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看到博物館舉辦精彩的文物展覽,而這些年代久遠的文物能夠好端端的出現在展覽中,其實是因為幕後有許多無名英雄默默的為它們付出,他們往往具備十八般武藝,必須整合各項專業與技能才能不負使命。本刊特地專訪台灣唯一設有獨立保存修復部門的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處長岩素芬,為我們揭開這神祕的面紗,看看這些無名英雄平常是如何在博物館中工作,並談及博物館文物保存修復相關現象、價值與思考。 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處長岩素芬。(攝影/鄭又嘉)現代修復更尊重文物 岩素芬從國立台灣大學農化系取得生化博士後,於1992年進入了故宮工作,從事文物修復與保存所需要的科學檢測工作,之後成為部門主管,至今已27個年頭,對此領域有深刻的了解,也正因為如此,她對於外界的反應深感困擾,發現台灣民眾對於這項專業,要不全然無知、要不經常產生誤解,她認為是中文無法精確翻譯出conservation一詞的內涵所致,並說:「真的很想提倡只叫做conservation!因為在台灣就是不知道該翻譯成什麼,是『保存維護』嗎?還是『修復』?講保存,會以為是保管它,在庫房工作,但事實上又不是,似乎很難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