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台灣不小,建築師不差, 劉培森:我們可以自信做自己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台灣不小,建築師不差, 劉培森:我們可以自信做自己

Taiwan is Not Small, Taiwanese Architects Are Not Subpar - Ricky Liu: Be Confident with Who We Are

在迎接臺灣走向「第二次館博時代」到來的此時此刻,建築師劉培森團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他是高雄「內惟藝術中心」設計者,為南臺灣「高雄大美術館計劃」打造最後一塊拼圖。明(2022)年初,「北美館新館建築與藝術園區」,將在明年1月上網招標,劉培森團隊當仁不讓,矢志參與北美館擴建,讓延宕25年的「大臺北美術館計劃」上路,一圓藝術界夢想。從南到北同步思考,劉培森成為臺灣館博界的守護者,守著建築淑世,守著藝術燎原。

在迎接臺灣走向「第二次館博時代」到來的此時此刻,建築師劉培森團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他是高雄「內惟藝術中心」設計者,為南臺灣「高雄大美術館計劃」打造最後一塊拼圖。

他也在臺中城市文化館國際競圖的225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與日本 SANAA / 妹島和世 + 西澤立衛,共創中臺灣水湳經貿重劃區的「綠美圖」,展現「輕、飄、流動」感的藝術聚落。

高雄內惟藝術中心效果圖。(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臺中綠美圖效果圖。(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本(9)月中旬,新臺幣66億元「臺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簡稱臺北音圖)二度招標,劉培森好整以瑕,做好設計圖,等待標案的檢討與調整,從容參與競標。明(2022)年初,「北美館新館建築與藝術園區」,將在明年1月上網招標,劉培森團隊當仁不讓,矢志參與北美館擴建,讓延宕25年的「大臺北美術館計劃」上路,一圓藝術界夢想。

從南到北,同步思考藝術文化的新方向,劉培森成為臺灣館博界的守護者,守著建築濟世,守著藝術燎原。

建築師劉培森。(攝影/唐紹航)

尤其,經驗告訴大家,未來的美術館,著重策展與體驗,是溫度與靈魂共舞的美感勝地。劉培森在事務所成立策展部門,把藝術跨界菁英,養在公司裡,沙盤推演,預判未來美術館的走向與需求,準備量身打造。

原來,透過策展概念,他試圖把藝術界的想法,作成學術腳本,經過展示腳本,最後轉換成設計腳本,賦予建築內在神魂,他要讓建築硬體,為軟體的內容服務。這種賓主易位的想法,讓建築脱胎換骨,未來連結民眾與美術館的賞展關係,出現革命性突破,漫遊式、穿透性動線,神聖白盒子的傳統迷思,從此被顛覆碎裂。

臺灣「第二次美術館時代」的來臨,挾帶著對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EI(economic intelligence)到RI(relational intelligence)的智慧內容、經濟節能、互動性關係的革命,嶄新面貌,呼之欲出。

以李安為師,爭取國際合作機會

1991年劉培森創業,成立「劉培森建築事務所」,迄今滿30年週年,從小團隊,擴編到目前坐擁800坪的大辦公室,150人的編制,每個月租金120萬元,員工薪資1千多萬元,劉培森帶領團隊,參與過38回合的國際競標,過關斬將,有成有敗、有汗有淚。

劉培森建築事務所一景。(攝影/唐紹航)

心繫於臺灣建築新秀的培育,劉培森扮演母雞帶小雞的角色,強化腦力激盪,若干年前,在事務所成立策展團隊,舉辦名人家講座、國際建築暑期營,建築名家來臺交流,培植年輕建築團隊,不遺餘力。

30年的埋鍋造飯,務實紮根,劉培森深切體悟到臺灣建築師水準大幅提升,逐漸朝向精緻化與專業化,已經上得了國際舞臺,因此,社會不能再妄自菲薄,不必再迷信外國名牌,多給臺灣建築師機會。

依法規,公共營建以工程款的1%,作為公共藝術使用,劉培森說,他經常擔任公共藝術評審,總是大聲疾呼,主張把機會留給本地藝術家。然而,爭逐國際,需要實力,也需要策略,劉培森摸索出建築師行業的競合策略,也正是李安導演常用的智慧,借力使力。他解釋,李安手握關鍵導演槌,廣納頂尖國際人才,一線演員、一流攝影師、燈光師、編劇,在結合巨星的打拚中,為好萊塢拍出得獎最佳影片。

像《少年Pi的奇幻漂流》,李安甚至在海外接案,然後將拍攝地點拉回臺灣,讓本地電影後學,就近觀摩學習,使臺灣子弟兵,在實質的拼搏中,快速成長,增加國際競爭力。劉培森強調,李安的「合縱連橫」既在地、又國際,非常適合21世紀的建築行業。臺灣建築界在這幾十年的歷練中,羽翼已豐,足堪託負重任。「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的產業定律下,臺灣建築界一方面要積極詮釋在地的國際觀,還要以不卑不亢的態度,爭取國際合作機會,共創雙贏。

日本,是普立茲克國際建築獎的常勝國家之一,從1987 年丹下健三、1993 年槙文彥、1995 年安藤忠雄、2010 年SANAA 建築事務所─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2013 年伊東豊雄、2014 年坂茂,到2019 年磯崎新,7次8人得到殊榮,羨煞不少亞洲國家。中國大陸王澍,也在2012年坐上普立茲克建築獎寶座,引發熱議。為什麼一水相隔的臺灣,始終與奬項無緣?

「也許就在這一代,也許下一代,臺灣建築師的成就,總是會被看到。」劉培森語帶自信。「臺灣建築師水平真的不差,像姚仁喜、簡學義、蘇喻哲、蔡元良⋯,這些建築師,長年孜矻耕耘,都留下豐碩成果。」他點名。

駙馬爺御用建築師之後,大開大合

為了配合「臺灣二次美術館」時代來臨的專題報導,8月19日以及9月1日,典藏採訪團隊,挺進位於民生東路「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一探偌大事務所,聆聽資深建築師劉培森30年來披荊斬棘的心路歷程。

劉培森建築事務所迄今滿30年週年,從小團隊,擴編到目前坐擁800坪的大辦公室,150人的編制。(攝影/唐紹航)

向來講究衣著的劉培森,白襯衫、深色合宜剪裁的西裝,小撮下巴條形鬍,偶爾繫上經典復古領結,始終保持歐式紳士風範。具備多聲帶的語言溝通能力,出國多年,然而來自家學淵源,母親要她精進母語的叮嚀,劉培森中文論述與潤稿能力,超乎預期。

講究衣著的劉培森始終保持歐式紳士風範,具備多聲帶的語言溝通能力。(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過去,一提起劉培森,外界馬上聯想「王永慶駙馬爺」,或是「臺塑集團御用建築師」。這些都是事實,也是他建築功力打造最嚴厲、也最紥實的年代,因為面對的是人稱「經營之神」,數字精明,產業使命感強烈,土地認同情感深厚的王永慶。

然而,離婚17年,抖落陰霾,劉培森轉進公共建築,他以更高的公共性及公益性,發揮建築長才,回饋他所定義的故國(Motherland) 。目前劉培森是臺灣建築國際盃的急先鋒,以42%的國際競標成功率,笑迎專業、尊嚴與地位。

劉培森事務所目前劉培森是臺灣建築國際盃的急先鋒,以42%的國際競標成功率,這樣的成績,已經是國內建築業界的佼佼者,堪稱常勝軍。(攝影/唐紹航)

沒有惡言相向,劉培森對於豪門婚姻劃下句點,只淡淡地說,「建築美學不能量化」、「建築甲乙方,置於同一屋簷下,是嚴重利益衝突」,目前一對兒女已成年,負笈海外,他們分別選擇平面設計與藝術領域,開枝散葉。

就在婚姻光環褪除之後,劉培森有心或無意地,走出醫院建築師的狹隘定位,展現大開大闔氣勢,多元發展,他積極參加境外國際競標。例如,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國家體育館及奧運村、南京市江南貢院、海南島南海博物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等國際競圖案,雖然功敗垂成,但他不屈不撓,2013年以獨立投標,參加南京市中國科舉博物館競圖案,獲得首獎,又如會展中心、運動場館、市政中心、圖書館、美術館、城市公園等,他無役不與,證明自己不靠關係,也能開創出亮麗天空。

東京新國立競技場等國際競圖案建築模擬圖。(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東京新國立競技場等國際競圖案模擬圖。(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新聞外交官之後,提早國際化生活

劉培森,是前臺視總經理劉侃如(1921-2014)獨子。劉侃如安徽省懷遠人。成都燕京大學新聞系畢業,曾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曾留校執教。返臺後投身國民黨文宣系統,歷任行政院救濟部署新聞秘書,聯合國戰地記者,自由中國之聲駐韓國代表,臺灣駐韓國大使館新聞專員,行政院新聞局處長,中央廣播電臺主任,並任廣播協會、橄欖球協會、電視協會理事長。1974年任臺灣電視公司總經理,1980年調任臺灣駐韓國大使館新聞參事。在臺灣報禁、媒體開放之前,新聞外交工作很受敬重。由於視野開闊,對子女態度,也相對開明,劉培森姐弟深受影響,比同儕更早接觸國際化。

1956年劉培森因為父親工作關係,在韓國漢城(現稱首爾)出生,而後返臺,在臺北接受教育。深受傳統禮教薰陶的母親李庸(1924-1989)凡事崇尚謙讓,一生與人無爭,但對獨子劉培森的教育,卻很堅持。她堅持男孩一定要把中文學好,熟悉母語,才能為文論述,擇時報效家國。所以,劉培森進入臺北市復興小學,接受紥實中文啟蒙。而大他一歲半的姐姐劉以媞(1954-)卻念美國學校,過著沒有分數壓力的生活,每天悠遊自在,在學校可以學烤蛋糕,下水游泳,放學後也不需要作功課。當時,劉培森常羨慕姐姐。劉以媞從臺北美國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之後結婚定居在美國舊金山,不但與家鄉漸行漸遠,中文一直不好。反觀,下過苦功夫的劉培森,中文聽說寫,都很出色,回國創業後,劉培森更深刻理解父母早年的良苦用心。

劉培森建築事務所一景。(攝影/唐紹航)
劉培森建築事務所一景。(攝影/唐紹航)

劉培森不只小學念臺北最嚴格的私校,畢業後馬上被安排到香港,就讀培正初高中,一方面,英屬香港,是學習英式正統英文的好地方,又能兼學廣東話,還有從初一開始,參加法國駐港機構的法文教育推廣課程,學習正宗法文,為他成為國際人,預鋪捷徑。

廣東與香港毗鄰,早年不少廣東人,帶廣東美食、文化與方言越區到香港討生活,香港學校的中文課程,大都由帶廣東腔的中國老師教授,濃濃鄉音,逼著劉培森非學好廣東話不可,才能追趕進度。當時臺灣兵役管制嚴格,限制役男出國,劉培森提前出境,他在香港生活了5年多,父母很有心,定期赴港探視他,一解少年的思鄉愁。

高中畢業,劉培森去了日本,先學日文,一年後,他考取東京上智大學,劉培森在入境隨俗的生活中,強烈感受到日本人優越民族自尊,目空一切,唯獨對法國巴黎的美學品味,心向神往,推崇備至。由於劉培森很早就立志朝建築發展,日本的現代建築前輩,不少遠赴法國取經。劉培森心想,與其留在日本念書,輾轉學習歐洲二手現代建築,不如追本溯源,直接到巴黎,接受第一手教育。因此,劉培森放棄上智大學的入學機會,及時轉赴法國,在巴黎深化他的法文基礎,第二年他投考巴黎建築學院,向底蘊深厚的歐洲現代建築挺進。

瑞士裔法國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是劉培森最景仰的建築大師,他上午當畫家,手執彩筆創作,下午回歸建築師角色,畫起設計圖。身兼畫家、雕塑家、室內設計師與建築師,是公認的跨域天才。

巴黎博士+MIT碩士,盡收歐美精髓

劉培森像探索真理一樣,在法國巴黎前後逗留了10年,不但取得法國巴黎建築學院碩、博士學位,也遍踩柯比意早年足跡,如:廊香教堂(Notre-Dame-du-Haut)都是劉培森眼中的極品之作,因為柯比意並非教徒,但信手捻來,巧奪天工,而教堂內部更展現神來之筆,肅穆純粹,自然天成,完全擄獲教友敬天謝主的虔敬之心,讓宗教的純粹與建築的唯美合一,成就經典。

戰後歐洲,深受不景氣影響,呈現停滯現象,尤其在1980年代,美國正值經濟成長期,劉培森與家住舊金山的姐姐劉以媞,關係密切,往來頻繁,因而強烈感受到美國與歐洲建築市況的高低差,景氣冷暖,天壤之別。

劉培森自詡為「對土地有使命感」的臺灣建築師,不但沒有懷憂喪志的權利,他與團隊更是愈挫愈勇,繼續用專業與實力證明:「臺灣不小,建築師不差」。(攝影/唐紹航)

劉以媞鼓勵弟弟到美國發展,但美國學制與法國截然不同,為了深度吸收美國當代建築的日月精華,劉培森毅然東飛波士頓,申請進入MIT (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實驗室,挑選「人工智慧於建築型態學的運用」課程,精進自己建築專業的當代思考。兩年後他順利取得MIT建築碩士學位,成為同時擁有法、美兩國頂尖建築學位的建築人。

擁有深厚學歷背景的劉培森,頗適合在海外創業,在那個年代,臺灣建築留學生,在取得學位之後,經常選擇在國際建築師事務所實習、工作,或到國外學校任教,那樣的延伸發展,彷彿是渡金過程,回臺灣後可以成為很有價值的資歷。

幾度夕陽紅,守住母子間最後的甜蜜

1986年,劉培森學業告一段落,他也和大部分留學生一樣,擁有很多選擇,因而舉棋不定。當時他先返國探親。由於劉培森父母離異,父親再娶,母親一直獨居,由娘家姐妹就近續噓寒問暖。

劉培森和媽媽感情非常好,有一晚他陪媽媽李庸看連續劇,上演的是瓊瑤改編電視劇《幾度夕陽紅》,女主角劉雪華,在送往迎來的月臺上,對追趕而至、氣喘吁吁的男主角秦漢說,「生離死別,是人生至痛,我們不能主宰死別,但可以決定生離,所以她決定留下來。」

男女主角相擁依偎的畫面,在他腦海久久不去。情人之間,都如此重視巧遇良緣,他和母親之間,還有更珍貴的母子血緣,是不是更該珍惜。劉培森靜思一夜,翌日他以堅定口吻,告訴母親,要返臺定居。當時,他看到媽媽不敢置信的眼神,喜極而泣,馬上拿起電話,昭告她的親朋好友,寶貝兒子而回臺灣了。原來,媽媽渴望他的相伴,但從來沒有開口要求過,頓時他感受到母親的穩忍與偉大,寧可長年忍受孤獨,也不願因此阻礙子女的發展。

劉培森屈指自算,從念完臺北復興小學,到MIT的最後一個學位完成,離家已經24年。早年當他在香港念中學,媽媽還有機會赴港探視,但他越飛越遠,在巴黎、在波士頓,媽媽已經鞭長莫及,只有等候兒女偶爾返臺,但總是來去匆匆。

那個及時覺醒,是劉培森關鍵智慧的展現,為他來說,意義非凡。媽媽在他回國定居的三年時間裡,罹患胰臟癌,病情快速惡化,驟然離世。而在媽媽最後的生命旅程裡,她歡喜接受準媳婦,預鋪了他的婚姻路,1989年底媽媽病逝,遵循臺灣民間古禮,「長輩過世後百日內結婚可沖喜 」否則要等到三年後。於是,喪母兩週,透過長輩的協助安排,正式迎娶王瑞慧為妻。婚禮雖在倉促與肅穆下完成,但他圓了媽媽希望他早點成家的心願,同時,那股思念與祝福,讓劉培森在臺灣的創業之路,踏實圓滿,30年來心無旁鶩,事業蒸蒸日上。

劉培森返臺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宗邁建築師事務所,一來熟悉他久別的臺灣,尤其銜接建築生態。同時,他也為日後計劃自行開業熱身,預先鋪路。

對惜福感恩的劉培森來說,在母親晚年,適時返臺承歡膝下,由於建築事務所的工作忙碌,需要晚間加班,他經常利用中午,回家和母親共進午餐,閒話家常,這些點滴,讓負笈海外多年、蒙受庇蔭最深的劉家獨子,在孝親敬母路上,沒有留白。

劉培森建築事務所辦公室一景。(攝影/唐紹航)

民生報前發行人王效蘭的女兒朱心怡,是劉培森在巴黎認識的臺北同鄕,她在瑞士念書,能說流利法文。返臺後,他們在臺北維持很好互動。朱心怡外公是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與臺塑集團王永慶是世交,兩家子女互動頻繁,王瑞慧是王永慶三房三女兒,也是朱心怡手帕交,透過朱心怡介紹,劉培森結識王瑞慧,兩家長輩也樂觀其成。34歲的劉培森,與24歲的王瑞慧,締結連理。婚後的劉培森很快成立了「劉培森建築事務所」,開始對外接案。由於深得王永慶信任,他常被委託接下長庚醫院集團的許多建案,從此,劉培森成為外界關注的「王永慶駙馬爺」,甚至衍生出「臺塑集團御用建築師」的稱號。

從1989年到2004年,他們的婚姻,維持了15年,劉培森承接許多醫療相關建案,撇開僱傭關係,蓋醫院對建築師來說是最困難的案件,不只建築外觀設計要在不同時期,呈現醫病新關係中並表現特色,而醫院牽涉到精密設備、醫療分項繁雜,又不能有絲毫差錯,考驗非同小可。

如果設計過醫院建築,再跨到其他領域的建築,就顯得單純容易。劉培森感念王永慶的信任,也珍惜這段公私情緣一肩扛的歷程,從「醫院建築」打造出他精實的基本功,在後續建築師的多元接案中,影響深遠。

從1989年到2004年,劉培森承接許多醫療相關建案,其中包括台塑企業文物館。(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醫院建築當起步,何續何難之有?

位於臺北市民生東路上的「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是國內擁有最大空間的建築師事務所之一,800坪的辦公空間,設計簡潔俐落,開放式大辦公室,錯落有致的建築模型,還有許多劉培森行腳全世界,購藏回來的藝術品,其中以雕塑為多,辦公室廊道上,佈置成迷你畫廊,展示不少攝影作品,與他相濡以沫,晨昏廝守10年的巴黎地圖,他裝裱成畫,時時緬懷。至於分散各書櫃、展示在長桌的小工藝,流露出濃厚的異國風情,凸顯了他行腳國際,放眼天下的足跡與品味。

劉培森相濡以沫,晨昏廝守10年的巴黎地圖,他裝裱成畫佈置於辦公室中,時時緬懷。(攝影/唐紹航)

建築,是劉培森的志業,更是生活的重心,每一次參與競標案,如果勝出,他一定會買件藝術品,作為犒賞。「胡蘿蔔與棒子」的典故,向來適用於高度自我挑戰的建築人身上,尤其,劉培森更希望他的精神性收藏,與志業打拼的成果成正比,讓人生更圓融。

劉培森的寬敞大辦公室,以白色大理石打造的6公尺長辦公桌,最為搶眼,左右兩側都是他的收藏品,每件作品都有段動人故事,偶遇與緣起,加上,犒勞來的收藏集錦,都為他的高壓忙碌生活,帶來慰藉。

劉培森的寬敞大辦公室,每件作品都有段動人故事,偶遇與緣起,加上,犒勞來的收藏集錦。(攝影/唐紹航)

劉培森口才便給,是說故事高手,當他逐一解說牆上畫作、桌上雕塑,或者迎賓大廳、玄關的藝術擺飾,老文青的傻勁又回來,臉上滿足淺笑,線條完全放鬆,與工作時方正嚴肅的表情,判若兩人。

劉培森建築事務所中的雕塑收藏品。(攝影/唐紹航)

42%國際標成功率,國內常勝軍

如果追蹤劉培森創業30年來的打拼過程,究竟是圓滿或失落,他傾向於「讓數字說話」。對一個自我要求很高的建築師來說,設計作品,必須被真實興建出來才叫完事,如果只是紙上作品,再多的讚美與評價也沒用,劉培深很引以為誡並感性地說,建築有它令人著迷的一面,因為是「從零到有」,將念頭的發想化為敘事文本,再到設計展示,最後美夢成真,那種滿足與喜悅,不是局外人所能了解的。

建築人,理想情懷很高,若能用心打造出經典傑作,造福社會之外,還能留芳百世。尤其,如何透過自己的建築專業,落實城市美學推動的目的,更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建築師愈挫愈勇之動能所在。

為什麼建築師都很長壽,劉培森歸因於,建築師的工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包,手腦並用,又要現場勘察,操勞成性,可能因此累積了更旺盛、更堅強的生命力,而每一個案子做完就要歸零,再啟新案,周而復始,不斷自我挑戰,自我完成,可能因此延遲退化而長壽。「建築師需要用許多成功案例,來定義自我成就,長壽,才可能做更多案件,累積更多的自我完成。」他幽默的說。

近年劉培森的私人委託案,只佔一成多,其實他把自己的重心,聚焦在公共建築,而公共建築的挑選,以社會公共性與公益性是最大考量,透過國際建築競標,讓自己與團隊,處在來自全世界建築菁英的肉搏競爭中。

持抱著堅定建築信仰與理想,對於大型公共工程,劉培森擇優選良,參與頻率極高。然而,臺灣的公共建案,限制很多,必須經歷很嚴格的公開競標,同時失敗風險也高,劉培森形容過程,彷彿永遠處在臨淵履薄。

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暨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競圖。(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暨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競圖。(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劉培森追憶往事,就在他於法國巴黎建築學院念書時,來了位土木工程學系的轉學生,在巴黎社會,工程師的收入比建築師豐厚許多,劉培森很好奇地問那位同學轉系的原因,轉學生選擇工作樂趣與人生價值的堅定答案,令他深刻印象。劉培森牢記這樣的信念,讓他挺過每一次競標之前的加班熬夜,還有每個競標之後的大喜與極悲。的確,建築人生路,除了輸贏,還有一分頂天立地的自我期許,他昂首闊步、永不屈服。

倘若不計私人委託案,若以參加國際競標的件數作為統計,開業以來,劉培森與他的團隊,共參加過38件國際競標,成果是第一名16件、第二名11件。換言之,劉培森在這30年中,累積的建築實力,透過國際競標案,以42%的獲勝率,取得16次的首獎,總計獲得設計競圖前兩名的機率高達71%,這樣的成績,已經是國內建築業界的佼佼者,堪稱常勝軍。

劉培森建築事務所1991年-2021年歷年競圖成績總表。
劉培森建築事務所國際競圖成績統計表。

當然,人生不應以成敗論英雄,建築美學,更不是完全建立在數字統計的基礎而已,但對於11次名列第二,「落選頭」比率近三成,常讓劉培森扼腕嘆息,「有多少非戰之罪?」,劉培森點滴在心頭。不過從這個統計,至少證明了三件事:

第一,劉培森以具體行動擺脫關係哲學,他用參與國際競爭高度,證明他團隊的專業能力。

第二,在這30年的建築競賽中,臺灣建築師並不怯戰,但顯然事倍功半,成功機會並不對等,造成的因素有許多來自大環境,導因於主辦單位對國際名牌的迷思。

第三,為了迎接日新月異的建築新科技、新語彙挑戰,臺灣建築師慎選競爭策略,學習更多合縱連橫,跨國、跨域、跨界的合作技巧,才能增強競賽力

走過30年的風雨,劉培森笑看前塵往事,建築人只能從失敗中,反覆檢討、吸收經驗,隔日再起。他一路相信,參與公共建設、打造優質公共工程,是推動城市美學的不二法門。身為臺灣建築師,自己國家的建設不但要熱情參與,更要全力以赴,不計盈虧,做到最好。30年來,初心不變。

2008年,劉培森建築事務所與日本株式會社竹中工務店合作奪得客家文化中心國際競圖首獎。(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客家文化中心外觀。(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劉培森自詡為「對土地有使命感」的臺灣建築師,不但沒有懷憂喪志的權利,他與團隊更是愈挫愈勇,繼續用專業與實力證明:臺灣不小,建築師不差,完全可以打國際盃,和國際建築師平起平坐。

至於會不會在海外設據點成立分所,劉培森持堅定態度,他堅持要讓建築的根,留在臺灣;縱然參加國際競標,在海外接了案子,他還是會把設計案帶回國內,讓國內團隊共同參與,因為這樣才能讓建築後進,持續接受磨練與挑戰,也持續累積經驗與成果。

臺灣需要培養更多、更好,更與時俱進的新秀,他的團隊中有許多傑出人才,倘若能讓年輕人持續感受到事務所的成長性,願意留下來打拚,不把事務所當跳板。他一日為建築師,終生願為建築打拚,培育後進。

國際競標學問大,非戰之罪難釋懷

究竟臺灣建築師怎麼參與國際競標?劉培森的例子,說明一切。

劉培森解釋,從決定參與一個案子開始,團隊就抱著「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心情,尋覓最完整的參考資料,腦力激盪,提出最可行的想法,將設計案,完美呈現。參與招標案的建築團隊數量較多時,競標過程,一般會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評審團會篩檢,留下個位數的入圍者,進入第二階段的決選,最後作出排名,分出勝負。

身經百戰的劉培森,提起參與競爭過程還是心有戚戚焉,團隊全力準備大半年,當交標期限將近,就必須緊鑼密鼓地將創意構思藉由書圖文稿、視覺影像具體表達出來,編列成冊,並同時開始準備口頭簡報的投影電子檔,評審當日抽籤排列簡報順序,建築師接連入場進行設計說明。通常評審結果當晚評審委員團即會定奪,但正式成績卻要再等行政程序走完後,幾天的時間才會公布,而這短短的幾天,對於參選的建築師來說,卻是莫大的煎熬,數月嘔心瀝血努力的成敗,就由一剎那間的通知來定奪江山,勝選時喜出望外,落選時萬念俱灰,難以抗拒的是雖然已塵埃落定,但朝思暮想的設計議題,仍然在腦海中翻騰,持續的思緒無法停止,餘波盪漾折磨數週,才會慢慢平息,劉培森稱之為「競圖落選症候群」。

提起參與競爭過程還是心有戚戚焉,團隊全力準備大半年,當交標期限將近,就必須緊鑼密鼓地將創意構思藉由書圖文稿、視覺影像具體表達出來,編列成冊。(攝影/唐紹航)

劉培森描述,由於有股非贏不可的壓力,站在評審團隊面前作簡報,這種壓力就會湧上心頭。他參加過許多國際標案,入圍的競爭者不乏有普立茲克建築獎加持的國際明星團隊,或跨國知名大師,還有國內建築菁英。如何在一出場就一針見血,作出驚豔的簡報口條、以察言觀色的眼力、應變力道,一遇挑戰,必須化弱勢為贏勢,缺一不可。

通常設計簡報時間僅20至30分鐘,還包括五分鐘的動畫影片,表達內容如何言簡意賅,抓到要領,將評審的注意力緊扣在手,讓評審接受你的說詞,同意你的審美觀、讚美你的價值觀,最後願意用心感受你設計案中的獨到與神髓,這種心力交瘁的歷程,大半年的努力,日思夜想,剎那間一翻兩瞪眼,直到順利得標,始能放下心中的大石。

然而,什麼是真正的公正公平,其實要憑點運氣,偶爾會碰到已有定見的評審,你如何見縫插針,拉出偏見,回到你的論述軌道,是成敗關鍵。劉培森回憶,2011年他帶領團隊,參加高雄巿立圖書館總館國際競圖,評選採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設計圖說書面評選,計有七家建築師團隊通過資格審查,後經過德國、日本及國內圖書館、建築界的六位專家學者討論、評比後,四組建築師團隊出爐,並進入第二階段設計圖說及模型評選。四組入圍團隊,除劉培森建築團隊外,尚有:

  1. 荷蘭 Mecanoo International b.v. 團隊合作的大元建築及設計事務所。
  2. 印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華興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3. 與美國合作的柏森建築師事務所與盧友義建築師事務所。

面對高手如雲的場面,讓人忐忑難安,就在那千鈞一髪中,被宣告勝出,那種的喜悅,簡直叫人落淚,所謂的喜極而泣。

高雄巿立圖書館總館。(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為了縮短南北落差,高雄近些年大量投入公共建設,劉培森算是參與高雄公共工程國際競標的常客,且成績斐然。(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2013年劉培森跨海到大陸,參加南京市中國科舉博物館的國際競標,就是個例子,第一回合名列第二,第二回合,沒有像其他競爭者以15分鐘影音片作介紹,他親自以口頭作簡報,細數科舉的歷史發展與影響性,再切入他們團隊的的設計,對未來與民眾的互動性,可能呈現出無遠弗屆的深沉的影響,讓特別出席評審會的領導感動不已,因此翻轉了頹勢,嬴回首獎。

然而,但並非每一次參與國際競標,都有幸運之神眷顧,劉培森表示,也有在看似勝算很大,進入最後決賽,一切都很順心如意,設計案推理最合邏輯,執行性也最高,理應獲選的情況下,意外敗選,最後首獎判給看起來不怎麼樣的競爭團隊,那種百思不解的挫敗,最刺骨椎心,簡直讓人瘋狂。

劉培森舉例,2018年參加桃園市立美術館的國際競圖案,就是一個讓人難過的案件。該案總金額為2億4,036萬元的案件,也是採兩階段評選方式,最後由「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與共同投標廠商株式會社山本理顯設計工場」評選為最高分,獲得簽約權;作為落選頭的劉培森團隊,痛苦不堪。

劉培森說,因為前面半年,投入很深,每天都想著案子,但成績揭曉之後,那種思考慣性與緊崩情緒卻還存在,一時之間還拉不回來的,有時候持續低潮,要花上二、三個星期,療傷止痛,自己痛苦不打緊,還要帶著團隊作檢討,大家都強迫自己找到沒能入選的原因,偌大的公司與求好心切的建築團隊,都是在這種走三步退兩步,起伏跌宕中,匍匐前進。

桃園美術館案失利,之後,臺南市美術館、新北市立美術館都有近似的挫敗和傷感,劉培森喜歡美術館,也希望美育生根,多為社會打造美術館,用藝術推動人文創意。

久病成良醫,策展開路再設計外觀

所謂久病成良醫,劉培森多年前,即在公司內成立in house的策展部門,十幾位固定同仁,外加不同領域的顧問。部門的成員涵蓋跨域專才,包含撰寫人員、策展人員。這個部門的工作重點在於體認了建築接案,不再是打造軀殼,凸顯它的內在靈魂與生命力。思考邏輯:由內而外,硬體永遠服務軟體。因為內容,影響外觀,也左右公共空間,軟體先行,硬體在後。該部門,模擬展示內容,含特展、常設展。至於具體作法是:一取得業主的想法,作成學術腳本,然後形成策展(展示)腳本,最後再轉換為設計腳本。策展(展示)腳本,含海報、模型、影像等等。

有回,劉培森與美國某大博物館長談策展引導建築設計的構想,深獲認同。該館長認為,這樣蓋出來的美術館或博物館,是具未來性的,接近使用者的需要的。大約在七至八年前,劉培森曾為某博物館設計案,尋找數位藝術策展人,經過輾轉介紹,他親飛到上海,找到一家已經創業六年的公司,和他們面試,相談甚歡,結果發現是臺灣人到上海創業的。

原來這家公司設在臺灣,但臺灣市場太小,斷續接案,案子與案子之間又間隔太長,無法累積經驗,也不容易保持穩定收入。於是遷移到上海,果然,大市場且發展快,案件接不完。

劉培森頗受啟發,返臺後,立即在事務所籌組策展部門,擴大人才的招募領域。成軍後,團隊除了策展核心組員外,更擴編了美工、視覺藝術、模型、室內設計、機電空調人員、照明設計⋯等,成為機動性的外圍助力,因此如虎添翼,更能深化與聚焦,強化接案競爭力。

在中國科舉博物館的國際競標、國家軍事博物館案、以及美術館、圖書館、音樂廳⋯等專業標案,讓建築的創意發想,由裡而外,先假設使用內容,再依內容需要,設計出可以容載內容的外殻,最後裡外合一,天衣無縫。劉培森操兵演練過程中,倍加肯定策展團隊的重要性。

國家軍事館外觀。(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國家軍事館內部。(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為了讓該團隊更接地氣,續航常態戰力,除了正常國際標案的提前佈展,該部門也會對外承攬策展案,例如日前故宮南院開放佛教展覧的標案,該事務所的策展群,也軋上一腳,雖然沒有標到案子。但有了先前的經驗,積累出不少應變技巧,追蹤其他策展招標機會,也就越來越成熟。

劉培森認為,臺灣建築迎向未來,策展概念一定少不了,預知未來的活動方式、使用習慣,再進行空間的打造,這樣的思考模式,是回不去了。而臺灣要留住人才,一定要讓這樣的菁英團隊存活得下去,能有更多接案、增加收入,最重要的是,透過密集接案、操兵,累積的成果更快,經驗更豐,就不再陷在「有一餐沒一餐」的年輕人創業痛苦中。

這回臺北音圖競標以及明年北美館擴建案,對該團隊來說,都是先經過策展部門,收集研究與定調,讓劉培森參與國際競標時,彷佛站在「充分備戰」、「子彈無虛發」的優勢與高度中,更具競爭力。

911重建大師來訪,生命經驗感動人

如果了解劉培森的建築理想,與布局深、廣度,就會理解為什麼需要800坪的大空間。當然,除了150位員工,工作環境的打造,力求明亮、寬廣、舒適之外,其實,還保留偌大空間,作為交流會所,對國內,紥根九歲小幼苗,對外與國際建築院校連結,引進在學的國際建築學生,打長線國際仗。

舉例來說,去年1月疫情大爆發前。美國911世貿中心重建項目總體規劃師,丹尼爾.李布斯金(Daniel Libesdind, 1946-),就曾應劉培森之邀,來臺演講。這位被稱作「世界資深流浪專家」的丹尼爾.李布斯金,是波蘭人、猶太裔建築師,也是柏林猶太博物館的規劃建築師,1990年創立工作室,並擔任首席設計師。

丹尼爾.李布斯金出生於波蘭中部的羅茲,父母是大屠殺的倖存者,1957年舉家遷往以色列,1959年再定居美國紐約。他從小音樂造詣頗高,擅長演奏手風琴,後來立志成為建築師。丹尼爾.李布斯金的特殊背景與際遇,對於有兩岸分治困擾的臺灣人來說,特別能感同身受,尤其是他受到舉世矚目的《光之鍥——(自由塔)誕生記》與《柏林猶太博物館》,都在競圖之初,完全沒有被看好,甚至引發同業訕笑,最後卻領先對手,摘得桂冠。

除了堅韌生命力之外,丹尼爾.李布斯金和劉培森一樣,擁有位影響他人生路選擇的母親,讓他以建築師為志業,取代他去追逐音樂或美術夢。這樣的近似背景,讓劉培森與丹尼爾.李布斯金更惺惺相惜,成為心靈至交。

2010年,高雄世界貿易展覽會議中心國際競圖由劉培森建築團隊奪得首獎。(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高雄世界貿易展覽會議中心建築內部設計。(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近3、40年來中國大陸的發展,完全讓外界跌破眼鏡,以建築行業來說,地大人廣,公權力威力足,許多大型開發案,勢如破竹。劉培森經常邀請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系所教授,跨海來臺發表中國大陸的規劃現狀,規劃的思維,分享建築的方法與成長經驗,這對臺灣建築師來說,是知己知彼的上好管道,也是大市場、大政府操作方法論的寶貴教材。不只是建築專業的引進,劉培森交遊廣闊,各行各業的菁英,經常是講堂的座上嘉賓。120位到150位的閉門講堂,不只員工期待參與,列隊等候被通知的外圍名單很長,前次邀請鄭麗君的講座,就是大滿座,賓主盡歡,演講之後的紅酒派對,更發揮交流盛況,溫馨感人。

國際建築暑期營,連結國際建築網絡

為國際建築系所舉辦「國際建築暑期營」,於每年6月到8月舉行,來自全世界建築後學15人,本地建築系優秀學生15人。這是純粹為國際連結,搭建的交流平臺,也說是出錢出力出場地,良苦用心,劉培森為了增加國際學員的代表,逐一聯絡國際建築名校,包括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系、景觀系⋯。每年聖誕節一過,就廣發邀請函,應徵學員必須準備兩封推薦信,一份個人資料介紹 ,然後接受遴選,一旦被錄取,劉培森的團隊,以落地接待方式,提供學員在臺灣生活、實習兩個月,錄取學員只要買張來回機票,就能來臺北進行體驗交流、由建築事務所的專案經理人帶領,指導學習兩個月。劉培森會在活動開學、期中與結業,和國內外學員,進行面對面交流,有如師徒制的傳承,也是與不同世代的連結,讓世界走進來,也將臺灣分享出去。

這個活動從2013年迄今,造福學員無數,也有學員畢業後,便應徵、投入當時所參加事務所。一個學員吃住約6萬元,每年近200萬元的投資,透過建築新血,一點一滴,行銷到國際。國際學生能力與在臺灣定居兩個月,一定會對臺灣有感情,這份善緣,會讓臺灣被了解,擁有更多朋友,積沙成塔,善果可期。

當被問起臺灣與國際建築學生比較的問題,劉培森說,其實他們的程度,越來越拉近。但是國外學生,開放樂觀,凡事好奇,比較正向是考問題,反觀臺灣學生,相對靦腆、被動,提前讓他們不出國門,就能在國際學生中,互相交流,說不定就就因為這樣找到跨國知音,對建築人生路,開啟了嶄新門扉。

透過這項活動,至少可達成五項目標:

  1. 接觸到不同文化。
  2. 了解不同國家與學校的教育方針。
  3. 讓臺灣莘莘學子了解外文的重要性。
  4. 國際觀的啟蒙與培養。
  5. 建立國際連結網絡。

生活美學在敏感度,小四生上手又動腦

劉培森相信美育的培養,越小越好,生活美學的養成,讓孩子多一分敏感度。臺北市復興國小是劉培森在臺灣唯一的母校,感情非常特別。劉培森透過復興國小校長吳志弘的推薦,從國小4年級的學生中,挑選25位,利用每個月的兩個周末,在事務所舉辦小小工作坊。會議室中,25張桌子排成圓圈,學校出動二位老師,幚忙維持秩序。第一個週末,由劉培森親自授課,並找來許多藝術作品或創意圖片,二度空間往往是靈感創意的來源。小朋友看到喜歡的畫面,會有「哇」的回應,逐漸喜歡美的東西,或對美開始有了敏感度。

第二個週末,就放手給同學模型材料,讓他們自由創作,用雙手作出自己心愛的模型,然後在分享會中,拿著麥克風,嘗試解說自己的想法,介紹模型的意涵,大家互相觀摩、互相學習。

劉培森說,他們的學習營,不是要替代學校的美術課,而是從小讓孩子動手做,美感經驗的啟蒙與誘導,他們會記住這段共聚一堂,一起學習的美好,同時,舉一反三,在他們的未來成長路上,美感經驗、創意營造都具意義。

社會美學層次低落,普遍缺乏美感經驗,與其抱怨,不如動手推廣,4年級的小眾實驗,是劉培森在臺灣土地感恩回饋的里程碑,他樂於播種培植幼苗。

與美術館的不解之緣

劉培森喜歡逛美術館,所以對設計美術館情有獨鍾,他參與過的美術館競標案頗多,結果可說傷痕累累,舉凡臺灣重要城市的美術館標案,都有他的身影,目前成功的案子,包括臺中市綠美圖、高雄美術館內惟加建。明年北美館當代藝術園區擴建案,他也全力以赴。

臺灣各地大興土木中,「第二次美術館革命」的態勢,他頗能體會,如何再下一城,標下北美館案,他當仁不讓。要兼顧園區公園,未來北美館擴建案往地下發展,嶄新的嘗試也是臺灣館博界首開先河,但以今天的技術來看並不困難,只是如此以鶴立雞群姿態,贏取標案,還在努力中。

從臺中綠美圖與高雄美術館內惟藝術中心,他明顯走出傳統窠臼,21世紀的美術館,已不僅是當年的白盒子,顛覆式的概念與造型,已經在劉培森身上,有跡可循。現在美術館早已定位在市民的美術館,除了作品形式不再有框架,作品傳達模式,有更多的漫遊機會,作跨域、跨界、沉浸式互動,連美術館開放時間也不侷限在上班時間,因為下班之後,對許多民眾來說,才是真正浸淫藝術品的開始,怎麼延後閉館時間,放寬民眾對美術館空間的使用,私人的晚宴婚禮是否可以在美術館開放空間舉辦?庶民美術館是新美術館時代最基本的概念,因為屬於普羅大眾的美術館才具有可親性,一般民眾在任何時間、任何理由,都可以和美術館保持友好互動,美術館的公共性要加倍推廣,成為民眾願意親近、參與的基本條件。

高雄美術館內惟藝術中心明顯走出窠臼,21世紀的美術館,已不僅是當年的白盒子,顛覆式的概念與造型,已經有跡可循。(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以臺中綠美圖來說,位水湳經貿園區67公頃的重劃區上,除卸機場的任務,還綠地公園於民。日本知名建築師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西澤立衛(Ryūe Nishizawa)所組成的SANAA建築師事務所,是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法國羅浮宮朗斯分館、西班牙巴倫西亞現代藝術學院、美國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以及中國三亞當代藝術館的打造團隊,對於美術館的設計,經驗豐富,他們的作品最被肯定的是輕、飄、流動感,把笨重硬體設施,透過材料轉化,技巧地融入地景之中。劉培森說,他們的跨國合作,不卑不亢,一定是秉持權利義務各半,分享彼此的利基,達成強強聯手的結果。

歷經胡志強、林佳龍與盧秀燕三任臺中市市長催生出的綠美圖,得來不易,所以在設計發想之初,就是定位為公園和城市的延伸,所謂「公園中的圖書館」、「森林中的美術館」。有森林,有公園相伴,綠美圖就不再是一棟嚴肅的公共建築,而是扮演園區的景觀之一,因此以坐落的白色空間排列,看起來更賞心悅目,讓進出圖書館的書迷,欣賞藝術創作的粉絲群,以及每天到園區運動休憩的民眾,都一併得到尊重與款待。市民們也許會先到圖書館翻翻書報,閱讀一番,再到美術館逛狂走走,看看展覽,喝杯咖啡,累了再到公園透氣散步,如果市民以徜徉林野、享受知識的心情,來看待中臺灣的蛻變與發展,那就是建築師團隊最大的期望。

臺中綠美圖綠美圖目前係以八個大小不一的空間量體,彼此互相連結,整個建築物的安排,也力求輕巧通透。(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劉培森分析,綠美圖目前係以八個大小不一的空間量體,彼此互相連結,有些空間在地面上,有些空間則懸浮著,為下方各種活動廣場,提供遮蔭功能,這樣的體貼設計,就是希望讓微風,從建築物底下吹過,營造出涼爽舒適的感覺,讓公共空間更具可親性。而整個建築物的安排,也力求輕巧通透,因為通透的設計,讓訪客視線可穿透建築物,讓各式活動一覧無疑,這樣一來,民眾每次的造訪,都是全新的感受,也因此不會覺得厭煩,吸引更多回頭客,倘若民眾對於公共空間,願意一去再去,那就是一個好的設計案例。

至於圖書館,為避免不同年齡層民眾相互干擾,劉培森說,他們與SANAA團隊,經過縝密思考後,讓設計以棟為主題,區隔出兒童、青少年,以及樂齡專區,各自擁有獨立空間,並與其他專區相鄰,保持有點黏又不太黏的關係,資源就可以充分共享。

而美術館空間設計概念,也是希望民眾可優游漫步在各個空間角落,隨處都是精美的視覺饗宴,因此在展示場的規劃,設置平面式,或上下立體的串聯空間,並設計4公尺、6公尺、10公尺、甚至27公尺多樣高度的展廳,配合不同的策展人,或藝術家進行展示空間佈設,達到最完美的藝術呈現,預計2022年完工啟用。

  「輕、飄、流動感」可望讓8棟白色建築,成為偌大園區的亮點,臺中在臺灣第二次美術館革命中,扮演中鋒要角,俯瞰南北,提供示範,各界無不寄予厚望。

高雄公共建案,當仁不讓

至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被藝術界稱為高雄「大美術館計劃」的最後一塊拼圖,而這個神聖的最後一哩路,落在劉培森肩上,他倍感光榮。

為了縮短南北落差,高雄近些年大量投入公共建設,劉培森算是參與高雄公共工程國際競標的常客,而且成績斐然。根據統計,在過去的國際競標案上,劉培森團隊,有四次贏得首獎,取得興建機會,這四案分別是,2002年與日本日本株式會社竹中工務店合作的「高雄市現代化綜合體育館BOT案」;2004年與日本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及株式會社竹中工務店合作的「高雄2009世運會主場館新建工程」統包案;2010 年獨立投標的「高雄世界貿易展覽會議中心統包案」;以及2011 年獨立投標的「高雄巿立圖書館總館」。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2004年與日本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及竹中工務店合作的「高雄2009世運會主場館新建工程」統包案。(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高雄世運會主場館建築模型。(攝影/唐紹航)

另外有四次鎩羽而歸,分別是:1993年與法國戴立柏建築師事務所合作的「高雄市現代化綜合體育館 」獲得第二名;2007 年與瑞士韋伯、侯佛建築師事務所合作的「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衛武營」獲得佳作;2010 年與竹中工務店合作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得到第三名;以及2011年與日本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合作的「高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獲第二名。

參與高雄大型公共建設的國際投標案較多,劉培森團隊對高雄累積了深厚的情感,尤其歷史紋理與生態環境,皆十分熟稔,這回取得「內惟藝術中心」的打造機會,意義非凡。

高市府在2017年高美館轉型為行政法人之際,宣示啟動「大美術館計畫」。大美術館計劃在時任文化局長的史哲副市長,帶領團隊努力推進,並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補助,與高市府的支持挹注,從館內展示空間、公共服務區域,再到美術館園區水環境與綠色景觀、廣場群以及入館動線友善化,重新定義了城市、人群與美術館新的互動關係;大美術館「內惟藝術中心」之興建,歷經兩年調研、規劃設計、都審等過程後,終於在2021年6月正式展開。

內惟藝術中心肩負著縫合都市新舊紋理使命,也是高雄專業文化機構轄下「三館一法人」,未來將是一座兼具前瞻性、國際性與獨特性,值得市民共同期待。 所謂的「三館一法人」,即高雄美術館、高雄歷史館、高雄市立電影館,透過三館共構,展開城市藝術、歷史、影視文化的多元對話,翻轉民眾對美術館的既定印象。其中,(來自法人化下),政策得以鬆綁,可望擁有更多的資源整合空間。

反觀高雄「大南方計劃」與「大美術館計劃」,都是以高美館,馬首是瞻。現任高美館長李玉玲就此確立的「新形態美術館」,希望全力落實雙重目標,首先要翻轉觀眾對美術館角色的想像,讓觀眾對美術館的體驗,從靜態觀展、擴延至空間場域的切身體驗;其次是重塑美術館與城市的關係,讓高美館為大高雄帶來的藝術文化亮點,昇華為全體市民的光榮與驕傲。

1980年代臺灣首度進入美術館時代,創立於1994年的高美館,明顯墊後,歷經27年的風水輪流轉,尤其近5年來,副市長史哲指揮坐鎮,文化局長王文翠與李玉玲館長裡應外合、勵精圖治下,頗有後來居上的架勢,園區西側的「內惟藝術中心」彷彿成為最後封箱之作,倍顯重要。

座落於高美館園區西側馬卡道路與兒童美術館之間的 「內惟藝術中心」,占地約有1公頃,距離環狀輕軌C21A站步行僅需3分鐘。(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座落於高美館園區西側馬卡道路與兒童美術館之間的 「內惟藝術中心」,占地約有一公頃,距離環狀輕軌C21A站步行僅需三分鐘。劉培森以高雄壽山綿延起伏的山形作為發想,帶狀式輕量組合的建築群設計,與自然景觀共構共融,「漫遊式」的穿透性動線,串連典藏修復展示空間、親子影廳、文創商品、輕食空間等複合式機能,未來將以體驗型的互動式藝術參與,讓大眾能夠更愜意自在地享受43公頃的高美館園區,公共藝術與自然生態的一日遊藝術生活圈,迎向內惟聚落與社區建立溫暖緊密的連結。

眾所皆知,早年高雄的發展受限於保守規劃,以高美館園區馬卡道路以西的內惟社區來說,長期以來因鐵路縱貫線的阻隔,讓周遭發展慢了半拍,居民對於目前鐵路地下化後的新發展充滿期待,副市長林欽榮自臺北市移駕高雄,全力輔佐陳其邁市長,在他擅長協調與運籌帷幄下,可望加速整合鐵路綠園道、輕軌捷運環狀系統建設,以及未來結合「在地文化記憶」與「國際藝術視野」的內惟藝術中心,將帶動高雄西側舊街區都市更新契機,蔚為大高雄的全面啟航。

回首前塵,幾度夕陽紅,劉培森及時掌握「聽媽媽的話」最後三年的機會,讓自己在反哺慈母恩、敬孝順親路上,不留遺憾。「駙馬爺」、「御用建築師」到「國際建築競標高手」的婚姻歷程與事業轉折,也展現風度與智慧。更重要的是展現自信,根留台灣,放眼全球,爭取和國際名牌與建築天團,平起平坐的霸氣,留下海歸建築菁英,回饋故鄉的傲人篇章。

歷經30年的累積,劉培森視野更遼闊,經驗更豐富,而爭取國際露臉的企圖心更強烈,守護台灣競爭力、培植新一代的使命感亦更殷切。一日為建築人,終生坐臥建築大夢,矢志不渝。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96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