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左派學校出身的人,不得不說,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 b. 1955)在北京尤倫斯藝術中心(UCCA)的特展「樣板劄記」給了我極大的滿足。作為UCCA的年度大展,「樣板劄記」展出了從1988年到現在的27年裡肯特里奇的全部重要作品。 肯特里奇《我曾經知曉的一首詩》(A poem I used to know),2012。肯特里奇出生在種族隔離制度下的南非,父母都是人權律師,父親曾經是曼德拉的辯護律師。在這樣一個環境中,肯特里奇的身分非常奇妙,他是白人卻是猶太裔,身為隔離制度的抵制者,本身卻不受隔離制度的強力壓迫……,這些矛盾衝突一直都在肯特里奇的作品中反復出現。 擦去&重寫 肯特里奇有一系列圍繞「蘇荷.埃克斯坦」這個虛擬人物產生的創作。除了架上繪畫,「蘇荷.埃克斯坦」系列包括十段動畫影像,以南非首都約翰尼斯堡的私人採礦場為背景,敘述資本家蘇荷、他的妻子,和映射藝術家本人、身分低微卻幻想的菲利克斯.泰特鮑姆,此三人之間的奇特三角戀。這一組動畫作品描寫了一段荒誕的感情,並不斷反覆肯特里奇鍾愛的敘事手段—&m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