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OUCH
開/關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 專欄
  • 新聞
  • 視野
  • 展演
  • 人物
  • 市場
  • 影音
  • 專題
  • 小典藏
  • Yishu
  • 書店
  • 空間
  • 餐飲
開/關
  • 典藏
  • 小典藏
  • Yishu
  • 書店
  • 空間
  • 餐飲
開/關
0
1966年威尼斯水災之景象。(©維基百科)
立陶宛國家館「太陽與海洋(碼頭)」(Sun & Sea (Marina))展演現場。(攝影/王萱)
這次威尼斯暴雨釀災,12日達到的水位高達1.87公尺,高度僅次於1966年11月4日的1.94公尺。(©Ted-m)
佩姬古根漢美術館(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維基百科)
佩薩羅宮當代美術館(Ca’Pesaro)(©維基百科)
聖馬可教堂(St. Mark's Basilica)(©維基百科)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維基百科)
‹
›
新聞
2019.11.14
繼1966年後最嚴重的威尼斯洪患:藝文大停擺,威雙也泡湯
文 | ARTouch編輯部
這場水災影響範疇除了民生日常,更在一開始就奪走兩條人命,損失高達數億歐元,有多處文化遺產及藝術機構泡水,本屆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也被迫暫時關閉。

SPONSORED

威尼斯在昨(13)日遇到近年來最嚴重的水災。由於近期當地暴雨不止,水位上升到半世紀以來的高峰,12日達到的水位為1.87公尺,僅次於1966年(1.94公尺)的洪水紀錄,使得全市逾半的地區處於泡水狀態,著名景點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一度淹至1.1公尺高。威尼斯市市長布魯納羅(Luigi Brugnaro)罪責氣候變遷,認為它導致了這場威尼斯50年以來最嚴重的水患。

這次威尼斯暴雨釀災,12日達到的水位高達1.87公尺,高度僅次於1966年11月4日的1.94公尺。(©Ted-m)
1966年威尼斯水災之景象。(©維基百科)

近日威尼斯淹水的畫面。(©youtube)


 

這場水災影響範疇除了民生日常,更在一開始就奪走兩條人命,損失高達數億歐元,有多處文化遺產及藝術機構泡水,佩姬古根漢美術館(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也未曾倖免。其館長卡洛爾·維爾(Karole Vail)向媒體表示,在館員及時的災害應變下,目前館舍及藏品都安全無損,但14日前會先暫停對外開放,以策安全。而這次損失最嚴重的是佩薩羅宮當代美術館(Ca’Pesaro),館內因電線短路引發火災,即便消防人員迅速撲滅,但連接一至二樓的平臺已損,需要立即加固。許多藝文機構在淹水或安全考量下,暫停對外開放,像是格拉西宮當代藝術博物館(Palazzo Grassi)及鳳凰劇院(Teatro La Fenice)。不過為了避免觀光收益受損,威尼斯部分景點仍照常開放,如威尼斯總督府(Palazzo Ducale)和威尼斯國家考古博物館(Museo Archeologico Nazionale di Venezia)等。

佩姬古根漢美術館(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維基百科)
佩薩羅宮當代美術館(Ca’Pesaro)(©維基百科)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也被迫暫時關閉,經威尼斯雙年展發言人證實,13日已全面關閉綠園城堡展區(Giardini)及軍械庫展區(Arsenale)的國家館。極為諷刺的是,唯一不受這場「氣候變遷浩劫」影響的國家館,是10月底甫結束、本屆金獅獎最佳國家館獎得主的立陶宛館,其館內藝術作品「太陽與海洋(碼頭)」(Sun & Sea (Marina))正是闡述休閒生活的批判與環境劇烈的異變,以新型態聲樂演出(opera-performance)的表演。

立陶宛國家館「太陽與海洋(碼頭)」(Sun & Sea (Marina))展演現場。(攝影/王萱)

隨著過度旅遊及都市開發的情況普及,加上氣候變遷影響愈趨明顯,義大利近年來不少歷史遺跡因洪患受損,如義大利馬特拉(Matera)的世界文化遺產「馬特拉的岩洞民居和教堂」(The Sassi and the Park of the Rupestrian Churches of Matera)。這場重創威尼斯的大水,也淹進了世界著名教堂之一的聖馬可教堂(St. Mark's Basilica),其中的地下墓室積水不退,且據義大利媒體《ANSA》報導指出,工程師發現教堂內部的磚石因大水受損。

聖馬可教堂(St. Mark's Basilica)(©維基百科)
威尼斯 威尼斯雙年展 La Biennale di Venezia 佩姬古根漢美術館 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 格拉西宮當代藝術博物館 Palazzo Grassi 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
作者 / ARTouch編輯部 ( 2383 篇作品 )
收藏文章 Facebook 分享 Line 分享 WeChat 分享
上一篇 | 2019 Art Power 100,藝術是否具有改變的力量? 下一篇 | 文化內容策進院正式揭牌:「文化台流」即將崛起

雜誌訂閱

今藝術二年期加贈典藏經典選書11/12月專案(國內讀者適用)
古美術二年期加贈典藏經典選書11/12月專案(國內讀者適用)
小典藏雜誌《11月新書【大的小的】專案》
‹ ›
BOOKSTORE

SPONSORED

RELATED

  • 《有無之際》──李光裕大型個展
    VIEW 視野 - 2017/4/11
    《有無之際》──李光裕大型個展
  • 非裔美籍策展人奧奎.恩威佐(Okwui Enwezor)逝世,享年55歲
    NEWS 新聞 - 2019/3/16
    非裔美籍策展人奧奎.恩威佐(Okwui Enwezor)逝世,享年55歲
  •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
    ISSUE 專題 - 2019/5/11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

WHAT'S HOT

  • 「2019臺北美術獎」公布,楊登棋以非常態的父子關係獲得首獎
    NEWS 新聞 - 2019/12/6
    「2019臺北美術獎」公布,楊登棋以非常態的父子關係獲得首獎
  • 如何讓台灣的故事被聽見? 首屆「冰島/英國台灣電影節」文化外交成功出擊
    VIEW 視野 - 2019/6/6
    如何讓台灣的故事被聽見? 首屆「冰島/英國台灣電影節」文化外交成功出擊
  • 【策展人的新手村】非「純藝術」的策展想像:跨領域的師生合作,創造未來工作
    VIEW 視野 - 2019/12/6
    【策展人的新手村】非「純藝術」的策展想像:跨領域的師生合作,創造未來工作
GO
  • 關於典藏
  • 隱私權聲明
  • 服務條款
  • 常見問題
  • 廣告刊登
  • 工作職缺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Artou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FB
  • instagram
  • youtube
  • line
關注典藏藝術,獲得更多第一手藝術訊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