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中國畫廊的巴塞爾策略

中國畫廊的巴塞爾策略

站台中國在過去五年持續參加給年輕藝術家和畫廊參與的Liste藝博會,累積不少瑞士的藏家和連結,今年是首次參加巴…
站台中國在過去五年持續參加給年輕藝術家和畫廊參與的Liste藝博會,累積不少瑞士的藏家和連結,今年是首次參加巴塞爾。總監孫寧表示,要將藝術家推往國際平台仍需參加國際頂級展會。站台中國持續在各地以參加年輕博覽會的方式,往主要藝博會邁進。
Aye畫廊負責人晏青是收藏家楊濱的妻子,楊濱是北京最大的汽車代理商之一,從2000年開始藝術收藏的他,可以輕易地擁有任何他想要的車子和藝術品,但是他對妻子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卻沒有優先購買權。由於無資金壓力,Aye畫廊的慢步調曾被批評保守和不推廣年輕藝術家,但也讓Aye畫廊從「藝術香港」的第二年開始持續參加,直到它被巴塞爾併購變成「香港巴塞爾藝博會」亦繼續進軍,並從2014年開始參加巴塞爾。Aye畫廊帶的都是相對不高調的藝術家,比如季大純,但畫廊仍持續努力接觸更多的藏家。
由於政治因素,巴塞爾的參加名單每年都可能有變化,每家進入巴塞爾的中國畫廊都有不同的策略和進程,並非一步登天(那些靠中國熱進入巴塞爾的畫廊已不見蹤影)。唯一不變的,是為持續推廣藝術家的堅持。如同許宇受訪時說的,國際上除了平時就會買中國當代藝術的客人外,中國當代藝術並未受到太多關注,所以對於參與巴塞爾,「我並沒有特別抱什麼樣的希望,而是做最大的努力,給最多人看到這件作品,把作品賣掉,並且賣給最好的客戶。」
今年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簡稱巴塞爾)於6月18日開幕,每年都有上千家畫廊申請參加、甘心繳交申請費600瑞郎(將近兩萬台幣),只為進入這場由德國瑞士頂級畫廊主導的遊戲。
在今年入圍的284家當代藝術畫廊中,共有五家來自中國:香格納畫廊、長征空間、維他命創意空間、站台中國和Aye畫廊。另外,上海畫廊的「許宇項目(Leo Xu project)」,則以和紐約Salon 94在「意象無限(Art unlimited)」專區共同呈現藝術家劉窗的作品來參與。
香格納畫廊是中國最早參與巴塞爾的畫廊,由於畫廊老闆何浦林(Lorenz Helbling)是瑞士人,有著先天優勢,自2000年開始至今從未缺席。何浦林的藝術生意開始於上海波特曼酒店的走廊,其藝術事業這幾年和中國共同崛起,因為很看重巴塞爾,會選擇藝術家最好的作品參展,並配合當時正在美術館展覽的藝術家,以年紀較大的藝術家帶年輕藝術家的方式在巴塞爾呈現。畫廊經理陳艷表示:近年中國藏家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也愈來愈高,這對在國際市場上推廣中國藝術家也有助益。
長征空間也是巴塞爾的中國常客之一,除了2010年缺席外,2009年起至今每年都到巴塞爾報到,也持續參加香港和邁阿密的巴塞爾。長征空間表示:參加瑞士藝博讓他們看到歐洲收藏的傳統,常常家族的好幾代都從事收藏,且當藏家看到感興趣的作品,都會坐下來好好研究藝術家的資料,而不只是問作品的價格。
維他命創意空間是香港巴塞爾博覽會的遴選委員成員之一,過去也曾擔任巴塞爾的遴選顧問,這樣的連結讓他們在推廣藝術家時,更容易取得歐洲其他畫廊的信任,也和歐洲許多藝術機構連結,這也要歸功於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Uli Sigg)的大力推薦。
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現場。
王維薇( 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