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鄭又嘉專欄】文化在地化與多樣性,任自然

【鄭又嘉專欄】文化在地化與多樣性,任自然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藝術文化是人的產物,不僅各地的藝術文化有所不同,其對來自各方的藝術文化吸收、接納而後轉化出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藝術文化是人的產物,不僅各地的藝術文化有所不同,其對來自各方的藝術文化吸收、接納而後轉化出來的面貌也會有所不同,同一個藝術文化在各地經常出現不同的發展,原因可以說非常複雜,但無論如何,藝術文化的在地化與多樣性其實是很自然的事情,上述這些是從事藝術文化研究的人經常在處理的問題,幾乎已成為一種基本常識。
曾經訪問過一位走遍世界各地名山大川、爬過幾十座台灣百岳的古琴家,她說當她在不同地方爬山時聆聽到不論是潺潺山澗或磅礡瀑布,都對她表現古琴曲〈流水〉有很大的啟發,也才明白為何從四川到上海沿著長江能夠發展出不同的流派,而各個流派在詮釋同樣的琴曲〈流水〉時會有不同的表現。
而之前為了撰寫10至13世紀木雕觀音佛像的介紹文章時,從學者的研究中得知,觀音菩薩的信仰遍及整個亞洲,從佛教發源地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越南、爪哇、緬甸、西藏,一直到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南亞、東南亞和東亞佛教文化地區都信奉,只是名稱、象徵意義或有不同,在斯里蘭卡、西藏和東南亞與王權息息相關,在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則視為禪修者智慧的典範與慈悲女神。
上述不過是不可勝數的例子中之其二。同理可證,具備國際性的中國古代藝術在世界各地的情況也是一樣。喜愛中國古代藝術的人往往會前往世界知名博物館參觀中國古代藝術的展覽,這些展覽體現的是當地的研究成果、展示概念,展覽、研究之外,從典藏、教育推廣到參觀服務和設施種種與博物館有關的一切,處處呈現的都是當地的人文素養,是當地文化的表徵之一,不同國家地區皆會有所不同。筆者從事專業藝術雜誌工作多年,看過歐美日中港台等世界各地不同作者所寫與中國古代藝術相關的各式文章,也可以明顯反映出個人及其所身處之地方的人文素養的不同。故而儘管都是中國古代藝術,但其實在不同地區國家有其各自的在地化轉變,這些在地化的轉變是歷經漫長時間累積、於無聲無息之間發生的,並非光從藝術品來自中國這件事就能看出,更非個人或少數人的力量就能夠造就。
如果希望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能夠更加深入當地,除了與生活相結合的展覽策劃教育推廣與活動行銷,基礎教育中納入培養相關文化背景的課程如中國古代經典文章、中國歷史、中國古代藝術欣賞與習作,甚至可以與自然科學等科目相結合,此對美學與文化底蘊的涵養是非常重要的,如此在學校教育期間,自然會善加利用博物館資源,如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正是因為美國加州基礎教育中有亞洲歷史課而廣受師生喜愛並頻繁利用;此外,年輕世代在學校教育結束之後,進入博物館所代表的社會教育才會有連結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對無形文化遺產的定義是:「人們學習的過程連同由他們所發展出來的知識、技術、與創造力、他們所創造的產品,以及這些得以持續發展的資源、空間和社會與自然的脈絡。這些學習的過程為現在的社群提供一種與上個世代的連續感,對於文化認同以及人類文化多樣性與創作力的護衛都非常重要。」其中「提供歷史的連續感:這顯然是今日人們心理上的需求,人們希望感到他們屬於某些歷史傳統」,且「人類創造力的多樣性是重要的」,而「無形文化遺產的護衛,主要是透過創造並維繫它的社群的創造力與實踐」,「任何有關無形文化遺產的法律文件,都應該要促進、鼓勵與保護相關社群的權利與能力,使其得以發展自己的方法去管理與維繫,持續地實踐他們自己的無形文化遺產」,「只要可以確保相互的認可與平等的交換,文化的分享與文化的對話將可激發更好的、全面的創造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外牆。(本刊資料室)
儘管中國古代藝術的相關研究並不符合無形文化遺產「口述文化遺產、語言、表演藝術與節慶活動、禮儀和社會習俗、宇宙哲學和知識體系、信仰與針對自然的作法」的嚴格類型界定,但是其中的確包含了一套宇宙哲學和知識體系,與有形和無形文化遺產的關聯性十分密切,或可視為廣義的無形文化資產,上述的種種定義與價值完全適用。當人們需要歷史傳統的歸屬感,並在文化多樣性與護衛文化遺產的基礎當以文化社群為核心、由文化社群作主的大前提與根本精神上,政府當師法老子《道德經》所揭示的「無為而治」,扮演如同照看萬物的天地一般,只提供陽光、空氣、水、土地和空間等基本要素、但並不加以干預,畢竟聖人乃「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順天之道而為才能得天下民心,此一符合宇宙真理的治理方式是最高明的,也才是對藝術文化多元豐富的發展最好的。
期待中國古代藝術文化不論在何地,都能夠擁有富裕且自由發展的環境與空間,開出燦爛的花朵,為世界增添繽紛的色彩。
鄭又嘉( 5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