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GettyTEXT/ Rosy Wu 建築是人類生命中,視覺回憶裡非常關鍵的線索。我們能從一扇門、一個房間、一棟樓聯想到很多不經意就會失去的生活片段。現當代的中西方藝術家中,有不少受到都市化與建築啟發的作品,包括Edward Hopper(1882-1967)、Louise Bourgeois(1911-)、Julie Mehretu(1970-)和崔潔(1983-)。 他們作品當中出現的建築,訴說了個人化的生活品味與審美喜好之外,也背負了一代人對特定文化環境與社會政治的集體記憶。 構築個人生命體驗 以美國寂寥風景繪畫出名的Edward Hopper雖然出生在紐約,卻特別喜歡美國麻州的新英格蘭的建築與景致。他在1912年第一次到波士頓北部海岸的鱈魚角,不像其他藝術家描繪海岸線以及岸邊歡愉的生活、他迷上當地的科德角式(Cape Cod)建築,這種獨特樸實的建築形式來自英國。為了應付海邊的凜冽,這種木造的房子擁有陡峭的屋頂讓雪不易堆積,而且窗戶都不是大片的、由小玻璃和窗框組成。 Hopper後來幾乎每年都到鱈魚角度過夏天,他受這裡啟發的畫作中,建築體似乎遺世獨立地站在空曠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