畫出來。父親因為他無師承,但是他有天分又尊重各個年齡層,所以朋友遍布,從徐悲鴻、張大千(圖d)、溥心畬,黃君璧,葉公超,『壬寅』、于右任到『八朋』、『六儷』到年輕的一代都有。就連年輕些的歐豪年老師也是爸爸的朋友,他還和更年輕的藝術家在一起吃火鍋。」「他們互相尊重讚賞,以畫會友。這些友人不僅喜歡父親的畫作,也經常道出真心的讚嘆。」可以看出季康在友人心中,不僅畫藝卓越,而且確實是位「人見人愛的謙謙君子」。
季康,浙江慈谿人,字寧復,室名別署福壽康寧之齋。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耳濡目染廣涉藝事。從小就展現優異的繪畫天分,臨摹家中藏書《芥子園畫傳》、《十竹齋書畫譜》,扎下良好根基。及長曾經與叔父(季守正)連袂於滬展出多次,頗受當時藝壇注目。
圖d 1948年季康與張大千、溥心畬合影於士林園藝館。
凌春玉(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