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Kの慢食旅】男孩想當這男人就代表著快打旋風

【Kの慢食旅】男孩想當這男人就代表著快打旋風

文:巴哈姆特、K Fu 圖:CAPCOM卡普空、Susan Huang

《快打旋風》這個伴隨許多玩家成長的格鬥遊戲老祖宗,一路以來締造了許多重要的紀錄和事蹟,因此本次【Kの慢食旅】專欄,就要和大家一起來回顧《快打旋風》系列所創造的光榮軌跡。

快打旋風(日語:ストリートファイター,英語:Street Fighter,中國大陸和香港譯作「街頭霸王」,簡稱「街霸」),是卡普空公司發行的格鬥遊戲系列,最初於1987年推出的投錢遊玩大型機台格鬥遊戲快打旋風,之後陸續推出後續版本,也有出品日本的動畫卡通和美國的真人飾演電影。《快打旋風》被玩家認為是兩人對打格鬥遊戲的始祖,那時大型電玩遊戲機台是射擊和動作等單人遊戲卷軸為主要銷售遊戲產品,兩人互相對打的電動遊戲在坊間並不常見。該遊戲在東亞及北美擁有極高的人氣,在日本被認為是世界第一名的格鬥遊戲系列。 2018年街頭快打系列的全球累計銷量達到4200萬套。

30多年前,當時大型電玩機台仍以射擊或動作等單人遊戲為主,其他類型的作品並不多見。直到 1987 年,CAPCOM 推出了一款讓所有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快打旋風》,自此開創遊戲史上的嶄新一頁。

由兩個角色於限定的時間內,使用各種攻擊手段,設法令對手的生命值歸零,並以三戰兩勝的方式進行一場龍爭虎鬥,勝利後才能往下一個關卡前進──這些我們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基本遊戲規則,至今仍為大多數的格鬥類型遊戲所採用,《快打旋風》普遍被認為是所有格鬥遊戲的先河。

最早期的機台只有「拳、腳」兩個按鈕,依玩家按鈕的力道來決定輕重。針對普通拳腳的攻擊方式,《快打旋風》也加入了許多變化:威力弱、可牽制對手的輕攻擊,威力強、破綻大的重攻擊,介於兩者之間的中攻擊;還有面對來自上、中、下段等不同的攻擊手段,也必須分別以站立或蹲下的姿態按「後」來防禦。

除此之外,《快打旋風》更加入了必殺技系統。波動拳 (↓↘→)、昇龍拳(→↓↘)、龍捲旋風腳(↓↙←),這三個由遊戲主角隆(Ryu)所施展、威力十足的必殺技,堪稱是整個《快打旋風》裡最具魅力的賣點,爽快的動作,輔以魄力十足的語音,讓「波肯」、「侯留肯」成了當時電玩迷最朗朗上口的口頭禪之一,而這些招式,也成了後來許多格鬥遊戲必殺技的基礎指令。

當年《快打旋風》並不能讓玩家自由選擇角色,2P 的肯(Ken)和隆其實只有外觀不同,在能力上並沒有什麼差異,而一路過關斬將中的對手(日本、美國、中國、英國各有兩名對手,全部戰勝後才能前往最終關卡泰國)更無法讓玩家使用,和現代格鬥遊戲角色動輒十人以上的情況相比,確實相當陽春,但這依然不減玩家對遊戲的喜愛。

只是《快打旋風》的出現雖然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不過嚴格來說,遊戲的操控性並不佳,人物動作並無法讓玩家隨心所欲的控制,特別是必殺技的使用相當不順手,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一手拼命「搓」搖桿、一手拼命按按鍵的情況,因此當年許多格鬥高手搓到手掌起水泡或破皮的情況也是稀鬆平常。

此外,遊戲的平衡度極度不理想,波動拳、昇龍拳、龍捲旋風腳等三大絕招的威力大得驚人,有時候只要使出一記昇龍拳,碰碰碰地全招呼在對手身上就能瞬間底定勝負,也因此很少有人願意一拳一腳老老實實的攻擊,怎麼樣也要想辦法「搓」出絕招來,有趣的加分關卡,因為操控不太理想,想全部踢破可要費一番功夫!

《快打旋風》另一個讓老玩家念念不忘的特色,就在於那真假難辨的遊戲謠言。20 多年前網際網路尚未出現,攻略資訊的流通幾乎只能靠口耳相傳,也因此產生了許多流言:與美國拳手麥克(Mike)對決的拉希莫山場景中,若能對準後方總統頭像的某個接縫處使出昇龍拳,就能拿到鑰匙(你看過有人拿到鑰匙嗎?),並直接跳關到泰國,或是隱藏關綠洲和夏威夷;此外,還有只要轉出閃電型方位,並同時按下六顆按鈕就能使出威力強大的終極必殺技「一陽指」等等。

儘管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表示看過這些秘技,但卻始終無人能證實事情的真偽。一款遊戲能有這麼多的謠言產生,由此可見《快打旋風》的高人氣。不過嚴格來說,一代只是系列作的起點而已,一直到二代的出現,才真正為遊戲界投下一記超級震撼彈。

改良一代操作性不佳的缺陷,1991 年推出的《快打旋風 2》在操控上變得十分流暢,同時可選擇的人數也增加到八名(最初版本仍無法使用同一名角色)。以包包頭和修長美腿(?)形象深植全球玩家心中、勝利時會興奮跳躍歡呼的春麗(春麗也是對戰格鬥遊戲史上首次出現的女性角色),以及留著醒目掃把頭、勝利後不忘拿起梳子整理頭髮的美國大兵凱爾(Guile,據說其獨特髮型的靈感是來自於知名漫畫《JOJO 的奇妙冒險》第三部中的角色「波魯那雷夫」)等等,都在本作中首度粉墨登場。

個性刻劃生動的八名遊戲人物,操作要領也截然不同,雙方對戰時的變化自然大幅提升,讓遊戲一推出便立刻造成轟動,風靡的程度,只要是五、六年級的玩家,幾乎都玩過《快打旋風 2》;而且不單台灣,全球玩家都從《快打旋風 2》中,體驗到熱血沸騰、前所未有的格鬥遊戲樂趣。至此,《快打旋風》系列的架構才真正完備,並奠定它在遊戲史上無遠弗屆的經典地位。

P.S. 二代也有加分關(打汽車、啤酒桶、冒火汽油桶),只是類似這樣的加分關越來越少見了

由於當年台灣尚無相關法令規定,因此電玩店四處林立,而吸引許多學生一放學就往裡頭鑽的一大誘因,正是《快打旋風 2》,而且這個現象並不限於台灣,全球的街機市場都因為《快打旋風 2》而熱絡了起來。由於遊戲的大受歡迎,許多不可思議的 bug 技,也紛紛被挖掘出來,如金雞獨立、黏巴達、無影摔,甚至是不爽對手,來個兩敗俱傷的強制關機等技巧一一展現在人們眼前;相對於一代的謠言,二代的 bug 技可是千真萬確的,而這些神奇的「演出」,自然也在玩家間引起一陣陣轟動。

也因為這樣的熱潮,部分腦筋動得快的台灣廠商更自行更改機版,推出「葵花寶典」、「降龍快打」等稀奇古怪的遊戲版本,遊戲角色可以無限制的發出波動拳,或是進行二段跳、三段跳、四段跳……,甚至使出一記昇龍拳後,滿天的波動拳也跟著一起發出,……。這些奇妙的 bug 技和特殊遊戲版本,都是讓老玩家念念不忘的經典回憶。

由於《快打旋風 2》的大受歡迎,CAPAOM 於隔年又推出《快打旋風 2 加強版》,將遊戲最後要挑戰的邪惡組織夏都爾(Shadaloo)四大天王:包含一代魔王沙卡特(Sagat,在前作敗給隆後,身上因而多了一道長長的傷疤)與新一代的魔王貝卡(Vega)※,都開放給玩家操縱。

※ 四天王另兩名角色為拜森(M. Bison,全名為 Mike Bison)與巴洛克(Balrog),但為避免侵犯知名世界拳王 Michael Tyson 的肖像權,因此 CAPAOM 將海外版的拜森易名為 Balrog,而巴洛克與貝卡則分別改為 Vega 與 M. Bison。

之後 CAPAOM 又在《超級快打旋風 2》裡加入倩咪(Cammy)、飛龍(Fei-Long)、T‧霍克(T. Hawk)、迪傑(Dee Jay)等 4 名角色,而另一名高人氣的反派隱藏角色豪鬼(Gouki,美版名 Akuma,意指「惡魔」)也於《超級快打旋風 2 X》中登場,整個二代的人物版圖終告完備。而除了人物外,遊戲系統也不斷進化,更佳的角色平衡、必殺技系統等等,都讓《快打旋風 2》更趨完善。

直至去年都還推出高解析度重製版的《快打旋風 2 Turbo HD Remix》,龐大的《快打旋風 2》家族,堪稱是整個系列作人氣的最高峰。根據 CAPCOM 財務報表公報的銷售統計,1992 年於 SFC 上推出的《快打旋風 2》,累積銷售量達 630 萬套,為 CAPCOM 歷年來最賣座的作品(第二名為 PS 平台上銷售 496 萬套的《惡靈古堡 2》,第三名則又由成績 410 萬套的《快打旋風 2 Turbo》所奪下)。雖然當時的時空環境和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依然能從這個驚人的數字中看出《快打旋風 2》對整個遊戲界和全球玩家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快打旋風 2》剛問世時,連續技(combo)還不是主流,當年頂多就是跳踢、重拳,再立刻接昇龍拳之類的簡單連段,不過在長久的演進後,動輒 10、20 combo 以上的連續技逐漸成了格鬥遊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各種比一般招式更強大的多樣化必殺技系統也相繼被研發出來;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頭的格鬥遊戲,開始在遊戲系統上一較高下,《快打旋風 3》便以極具戰略性的特色,站上格鬥遊戲王者的地位。

在正統《快打旋風 3》問世之前,CAPCOM 曾推出過兩款《快打旋風 ZERO》這個帶有前傳性質的作品,而《快打旋風 3》便承襲了部份如選擇超必殺技等遊戲系統,並加入了 EX 技、分段蓄氣與格擋等眾多嶄新要素。

在這麼多系統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格擋。格擋(Blocking)和防禦,乍聽之下好像相同,但其實卻有著巨大的差異。以往在面對波動拳時,都會按「後」來防禦,但若是反過來在接觸的瞬間按下「前」的話,就會變成格擋,不但可以讓人物毫髮無傷,甚至還可以抓準對手攻擊後無法動彈的一瞬間立刻反擊。像這樣攻防一體的特殊設定,就是格擋系統的最大魅力。

不過以上所述只是最初淺的講解,《快打旋風 3》格擋系統其實是非常深奧的,空中格擋、紅格擋、……,由此系統所衍生出來的變化相當多樣,在實戰時若能猜到敵人的心思,即使是連續技都能確實封住,達到完美「究極防禦」的地步,因此真正的高手對決時,往往就演變成一場諜對諜的心理戰。

知名日本《快打旋風》高手梅原大吾(暱稱 DAIGO,《快打旋風》之父岡本吉起曾以「10 年內難得一見的人才」來形容他)曾在 2004 年一場《快打旋風 3 3rd Strike》的公開賽中,演出格鬥遊戲史上著名的戲劇性大逆轉(背水の逆転劇),神乎其技的精湛演出,除了讓全球玩家見識到他的不凡身手外,更讓大家了解到《快打旋風 3》中,最究極的格鬥遊戲樂趣。

然而,《快打旋風 3》這樣複雜又深奧的系統,對格鬥遊戲新手來說入門門檻過高,因此無法領略遊戲最迷人的醍醐味;而另一項導致遊戲人氣微下滑的原因,就在於《快打旋風 3》裡除了隆、肯之外,所有二代中大家所熟悉的角色全數被替換掉(豪鬼和春麗則分別於「2nd」與「3rd」中再度加入),甚至連主角都好像由隆變成了艾力克斯(Alex)。這樣巨大的變化,許多喜愛前作的玩家都難以適應,種種因素都直接影響到遊戲受歡迎的程度,也讓 CAPCOM 在銷售上嚐到了小挫的滋味。

儘管如此,《快打旋風 3 3rd Strike》憑著兼具技術性與戰略型的超高完成度,至今仍被譽為是 2D 格鬥遊戲的巔峰之作。日本知名格鬥遊戲大賽「闘劇」,自 2002 年開辦後,年年都將《快打旋風 3 3rd Strike》列為固定的賽事項目,也是至今七屆賽事中,唯一不曾缺席過的作品。由此可見《快打旋風 3 3rd Strike》儘管已推出 10 年之久,但在專業格鬥遊戲玩家心目中,仍有著不可動搖的崇高地位。

在《快打旋風 3 3rd Strike》問世後,長達 10 年的時間都沒有再出現過《快打旋風》的正統續作,因此當2007 年 CAPCOM 正式宣布將推出《快打旋風 4》時,立刻引起一陣轟動;而遊戲首支宣傳影片,隆與拳兩個熟悉的身影以帶有濃濃水墨風格的影像,再度展開如行雲流水一般的對決畫面曝光後,更引發所有玩家對新作的強烈好奇心。

快打旋風 4》採用 3D 繪圖技術,以更華麗的方式重現原作獨特的 2D 繪圖風格,超高水準的畫面和充滿魄力的動作演出,一推出後立刻獲得玩家一致的好評,也為 2D 格鬥遊戲的視覺效果立下全新的里程碑。

謹記三代曲高和寡的教訓,《快打旋風 4》的製作人小野義德曾表示,四代的基本概念就是「回歸原點」,希望能讓所有參與過《快打旋風 2》世代的人都能輕鬆的遊玩。因此拋棄三代眾多艱深的系統設定,新加入蓄力反擊(Saving Atrack)和終極連段(Ultra Combo)等簡單易懂的要素,讓即使平常不玩格鬥遊戲的人也能輕鬆進入遊戲的世界。

遊戲人物方面,除了新增角色之外,包括隆、肯、春麗、凱爾、本田(E. Honda)、桑吉爾夫(Zangief)、塔爾錫(Dhalsim)、布蘭卡(Blanka),以及貝卡、沙卡特、巴洛克、拜森等四天王,創造整個系列作人氣最高峰的《快打旋風 2》元祖 12 人全員到齊;甚至在招式方面,只要掌握住以往每個角色的操作要領就能玩得十分愉快,《快打旋風 4》想藉此拉攏以往二代玩家的企圖心相當明顯。

累積多年能量的《快打旋風 4》成功融合了傳統和嶄新元素,達到了「入門容易、進階難」的目標,讓老手與從未接觸過系列作的新手玩家都能獲得遊戲樂趣,因此也獲得市場的肯定:家用版遊戲推出不到兩周,即創下累積出貨數突破 200 萬套的優異成績。

遊戲本身之外,《快打旋風 4》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戰系統做得相當完善,除了連線品質良好,無論是大型機台或家用版本都還有一項特殊的設計,那就是當玩家以 ARCADE 模式和電腦遊玩時,隨時都有可能會有來自網路上的不知名對手加入對戰,感覺就像是 20 年前在電動玩具店裡,一旁的空位置突然來了另一名玩家向你挑戰一樣。

這樣的網路對戰模式,老玩家們應該都會回想起年少時,那段和一大群同學一起擠在那個小小灰暗的電動間裡,一面提防父母和老師,一面還是要盡情享受熱血格鬥快感的兒時回憶。

除了正統系列作外,《快打旋風》也有許多相關遊戲。在正統三代問世前所推出的《快打旋風 ZERO》,就是一款前傳性質的作品,以純熟的動畫風格,呈現隆、拳、春麗等人年輕時的故事。

系統方面,《快打旋風 ZERO》導入了 2 對 1(此為隱藏密技),以及在一段時間內可以讓角色連續使用各種攻擊和必殺技的原創連續技(Original Combo),還有可以從 3 種戰鬥風格中選擇喜愛的來進行遊戲的 ISM 系統等等,遊戲深度絲毫不亞於正統系列作。

快打旋風 EX》系列則是由 CAPCOM 授權給 ARIKA 開發的作品,也是《快打旋風》系列中,第一次朝3D 化靠攏的創新之作,不過雖然角色 3D 化,但骨子裡其實還是維持 2D 的玩法,因此只要是熟悉《快打旋風》的玩家都可以很快上手。

CAPCOM 於 1997 年也推出了這款集合《快打旋風》與另一款旗下知名遊戲《魔域幽靈》中人氣角色的《口袋戰士》。配合逗趣可愛的 Q 版造型,人物的招式或必殺技都能簡單的施展出來,是一款所有玩家都能輕鬆享受的趣味作品。

而接下來 CAPCOM 更將合作的範圍擴大,找上歷來就有跨作品合作(crossover)傳統的美國英雄漫畫,推出了《MARVEL vs. CAPCOM》系列。顧名思義,遊戲集合了 MARVEL 旗下如蜘蛛人、金剛狼和美國上尉等超能英雄,與 CAPCOM 旗下包括《快打旋風》、《洛克人》、《出擊飛龍》等作品人物齊聚一堂,展開一場場視覺效果華麗又魄力十足的夢幻對戰。

此後 CAPCOM 又陸續與各界聯合,以《快打旋風》的隆掛帥,推出了《龍之子 VS. CAPCOM 英雄交鋒世代》、《NAMCO x CAPCOM》(集合數十款作品、200 多名角色的戰略類型遊戲),甚至與競爭對手SNK 攜手端出《CAPCOM vs. SNK》這道夢幻佳餚,玩家終於可以用自己的雙手,看看隆與草薙京(《拳皇》系列主角)究竟是誰技高一籌。

若跨出遊戲的範疇,以《快打旋風》為藍本的各種相關動漫畫,甚至是電影、服飾等等創作同樣不勝枚舉。例如知名香港漫畫家許景琛,當年即是因創作以《快打旋風 2》故事為藍本的漫畫《街霸》而迅速竄起。

而好萊塢對這個熱門題材也很感到興趣,早在 1994 年即推出過一部由尚克勞德范達美所主演的《快打旋風》(Street Fighter: The Ultimate Battle),今年 2 月更以堪稱格鬥遊戲中人氣最高的女性角色春麗為主角,推出了《快打旋風:春麗傳》(Street Fighter: The Leggend of Chun-Li),只可惜兩部電影的票房和口碑都不甚理想,想看下一部和《快打旋風》相關的電影的人恐怕有得等了……。

至於喜愛無厘頭港片的人,更不會忘記由王晶導演,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邱淑貞等一票巨星共同主演的搞笑娛樂片《超級街頭霸王》,甚至連國際巨星成龍也都在電影《城市獵人》中反串過春麗。幾乎各個領域我們都能見到《快打旋風》的身影,更能看出其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而後《快打旋風V》(日語:ストリートファイターV,英語:Street Fighter V,大陸簡稱街霸V),卡普空於2016年推出,是快打旋風系列的第五部主要作品。是本系列於PS4上推出的首作,需要深度配合網路功能遊戲。

美國索尼電腦娛樂(SCEA)在2015年12月6日在舊金山莫斯科尼會議中心舉辦年度玩家活動宣布上市後一年內,將會依序更新追加6名追加角色,分別是亞歷克斯(Alex)、蓋爾(Guile)、M.拜森(歐美版名為Balrog)、伊吹(Ibuki)、茱莉(Juri)以及尤利安(Urien)。同時也將推出下載季票,將可以擁有上述角色下載權。12月21日開始了封測。

第二季追加6名角色,分別是豪鬼(GOUKI)、柯琳(KOLIN)、艾德(ED)、阿比蓋爾(ABIGAIL)、梅娜特(MENAT)、是空(ZEKU)

於第三季(2018年)追加春日野櫻(SAKURA)、布蘭卡(BLANKA)、法兒凱(FALKE)、寇迪(CODY)、G、沙卡特(SAGAT)共6位角色,同時版本進入街機版(Arcade Edition)。

第四季(2018年底至2020年2月)追加影隆(KAGE)、本田(E.HONDA)、露西亞(LUCIA)、猛毒(POISON)、基爾(GILL)、賽斯(SETH)

於2020年2月14日更新為冠軍版(Champion Edition)。

於2020年8月6日公布第五季追加角色,分別是火引弾(Dan)、蘿絲(Rose)、歐羅(Oro)、來自私立正義學園系列的風間晶(AKIRA)、未知新角、特典角色是隨機變化成他人的11(ELEVEN),也是12的試作型生化複製人。

在《快打旋風》掀起格鬥遊戲熱潮後,後續雖然出現眾多競爭者,但至今仍沒有一款遊戲能像《快打旋風》一樣,無論在各個領域裡都能引起這麼多的話題與討論;而隨著《快打旋風 5》的廣受歡迎,相信這股熱潮依然會在你我週遭持續蔓延下去。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380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