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在科技時代,返景入深林

在科技時代,返景入深林

位於德島縣(Tokushima)連綿翠巒之間的隱世村落神山町(Kamiyama),近年成為日本鄉鎮振興值得參考…
位於德島縣(Tokushima)連綿翠巒之間的隱世村落神山町(Kamiyama),近年成為日本鄉鎮振興值得參考的案例。神山町,一如日本許多以傳統務農為主的邊緣村落,由於居民高齡化且人口流失,致使村中餘留不少空屋,面臨人口結構嚴重失衡的困境。德島縣NPO法人「綠谷」(NPO Green Valley Inc.)理事長小南信也(Shinya Ominami)長期參與地區振興發展活動,他認為日本已進入人口減少的世代,人口稀少地區(depopulated areas)的人口數量持續下降勢所難免。因此,他另闢蹊徑廣邀年輕創作者進駐村落,藉此恢復當地人口結構,並將原先低度開發的務農村落,形塑成能夠容納不同產業工作者進駐的環境,讓這些地區能在不完全仰賴傳統農林業的狀態下持續發展。
日本德島縣神山町坐擁豐饒的山林。攝影|游如伶
藝術,山谷間的心跳
透過藝術來活化振興鄉鎮在日本已遍地開花,神山町於1999年展開藝術駐村計畫(Kamiyama Artist in Residence),每年徵選贊助三位以上日本及國際藝術家到神山町創作,作品結合在地環境並與居民互動,慢慢累積起神山町豐沛的文化資產。例如神山町的森林裡,隱藏一座占地約18平方公尺的木造圖書館,然而它的運作方式不若傳統圖書館,並非對所有人開放,必須達成一項特殊條件才能進入。這是日本藝術家出月秀明(Idetsuki Hideaki)於2012至2013年駐村時,運用當地雪松木建造的《隱藏圖書館》(Hidden Library)。這項創作計畫,邀請神山町居民或在此工作者捐贈影響他們人生三個重要時刻的書籍:畢業、結婚和退休,捐書者才能取得進入圖書館的鑰匙。這間森林圖書館仍持續累積人們捐贈的書本,藏存著神山町居民的思維、情感與記憶,另一方面,也具體透過藝術力量凝聚人群,完成地方志的另類書寫。
「Engawa Office」對面的廢棄倉庫也打造成現代辦公室,前方形成一個居民交流的廣場。攝影|游如伶
神山町藝術駐村計畫在2010年時因為建築師坂東幸輔(Kosuke Bando)加入而擴大了影響力。2010年8月,出生於德島、並任職於東京藝術大學的坂東幸輔在NPO綠谷理事長小南信也的邀請下,帶領學生重新翻修「Kamiyama Blue Bear Office 」,這也是「空家町屋再生計畫」的第一個項目,就此展開坂東幸輔在神山町的老屋翻修志業。這項計畫致力於神山町閒置空間再利用,體現「古民家再生」的魅力,進一步營造出吸引藝術家和工作者駐村的環境;政策的推行與建築師投身於空屋改造的熱情,讓神山町豐饒的自然環境成為涵養年輕工作者的沃土,提供另一種有別於都會生活的選項。
坂東幸輔設計的項目「Engawa Office」為空屋再生計畫代表案例之一,將百年古宅打造成東京一家數位媒體公司的衛星辦公室。攝影|游如伶
古宅化身IT商辦
坂東幸輔設計的項目「Engawa Office」為空屋再生計畫代表案例之一,這棟近90年的兩層木造古宅於2013年修葺完成,成為東京一家數位媒體公司的衛星辦公室(satellite office)。「Engawa」即緣側,意指日本傳統房屋外側開放的走廊,由坂東幸輔帶領的建築團隊,補強主屋老而堪用的建築結構,並將木牆拆除改為通透明亮的玻璃,四周環繞著寬敞的長簷陽台,對面的倉庫則翻修成較具現代感的深灰色盒型辦公室,這些老建築群圍合成一處開放廣場,成為居民休憩與交流的空間。神山町不但吸引藝術創作者駐留,也有多家來自東京的企業擇此尋覓空屋,設立衛星辦公室,特別的是,在此設點的公司多是與傳統務農看似衝突的資訊科技業,員工可以選擇離開首都,只需利用視訊與公司總部進行會議。2011年神山町人口數逆勢成長,便被視為與坂東幸輔積極帶動的「空家町屋再生計畫」有關。
建於1929年的老劇院「寄井座」廢置長達半世紀,如今是社區居民自由使用的空間。攝影|游如伶
距離「Engawa Office」不遠處的老劇院「寄井座」(Yorii theater),也是空家町屋再生計畫之一。該座劇院建造於昭和年間(1929年),是昔日熱鬧商街上庶民群聚的娛樂場所,繁盛時期容納各式藝術表演,堪稱邃綠山谷間珍貴的文化景觀。然而隨著村裡的伐木業凋敝,劇院也在1960年代歇業,長年以來漸被當地居民遺忘。直到2007年時,沉寂半世紀的「寄井座」才在NPO綠谷的努力下,透過藝術活化復甦。此刻,重新修復的劇院已是社區居民自由使用的空間,不但作為放映電影、舉辦表演藝術等文化聚會的場所,也是展覽空間及藝術家工作室。
當地居民也對神山町的改變抱持信心,曾在蘋果公司(Apple, Inc.)任職11年、離職返鄉生活的Ikuko,著手改造屋齡百年的房舍、清酒釀造廠及酒吧,作為咖啡廳及民宿經營。到訪神山町當夜,她正與當地居民進行八月中旬德島傳統「阿波舞祭」的最後練習。德島阿波舞即盂蘭盆舞,歡慶亡靈歸來的舞蹈,為四國夏季最盛大的祭典,在Ikuko口中已是傾城狂歡的派對。神山町當地居民組成「櫻花連」,月光下黃沙覆蓋的球場裡,盡是全神貫注地舞蹈的年輕人與孩子,身著便服但皆換上木屐,男女各成方陣,舞蹈時手勢旋繞著向上伸展,半蹲的雙腿交互邁步移前,節奏一致地配合隆重大鼓、三味線和悠揚的笛聲。眼前一景引發的感受,正如同見到「Engawa Office」百年古宅中現代時髦的商辦設計,傳統卻年輕、衝突又融洽。
「Engawa Office」辦公室入夜後仍燈火通明。攝影|游如伶
「一個創新的國家,在科學和技術領域都走在時代前端,仍然保持著對泛靈論思想的尊敬;正如梅原猛所強調的,這種思想乃根植於古老的過去。日本文化承認天地萬物所有生靈都具有一個精神實體,它結合了自然與超自然、人的世界與動物的世界、甚至物質與生命。」在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的觀察中,日本對自然的熱愛與粗暴並行,在自然優先,或者為人類需求而犧牲自然這兩種態度之間,有著雙重標準。然而,「這樣的對立同時也是兩種心靈世界的對立:一方是科學、工業與商業的世界,而另一方則仍舊仰賴著來自遠古的信仰。(註)」他也認為,在古老信仰與科技創新之間,或許日本仍懂得取其平衡生存下去。
當地居民將百年房舍改造成咖啡廳及經營。攝影|游如伶
阿波舞祭排演結束的深夜,隨Ikuko走一趟「寄井座」,當她推開劇院大門,點上燈,具有歷史記憶的老房子經時間創造而無法取代的價值,在黑暗中亮了起來。它曾在時代劇變中經歷猛烈的腐朽,如今修繕後被賦予新的作用,再生一如「物」的亡靈復返,此刻安靜地襯托著即興跳起阿波舞的Ikuko的腳步聲。從Ikuko言談中可知,它仍是未被定型、可以做夢的空間,未來或有機會變身美術館、咖啡廳甚至是重新開幕的劇院;正如坂東幸輔所言,他並非獨尊空屋再生,而是相信透過閒置空間再利用,未來將會為日本帶來巨大的價值。此刻神山町嘗試透過地域獨特的藝術文化,將社區與世界連結起來,展現一種在科技急速發展而商業開發凌駕一切的浪潮下,夕陽光影返照深林的魅力。
游如伶( 3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