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入口兩支高聳的立柱上,金光閃耀的飛鷹嗎?那是奧地利曾經的皇室「哈布斯堡王朝」的重要象徵!而這裡是哈布斯堡王朝非常重要的皇宮「熊布朗宮(又稱為美泉宮)」,位在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
視線穿過立柱往前看,遠遠地就看到整齊排列的窗戶,即使沒有仔細數數,也能知道皇宮的房間一定非常多,據說有超過1千400個房間!這裡曾經是奧地利最重要的國母瑪麗亞.泰瑞莎,以及國王法蘭茲.約瑟夫與伊莉莎白皇后,也就是茜茜公主(Sisi)的皇宮,裡面充滿的有關他們與奧地利的故事。有趣得是,許多故事中竟然都藏著顏色密碼,等著我們探索!
老派博粉佳穎特別找出4種很具代表性的顏色,邀請你玩一場「尋找顏色」的探險任務,那我們就開始吧!
任務一:發現閃閃發亮的「熊布朗黃」

萬里晴空下,熊布朗宮外牆柔和的黃色,隨著陽光的映照閃閃發亮。走進仔細一瞧,會發現牆面的黃色有兩種,一種是接近米色的淺黃色,另一種是混合進褐色的黃色,也有人說這是「赭黃色」。這樣的組合讓皇宮像陽光一樣溫暖燦爛,卻一點也不讓人感到刺眼,既讓人感受到皇宮的氣派,又能展現溫暖的親和力,人們只要看到這個顏色,就會聯想到熊布朗宮,也因此,這個黃色又被稱為「熊布朗黃」或「美泉黃」,成為皇宮的代表色。
恭喜你,找到第一種顏色!接下來,讓我們進入皇宮繼續探索。

任務二:國王的棕色天地-專注的「棕色」力量
這裡是進入皇宮參觀的第四間房間,哈布斯堡皇朝的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的書房與臥室。你發現房間最主要的顏色是什麼了嗎?觀察牆面,窗簾、沙發、櫃子、桌椅、床板等傢俱,全都是「棕色」,一進到這裡,我的神情不禁變得有些嚴肅、莊重,心情也變得安定。或許這就是土地顏色的力量,能夠讓人的心沈靜下來,變得更加專注。
床的旁邊有一幅畫作,其中的主人安祥地躺在床上。那是法蘭茲.約瑟夫一世最後的身影。他從小出生在熊布朗宮,18歲時繼承王位,擔任將近68年的國王,都是在這間房間中度過的。他一生非常的勤勞,像軍人一樣,每天遵循嚴格的時間表工作。他把自己當作是國家中最重要的公務員,座右銘是:「人必須工作到累倒為止!」也難怪,在這間房間中,我們看不到太多裝飾或不必要的擺設。
然而,仔細觀察桌面上的照片,其中有三幅是他的愛妻茜茜公主的獨照,房間也到處有著茜茜公主的倩影。國王對皇后的深情令人動容,彷彿是想透過牆面上的照片,時時刻刻與茜茜公主相伴。那到底,這對帝國第一夫妻的愛情,是什麼樣子呢?我們繼續看下去。

任務三:茜茜公主的優雅時光—「白」與「粉紅」的浪漫
一踏進茜茜公主的會客室,就被典雅的白色,和滿滿的粉色花朵包圍,既夢幻又浪漫。茜茜公主的肖像掛在牆面,身穿亮面禮服的她,皮膚白的發亮,她真是這裡最高貴優雅的皇后,與這兒相得益彰。
仔細觀察,會發現牆面、窗簾和椅面,都是一樣的花色和質地,隨著燈光還能感受到柔滑的光澤,你能想到,這間房間是以什麼材質所打造的嗎?沒錯!正是絲綢。
這裡是皇后寢宮中,規格最高的房間,不僅運用大量的絲綢,精緻的傢俱和擺設數量也很驚人,盡顯哈布斯堡王朝當時強盛又富饒的國力。
環顧房間的每個角落,我們可以想像茜茜公主,是個風華絕代又浪漫的女子,同時也是國王深深喜愛的皇后。但是,住在皇宮中的她並不開心,皇家保守又充滿限制,這讓熱愛自由、嚮往獨立自主的茜茜公主,感到相當窒息,她甚至對於君主制度的延續有所懷疑,也因此到後來,她逐漸退出皇后的職責,旅居在外不曾回宮,最後在國外遭受暗殺,徒留遺憾。

任務四:古漆室的傷心故事—濃濃的「黑色」心情
放眼望去,室內的牆面上鑲嵌著一塊塊,以黑漆為底,瞄上金色圖樣的漆器工藝,看起來處處充滿低調的奢華。雖然金漆圖樣看起來,可能是來自於中國的圖畫樣式,但結合當時歐洲所流行、十分華麗的金色裝飾,竟然也相得益彰。這間以黑色為主色的房間,又說著誰的故事呢?
在牆面的正中央,有一幅巨幅肖像畫,主角意氣風發地站在我們眼前,右手平抬舉起,像是在招呼我們入內一般,他是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的曾曾祖父法蘭茲.史蒂芬國王,而他的妻子,是奧地利人心中的國母,赫赫有名的瑪麗亞.特蕾莎女皇。
這間房間原本是法蘭茲.史蒂芬國王位在皇帝寢宮中,最內層的招待室,但是在他猝逝之後,瑪麗亞.特蕾莎女皇將這裡重新規劃為紀念摯愛丈夫的房間。他們相伴之時,共生下16個孩子,彼此十分相愛。女皇在丈夫去世之後,只穿喪服,還曾經在祈禱書中留下紙條,紀錄她幸福婚姻的維持時間:「29年6個月6天,總計29年,335個月,1540週,10781天,258744小時」,顯示她對丈夫的深切愛意。房間的黑色,也正代表著女皇哀傷的心境,那牆上的肖像,或許就是女皇心中丈夫最帥氣的模樣。
任務完成!你也發現顏色的秘密了嗎?
在今天的顏色任務中,你最喜歡哪一種顏色呢?以及你最喜歡哪一間房間的故事?你是不是也發現,原來顏色還可以紀錄故事、表達心情,甚至表現出一個人的個性和生活呢?下次當你看到畫作、房間或衣服時,也可以當個小小的色彩偵探,用推理和聯想,發現隱藏背後的故事喔!
【博物館二三事|奧地利維也納熊布朗宮(又稱美泉宮)】
熊布朗宮位在奧地利維也納,德文「Schönbrunn」的意思,即是「美泉」的意思,因此又稱為美泉宮。
18世紀,熊布朗宮在瑪麗亞.特蕾莎女皇的裝修之下,改建為皇宮。然而在女皇逝世(1780年)之後,就處於閒置狀態,直到皇帝法蘭茲二世時期(1817年後),才再度啟用。中間曾經歷拿破崙兩次進駐(1805、1809年),並將原本紀念法蘭茲.史蒂芬的房間作為自己的住所。如今我們看到的外觀,是法蘭茲二世時修建而成,拆除了原本繁複的洛可可裝飾,保留簡化的裝飾元素,呈現簡潔素雅的形式。有關外牆的顏色,在瑪麗亞.特蕾莎時期,即是以金赭色為主,但後來,曾改為仿石灰的單色灰色調,以符合新古典主義的美學。現如今我們看到的「熊布朗黃」則是在19世紀中葉才逐漸成為主要色調,呼應瑪麗亞.特蕾莎時代的風格。
熊布朗宮總共有1441間房間,其中有45間對外開放,遊客可依照可參觀的時間來購買票券。每張票券都有相對應時數的語音導覽可以聆聽,遊客將隨語音導覽的引導,逐間參觀。除此之外,熊布朗宮最令人稱道的是絕美的花園,園內有無數精彩的雕刻、泉水、迷宮,值得慢慢遊走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