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惠特沃斯美術館展出希客藏品

惠特沃斯美術館展出希客藏品

首區陳列出約20件的相關作品,皆為1979年至1989年間,中國現代藝術發展裡的代表創作。其中有部備受矚目長達…
首區陳列出約20件的相關作品,皆為1979年至1989年間,中國現代藝術發展裡的代表創作。其中有部備受矚目長達47分鐘的珍貴影像,乃是池小寧(1955-2007)於1979年拍攝星星畫會舉辦活動的影片。該片真實紀錄當時藝術家亟欲突破政治藩籬、追求獨立策展的崇高理想。畫會成員之一的王克平,本次也有兩件雕刻作品展示,分別為1979年的《鎖鏈》和1981年的《拳頭》。他獨特的木刻雕像風格打破傳統人物表現模式,揭開了中國先鋒藝術的帷幕。另外王廣義1988年的油畫作品《毛澤東:紅網二號》,其把神性政治形象的毛澤東肖像,監禁在概念主義的欄杆格子後,傳達出政治波普的反傳統精神,呈現某種荒誕又幽默的衝突趣味。而張培力早期的架上繪畫─乳膠手套系列,則以超現實主義為依歸,因其數量稀少加上創作時間點特殊而深具意義。
劉韡《看似山水畫》.黑白照片.2004。圖|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
改革開放後的玩世主義
天安門事件後的中國藝壇,透露著一片冷肅寂寥的氛圍。1992年東歐國家蘇維埃體制正式垮台解體,結束了東西方的冷戰對立。同年鄧小平以其八十高齡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進行巡迴,發表一系列有關改革開放的重要談話。此時中國內部社會才逐漸活絡,外界對於中國當代藝術亦開始所有注意。隨後許多大型展覽便在各地相繼舉行,其中要以1993年的「China's New Art, Post-1989」特展最具影響。該展是由栗憲庭和張頌仁共同策畫,首次聯合展出54位藝術家共200餘件作品,並先後在香港、澳洲、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巡迴展出,是推動中國當代藝術走向西方國際世界的關鍵環節。展覽論述中所出現的「玩世現實主義」議題,遂成為此時藝術發展的討論焦點。
池小寧《1979年星星畫會展覽》.黑白影片截像.1979。圖|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
在第二展場中經常以光頭人像入畫的方力鈞,便是該流派的最佳代表人。他以另類揶揄的表現符號,標幟出現世中國社會人心的無奈、戲謔、躁動和迷惘。而張曉剛1998年的血緣系列作品,更是成為當今拍賣場上的焦點寵兒。栗憲廷曾指出其畫「完全剔除了表現性而變為光滑、俗氣的寫實風格。」這種具有歷史滄桑感的風格特徵,讓其變成中國當代藝壇的領軍人物之一。對於傳統具有深刻反省的藝術家,還有艾未未與張洹等人。艾氏1995年至2000年的裝置作品《靜物》,是由數百件石器時代的斧頭所構組而成,以表達他對於歷史價值和古物遺跡的晦澀意見。而張洹2000年著名的《家譜》之行為藝術和攝影系列,則清楚展示他對於往昔儒家傳統的異議批判。
艾未未《靜物》.石器斧頭裝置.1995-2000。圖|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
極具個性的二十一世紀作品
進入世紀千禧年後,中國藝術家在國際上的能見度愈來愈高,以巫鴻的觀點看來,此時期的創作者正在官方支持與國際機構間,建立起某種特殊的個人空間(individualized spaces)。這時候藝術家的創作力更具個性化,例如最後展廳裡由劉韡在2004年製作的數位黑白影像作品,其以赤裸人體構組成山水造型,挑戰參觀民眾的保守眼光。楊福東2005年的《竹林七賢》影集,則探討傳統知識份子和中國新興城市變遷的衝突張力。曹斐2006年的視頻《誰的烏托邦》,也以通過捕捉歐司朗(Osram)工廠員工的日常場景,呈現「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背後的勞工現象。這批出生於70年代後的創作者,正以精準獨特的創作語彙,在當代語境中針對全球化和華人性等議題提出自我辯證。2008年中國北京首次承辦奧運盛會,期間全國上下打造出來的奇景效應(spectacle),令人無不嘆為觀止。這一事件說明中國社會正邁向新的旅程,而藝文界也開始迎來新的局面。這場還在進行式中的藝術發展,值得讀者持續關注其成果。
曹斐《誰的烏托邦》.錄像.2006。圖|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
翁奮《騎牆-深圳 NO.1》.彩色照片印刷.2002。圖|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
座落於曼城大學區裡的惠特沃斯美術館(Whitworth Art Gallery),至今已有125年的悠久歷史。在去年耗費巨資重建館舍的效益影響下,吸引了大批民眾前往參觀。因為該館的傑出展覽和營運成果,日前被英國政府藝術基金會獎賞(Art Fund Prize)選為年度最佳美術館(Museum of the Year 2015),並獲得10萬英鎊的高額獎金,可說是錦上添花再增榮耀。
近日為了因應歐洲人士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漸升興趣,加上想要與曼城地區活躍的藝文圈產生對話,該館將從7月開始至9月下旬,引進知名瑞士籍收藏家烏利.希客(Uli Sigg)於2012年捐贈給香港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的藝術藏品。以「M+希客藏品:1970年至今的中國藝術」(The M+Sigg Collection: Chinese Art from the 1970s to Now) 為名,館方希望藉此特展中所呈現的80件作品,能夠回顧過去40年來中國藝術的發展歷程,並且透過三段(1979~1989年、1990~1999年、2000年後) 編年敘述架構,讓觀眾得以認識現今中國社會的劇烈變化與其所遭遇到的文化衝擊。
「M+希客藏品:1970年至今的中國藝術」一景。(攝影/林逸欣)
希客與M+博物館
1946年出生於瑞士的希客,曾在蘇黎世大學研習法律且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在新聞界擔任記者和編輯工作多年。1979年他首次進入中國,1995年瑞士政府更任命他為外交大使,並派遣他至東亞各國考察。就在這段期間內,他開始接觸中國當代藝術,對於內地改革開放的變化過程,有著親身第一手的體驗與觀察。從公職退休後,他繼續從事跨國媒體公司的主管業務,針對現今中國社會的傳統性與現代化極感興趣。約從90年代起,他的藝術收藏品味便從西方前衛轉為中國當代,並有系統地蒐羅各類媒材和主題的重要作品,至今已然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頂級藏家。1997年他還設立專屬藝術獎項,以鼓勵中國創作者和批評家的積極參與。由於他的賞鑑眼光獨到、收藏成果卓越,近年來更是擔任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國際協會、倫敦泰德美術館國際典藏委員和德國卡塞爾文獻展顧問等數項要職,活躍地在當代藝術界裡發揮影響力。
東村藝術家《為無名山增高一米》.行為表演.1995。圖|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
2012年6月12日,M+博物館收到希客捐贈包括325位中國藝術家的1463件藏品,加上另外購藏的47件作品,這項驚人的慷慨舉動,替館藏徵集標示著一個非凡的里程碑。其中作品最早可追溯至文革期間(1966~1976),最晚部分則是2012年初的新近創作。該藏品內容幾乎橫跨各種媒介,包括油畫、雕塑、攝影、行為藝術、錄像、裝置及多媒體藝術,是被公認為從1970年代至今,中國當代藝術界中規模最龐大、種類最齊全和最具歷史價值的私人收藏。希客曾表示他收藏的主要目標,不是集中於單一藝術家的某些作品,而是要呈現整個中國當代藝術的廣幅和深度。他個人希望M+能以這批捐贈品為參考基準,在未來繼續完成其百科全書式的典藏大業。最終經由這些藝術藏品,世人能夠藉此理解當代中國,以秉持開放的態度,來反思這段歷史過程。
王廣義《毛澤東紅網二號》.油畫.1988。圖|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
文革後的政治反思
甫剛結束文革十年的慘淡狀況,中國各方面正逐步恢復生機。就在鄧小平1979年出訪美國後,他宣布中國將採行改革開放的政策方針,為未來發展注入強心劑。其實在藝術界中,在此之前就已出現「無名畫會」,該成員們抱持著為藝術而藝術的創作心態,被視為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前身之一。後續成立的「星星畫會」,更是在同年(1979)舉辦兩次的獨立展覽,成為知名的前衛藝術團體。這股訴求自由的創作理念,在進入80年代中期後,很快地在全國各地的藝術學院裡引起注意,也就是後世所稱之的「85思潮」。這批熱血的青年學子,因不滿當時美術圈的政治左傾路線,亦反對傳統文化的因襲守舊,企圖從西方現代藝術的多元觀念中,去找尋他們創作的立足之處。其影響所及不僅涉及美術範疇,更牽動音樂、文學和文化等多項領域,直到1989年天安門事件爆發後才趨於寂靜。
張洹《家譜》.彩色攝影.2000。圖|曼徹斯特惠特沃斯美術館
林逸欣( 7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