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回歸史料讀歷史:淺談台陽美術協會的研究與史料運用

回歸史料讀歷史:淺談台陽美術協會的研究與史料運用

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我們對戰前台陽美術協會(以下簡稱台陽)的認識與研究發展,與各階段日治台灣史相關文字史料建置的關係。按此主旨與篇幅所限,暫不論及台陽美術作品與圖版流傳的影響。其次,舉幾個台陽相關議題為例,說明回歸史料讀歷史的重要性。

文/蔡家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回歸史料讀歷史」的研究方法,對歷史系的學生,或者對歷史研究有興趣的讀者來說,似乎是老生常談、理所當然的原則。然而這個原則卻經常受到史料在不同時空條件下如何被建置、公開,以及如何被解讀、詮釋的影響。本文首先簡要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我們對戰前台陽美術協會(以下簡稱台陽)的認識與研究發展,與各階段日治台灣史相關文字史料建置的關係。按此主旨與篇幅所限,暫不論及台陽美術作品與圖版流傳的影響。其次,舉幾個台陽相關議題為例,說明回歸史料讀歷史的重要性,例如關於台陽的命名、《台灣文藝》上的畫家訪談、裸體畫爭議等等。最後藉由這些回顧討論,理解本書出版的意義。

戰後的台陽研究與史料

戰後初期,王白淵(1902-1965)接下編寫台灣文化與美術史的任務,撰述包含台陽在內的台灣美術史,成為早期認識台陽的基礎文獻。

關於台陽的章節,記錄各回展覽要點,可能運用手邊或畫家友人提供的資料完成。其次,台陽畫家參與座談會,回顧戰前歷史,內容刊登在雜誌上。座談會記錄具有口述歷史的性質,也成為後人認識台陽的文獻。不過嚴格來說,這些戰後的文獻,並不算是「史料」。固然有其珍貴性,但也難免受到各人立場和記憶的影響。作為當時撰述出版的權宜之計,又或者文字在編審過程被添改,有時將台陽描述為台灣民族主義、抗日運動在藝術上的表現,可謂種下日後對台陽歷史定位始終糾結於此意識形態的開端。

戰前與台陽相關、刊載在報章雜誌上的日治台灣史史料,有賴圖書館等單位的整理和複製工作,日後才能逐漸供人查閱。這裡的圖書館等單位包括現在的國立台灣圖書館、台灣大學圖書館,以及國史館台灣文獻館、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等等。由於各單位歷史沿革、收藏多寡不一,以下僅以圖書館為通稱,勾勒大致的發展趨勢,並不指精確的年份或各別館藏。1970 年代至80 年代以來,圖書館將接收或受贈的日治時期史料,重新編目、複製。

台陽美術協會相關文書/圖片出處:《裝飾台灣的春天:1934-1945台陽美術協會資料彙編》

編目後有些再彙編成不同主題的紙本目錄,原件也以複印本或微捲的形式複製。1980 年代進入電腦化時代,目錄納入電腦檢索,有的史料也掃描存為光碟片。比單份複印本代替珍貴史料原件的功能更進一步,某些史料的需求性與重要性很高,製作成復刻本出版,提供更多運用機會,至今仍在進行。

與此並行,心繫台灣美術史的專家謝里法透過對藝術家的訪談,與其提供的剪報等史料,參考前述的戰後初期文獻,撰述台灣美術運動史,發表於美術雜誌並集結成書。台陽占其中一章,份量不少,觀點也引發後續討論。

1990 年代以後,學界併用上述兩種途徑整理、研究台灣美術史。進行田野訪談的同時,也埋首圖書館找史料。回歸史料的過程並不輕鬆,以《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為例,參考報章雜誌等史料的形式,包括藝術家與家屬等提供的剪報、圖書館收藏的原件、微捲等等,需四處蒐集,逐一瀏覽比對。不過對台陽的認識,得以校正戰後以來的錯誤資訊,探討進一步的議題。例如,運用《台灣文藝》所見台陽畫家繪製的封面和插圖、和文學家的交流座談,論述台灣美術與文學運動的關係。

2000 年後,史料檢索上最顯著的變化,來自推動數位典藏計畫的成果。許多單位與資料庫公司將前述史料檔案數位化,設定關鍵字等檢索功能,建置網路資料庫,影響廣泛。從期刊到碩士論文,或近年來網路上史普性的文章,寫作者很便利地運用《台灣日日新報》、日治時期圖書與期刊、台灣總督府相關檔案等等的資料庫,迅速查取史料撰寫。

然而,如何回歸史料的問題依然存在,或是換個方式出現。除了仍有些史料尚未被發現整理、複製公開外,有時「被整理」後,我們反而容易忘記需要回歸史料原貌或脈絡,並且綜合參照來解讀。

「台陽」的命名

此處以台陽如何命名的問題為例。首先,我們會讀到1934 年《台灣日日新報》報導台陽成立大會:「(台陽)如相對於帝展的東光會般支持台展」。為何這裡會提到東光會呢?該會是1932年由熊岡美彥(1889-1944)、齋藤與里(1885-1959)成立,會員投入官展創作之餘舉辦團體展,熊岡以「陽光自東方升起」的意象命名。台陽畫家如陳澄波(1895-1947)的收藏中可見到東光會展覽目錄,對此畫會並不陌生,可能是他向記者如此比喻說明。其次,顏水龍(1903-1997)在日後的信件中指出:「因為當時印象派畫家分析色彩是透過太陽的七色光,而我們是在台灣,因此建議命名為台陽,結果獲得採用。」

台陽美術協會成立大會簡報/圖片出處:《裝飾台灣的春天:1934-1945台陽美術協會資料彙編》

除了這些史料,如果回溯台陽成立以前的歷史,可知1929 年畫家們組織過「赤島社」,具有首次以台灣島為單位來命名、組織畫會的意義。成員中雖然如陳植棋(1906-1931)病逝,使活動中斷,但日後有多位成為台陽的創立會員。因此我們可以說,「台陽」的命名來自畫家共識,延續「赤島」以台灣為主體的詞意、參考「東光」作為官展外部團體的概念,同時採納了顏水龍的提議。以上的論述過程,運用了《台灣日日新報》資料庫、典藏顏水龍家屬提供史料的中研院台史所台灣史檔案資源系統、陳澄波基金會網站藏品檢索功能,以及回歸歷史脈絡的思考。

《台灣文藝》與台陽

台陽與台灣文藝聯盟(以下簡稱文聯)交流,參與座談會、繪製《台灣文藝》插圖,以及受台中文學界、士紳等支持的背景,如前所述已有相關研究成果。本文就史料解讀上重新發現的意義,再闡述一二。

《台灣文藝》創刊不久,於1935 年台陽首回展後,以專欄「台灣の美術を語る」連載三回訪談台陽畫家的文章。如廖繼春(1902-1976)提到,要畫最有教養的作品,認為創作要經過學習的涵養累積,顯示受到教養主義的影響;陳澄波說明自己構圖的步驟,與最近參考中國畫家倪瓚(1301-1374)、八大山人(1626-1705)的心得;李石樵(1908-1995)認為繪畫如同文藝,是比文化運動更為艱鉅的事業,需要一步步堅持下去;顏水龍則是強調素描作為基礎的重要性。

《臺灣文藝》創刊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雖然現在可藉這些訪談來理解畫家的創作觀,例如陳澄波的表述,便經常被引用作為其赴上海後將東方水墨風格融入油畫創作的證明。然而回歸史料原貌的話,不禁讓人思考,當時為何要在這樣全台性、甫成立發行的文學雜誌上,刊登畫家們的訪談呢?

事實上這些訪談,被編排於雜誌的文學評論欄,例如第一回文章接續在此欄的劉捷〈民間文學の整理及びその方法論〉一文後。重新解讀每位畫家的說明,可知共通的重點,是在分享創作的過程、條件和心得。如此可以推測,《台灣文藝》當初編輯「台灣の美術を語る」的主旨,是讓畫家們揭示自己在繪畫專業上的方法論,提供文聯與關心台灣文學建設的讀者們參考。

「台灣の美術を語る」專欄連載的第二回起,加入張星建(1905-1949)所撰〈台灣に於ける美術團體とその中堅作家〉,連載四期。張並不品評作品,而是列記台展、赤島社、栴檀社等團體的成立始末、發展過程與成員簡歷。內容著重於指出審查等組織結構,與成員的優秀表現,是奠定團體發展的基礎。張星建在台中耕耘文藝事業,組織文聯、發行《台灣文藝》,是如穿針引線般聯繫台陽畫家與台中人士的重要人物。因此同樣地,編輯張星建親撰「美術團體」史的目的,不是為了記錄台灣美術史,也非賞析畫作,而是在於其可以成為「文學團體」的觀摩對象,具有示範作用。

嚴格檢視的話,三回訪談文章,與畫家後續所繪的雜誌封面和插圖上,都沒有明確標記他們的「台陽」身分,這也是本書依編纂主旨沒有收入的原因。不過我們會發現,《台灣文藝》出版第一回訪談卷期的時間點(1935 年7 月),緊接於台陽第一回展(同年5月)後,隨即又連載「美術團體」史。再加上後來台陽展巡迴至台中時,均是同批人士交流。由此可知,這些文章以及畫家後續繪製的封面和插圖,都是站在美術和文學團體的立場,進行合作的成果。如此可以讓我們對當時美術與文學的關係,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台灣文藝》於戰後有復刻版發行,部分文章選入台灣文藝評論集並有中譯本,圖書館除收有原件外亦建置部分數位化檔案,目次可見於台灣文學館期刊目錄資料庫。比較可惜的是,按內容順序連載〈台灣に於ける美術團體とその中堅作家〉之(三),應該記載台陽歷史的第3 卷第1 號,至今仍欠刊未見。

全文未完,本文節錄書籍《裝飾台灣的春天:1934-1945台陽美術協會資料彙編》


從前從前有個台陽美術協會……

《裝飾台灣的春天:1934-1945台陽美術協會資料彙編》

彙編台陽美術協會創立年至因戰爭而暫停展覽(1934年-1945年)的十回展覽會、藝術家參展紀錄。

蔡家丘( 1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日本筑波大學人間總合科學研究科藝術專攻博士。研究領域為近代日本美術史、臺灣美術史,近代東亞美術中的交流、旅行活動、超現實繪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