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60|跟著鐵熊學習的日誌,汽車篇(上)——汽車博物好迷人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60|跟著鐵熊學習的日誌,汽車篇(上)——汽車博物好迷人

如果以為博物館只是展出汽車車款與歷史沿革就結束,也就太單純了。其中一棟樓,令我流連忘返,那就是「クルマ文化資料室 Automobile Culture Showroom」 。在這介紹展示的,居然不是汽車本體,而是與汽車相關的「文化資產」!

作為一位標準的文藝大媽,我將心中的一部分空了下來,騰開詩詞歌賦和小說,跟著鐵熊好好學習有關鐵路汽車飛行機的知識(有時出現人生就要開外掛的錯覺)。在這段跟著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有任何展館或是見學空間,用了不同方式去呈現,將工程大腦和文學藝術的世界做出一些溝通與連繫,我便會在心中默默感激。

今天,這篇繪本寶物聚,想跟讀者分享豐田汽車博物館。它涉及的關鍵詞太多了:#汽車文化 #工業設計 #工藝 #大眾運輸史 #繪本 #平面設計 #海報 #商標 #錦繪 ⋯⋯

相|「豐田汽車博物館」 與 「豐田產業汽車技術博物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展館。前者著重在汽車與設計,後者則是「技術」(如圖下,有完整的流水線展示)。這篇繪本寶物誌將會重點分享「豐田汽車博物館」。

全世界汽車文化的宏觀舞台

身為交通迷,去到「豐田汽車博物館」,一定會被大量珍奇汽車所震懾。

但現場展示的不只有TOYOTA的汽車,還帶著觀眾從「世界首輛汽油車」一路走到現代電動車。「OO與世界」的思考,我感到非常熟悉,在前幾期寶物聚中提到的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有一個展區是「大阪→日本→世界」,它會讓展場有機生長,到今天的萬博,就是以繪本為媒介,連繫與世界其他在地創作的網絡,那是非常海洋性的呢。而「豐田」作為中部發展汽車產業的「城市」,從「豐田→日本→世界」似乎也非常合理。

除了梳整出1898年開始日本第一次接觸到汽車以來的發展歷史、關鍵人物、發展譜系,現場收藏了許多來自遙遠時空的車款,立體地呈現世界不同地方的汽車品牌如何在造形上對話與改變。

相|各種你想像不到的汽車文化資產,在這裡出現了!

如果以為博物館只是展出汽車車款與歷史沿革就結束,也就太單純了。其中一棟樓,令我流連忘返,那就是「クルマ文化資料室 Automobile Culture Showroom」 。在這介紹展示的,居然不是汽車本體,而是與汽車相關的「文化資產」!

它們有什麼呢?一共有五個部分:文化圖像與標誌、收藏品與小型物件、出版品與模型、汽車與大眾文化。

光是「文化圖像與標誌」,就讓我的腳黏住了。裡頭展示了大量各個時代的汽車海報、汽車上的徽章與商標,其中最不可思議的,是將館方蒐藏的錦繪(錦絵),展示分享給觀眾。錦繪是19世紀末的浮世繪,豐田汽車博物館的收藏主題,是當時的交通工具,在這些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汽車初登場的模樣。

作為繪本與圖像迷,怎麼可以放過!

相片|「錦繪」出現了交通工具題材,有時候只是圖鑑一樣去展示,有時候,是把這些新奇的交通工具,加入許多搞笑元素,用「戯画」的方式去呈現。大抵可以從這些「錦繪」,看到當時人們對新型交通工具的接受與反應。(《各種往來車輛》(往來車づくし)的局部,有現代交通運輸的部分。四代 歌川國政錦繪。1870 年,明治3年。筆者與現場攝影)
相|這是團扇畫(団扇絵)裡女士開車的模樣。大概是在江戶後期到明治之間,有各種因應商品需求製作的廣告圖像,往日的主題,會是日本的神祇、吉祥物、美人畫、歷史或故事人物、自然風景。後來因為生活變化,出現了文明開化/現代化的生活內容。「汽車」也是一種時代象徵。
相|世界第一本汽車雜誌《汽車運輸》(La Locomotion Automobile):在法國創刊的 《La Locomotion Automobile》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版的汽車雜誌,創刊於 1894 年。同年 7 月,法國報紙 《小新聞》(Le Petit Journal) 主辦了世界首次的有組織汽車比賽──巴黎–魯昂賽(Paris-Rouen Race),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場汽車賽事。在《La Locomotion Automobile》的創刊號結尾,就記錄了這場比賽,因此推測該比賽也影響了這本雜誌的誕生。隨著人們對汽車的興趣日益增長,其他地區也相繼出現了汽車雜誌。(文字為展場圖片內容)
川井深一( 62篇 )

林香君(川井深一、大香)。出生高雄。2015年開始,於澳門望德堂區經營井井三一繪本書屋。現嘗試與孩子在街市、村落、社區、海洋或山林進行教學現場實踐。「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專欄是因為井井三一是澳門的繪本書店,想知道這個城市的文化聯繫是什麼,所以店主川井深一做了在地和海外(葡萄牙、台灣或其他)有書的見學,在此記錄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