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落戶台南,談在地藝術家聚落:余宗杰和林鴻文(下)

專題|落戶台南,談在地藝術家聚落:余宗杰和林鴻文(下)

他返鄉回到府城,認為自己需要的是台南那種「低調、舒緩、靜觀、落整」的性格,這樣他才能沉澱並靜思自我。因此,在搬回台南後,他不斷地搬遷找尋身體的適切感。最終,藝術家的自我得以在幅員無際的自然空間裡優游,觀照著己身與自然的律動。
余宗杰:自然有感
余宗杰目前居住於台南官田,他的石雕創作呈現出簡約、俐落、樸實、沉靜及舒緩的氣質,自然地呈顯於藝術家自身的個人感受,和創作材質上的選擇上。「會選擇住在這邊最主要還是因為地緣因素,只要環境自然、步調緩慢就好,當初沒有特別因為台南的因素,算是很被動的決定。」被問到為什麼當初落戶於台南社子的原因時,余宗杰一面認真地思考並緩緩地回應著,這是屬於余宗杰一貫的回應方式,就像他在面對一件作品時,總是希望藉由精準的語彙,略去過多的詮釋。
余宗杰說:「當然主要還是因為自然環境的考量。」另外,就是這裡的石雕創作所需要的場地費用開支合理、低廉的生活消費,以及馬上就連結到交流道的便利性。還有,「最現實的還是住在這裡,目前還活得下去。」因為現階段這樣的居住模式,雖與城市有所距離,但經濟上是沒有問題的。另外,因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簡稱南藝大)所形成的藝術家居住群落因素也有關係,「會留下來的人都已經經過自然篩選了,大家都是喜歡這樣輕鬆的生活型態的人,個性接近,也就比較合,住在附近大家會有個伴。」
余宗杰的工作室與作品。(余宗杰提供)
當被問到他的創作與環境的關係時,余宗杰認為應該說是空間範圍較廣闊的自然環境對他的作品有著更顯著的影響,而不僅是台南這個地方。以他的「島」系列作品為例,他認為這一系列是他在自然環境中個人感受的表現,是一種漂浮、孤立甚至孤獨的感覺。「這樣的孤獨不是落寞,不是負面的情緒。」是自己一個人在大自然中的感知狀態,不是特別針對某地方的人文或是環境的特意指涉。「譬如我喜歡釣魚,會到台南的海邊,但這是因為我住這裡,才到台南海邊,所以應該更廣義的來說,是我喜歡在海邊釣魚。」因為喜歡自然,所以作品呈現出自然放鬆的樣貌,這在他自身以「個」、「體」為脈絡的創作中可以見得;雖然兩條脈絡都跟自然空間有著極大的關係,但,「體」更趨近於自然與材質之間的關係。然而,關於余宗杰的個人就比較抽離,所以作品多以重複性手鑿的手法呈現材質的質感與簡約的造型。
選擇台南社子,是因為對自然有感,也因為有著與他相同對自然有感的藝術家成群而居,成了他落戶於此的理由。
余宗杰家的窗景。(余宗杰提供)
余宗杰作品。(余宗杰提供)
林鴻文:酣暢遊靜謐
林鴻文的創作觀照著自然之餘,也觀照著自我。作品以身體為自然的介面,讓自然環境的顏色、聲音、律動透過身體呈現,藉以捕捉意識的閃光。他說自己的作品是超級寫實的呈現,是描述其內在的真實。因此,林鴻文的作品有極強烈的地方性,但這樣的地方性並非刻意追求,而是經由藝術家所處的環境空間在身體的積累所自然產生的地方性。正因為林鴻文開放著自己的身體讓自然穿透,所以其創作中自然呈現出具有藝術家自身身體感的造型。
藝術家林鴻文。(林鴻文提供)
而在追求地方性的狀態,也是他自身個性所使然。1980年代中期,當林鴻文服完兵役後,他決定搬回台南。林鴻文說:「台北像是海綿正在吸取大量的他仍不知道要與不要的東西,他認為創作要從根去找,若要在急躁與洶湧的環境中去尋覓,有時候還是蠻累的。」所以他返鄉回到府城,認為自己需要的是台南的「低調、舒緩、靜觀、落整」的性格,這樣他才能沉澱靜思自我。因此,在搬回台南後,他不斷地搬遷找尋身體的適切感。林鴻文的創作之眼總是落於環境自然,因此他的作品開始出現環境批判的意識,展開了藝術家對自然與人文環境的感受的創作與展覽計畫。不論是對黑金、海安路、四草、七股海岸或在頭社所舉辦的環境藝術,林鴻文總是觀照著環境,自然中的現成物,以及自然的造型。約在2006年,他落籍台南頭社,環境的色彩、日常的念想及搬遷的痕跡,呈顯於他的畫布上。台南市的斑斕色彩與閃動著的線條、七股顏色單一但流動性強烈的線條,乃至於到了位處深靜的頭社,自然與謐靜包圍了他的身體,作品畫面中呈現出整體單色的暗色調,是寧靜包圍著空間,而流動著的是,屬於藝術家閃瞬的意識捕捉。
林鴻文工作室。(林鴻文提供)
在談到當初定居頭社的理由,林鴻文說,台南的市區與郊區的遊牧生活,他倦了、希望有個棲息之所,但一定要深入自然,同時考量交通的便利性,頭社接快速道路,所以一開始就設定於此。因在南藝大兼課的地緣之便,學生、老師其他志同道合的藝術家都遷居於此,所以就跟頭社有了機緣,買了地、建了房。主要還是這地點夠接近自然、夠深入自然。因為居住於此,林鴻文作品有了大片沉靜的自然色系,藝術家的自我得以在幅員無際的自然空間裡優游,觀照著己身與自然的律動。
林鴻文工作室。(林鴻文提供)
許遠達( 2篇 )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