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學院篇】美術系的藝術家夢與藝術行政

【學院篇】美術系的藝術家夢與藝術行政

插圖│劉致宏 學習成為藝術家之後 前前後後加起來,如果連同以工讀生身分擔任畫廊助理的時光都算進去,在約莫有十年…
插圖│劉致宏
學習成為藝術家之後
前前後後加起來,如果連同以工讀生身分擔任畫廊助理的時光都算進去,在約莫有十年的藝術行政工作經驗裡,我必須承認,「藝術行政」之於我,做為一個專業的認知、架構和工作範圍的理解被有組織地建構起來,是在我進入到學院擔任這個領域的教師之後才發生的事。原因並非我對於這個領域不關心不在乎,而是因為,當就學於美術系所,從大學到研究所,我從沒有接觸過這個詞彙,而是「直接」進入這個領域的職場。一直到出國唸書,知道有碩士課程是Arts Administration,才曉得原來我做過的這些事情叫做「藝術行政」。而對我而言,它就是總括了我在這些職位上做過的所有事,甚至加上許多我還沒有機會做到的事。
因此,當我以另一種身分回到學校時,該如何面對與我當年同樣是美術系學生,並將我從掃地打水練起、到現在才稍微懂得如何比畫的功夫,系統化地傳授給他們呢?答案暫且是,讓他們也從掃地打水練起,然後傳授一些練功過程要注意的眉角與訣竅,給他們機會和其他同學在課堂中練習比劃,至於真正能修到什麼,那也就只能看個人了。
如同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在2004年的文章〈從哪裡來?往哪裡去:試析台灣藝術行政人才的培育環境〉文中所提(註1),藝術行政這個專業,是隨著社會與環境改變因而發展並被認知的工作領域。這篇文章詳細地分析了這個專業在台灣的發展、需求以及學院所面臨的任務。然而,過了十幾年,從近幾年來以藝術行政為主軸進行的專題討論以及平台建置來看(註2),藝術行政的職場環境仍然困境重重。那麼在學院中的學生與老師,究竟該以什麼方式來理解,甚至進行準備?時至今日,「藝術行政」已是絕大多數學生耳熟能詳的詞彙,然而從我教授的兩門藝術行政相關課程的學生報告中來看,有不少學生在上這些課程之前,對於藝術行政的專業以及其工作內容的想像與認識,仍然停留在文書或行政處理,而並不清楚做為一位專業的藝術行政人員,其實亦需要有藝術的眼光、創意的思考、執行展覽的技術、企畫行銷、會計的能耐、尤其是人際與溝通的技巧等。而這些能力,究竟能夠如何養成?
藝文工作者陳韋臻於2015年的《典藏.今藝術》專題文章中指出,讀於藝術相關系所的畢業生較2005年高出了一倍之多(註3),而這些畢業生,他們對於畢業後的想像究竟為何?同一個專題中,藝術評論者王聖閎從藝術生態與環境的支援系統分析提出了目標成為藝術家或成為非創作工作者的比例懸殊的人才空缺問題。(註4)目前台灣已有十幾所公私立大學開設藝術行政與博物館學等相關碩士課程(註5),這些碩士課程的設立與招生對象,以及相關職位亦需企業管理專業相關人才等現實(註6),反映這個領域其實對於非藝術相關科系的大學畢業生是相當開放的。然而,從對於藝術史、藝術家、作品、材料、展覽、環境、創作者特質等等方面的理解背景來看,藝術相關科系的大學生在這個領域中應該仍然有著不少優勢。然而人才的空缺究竟從何而來?以我身處的環境為例,若我能以一個做為學院教師新鮮人的身分提出一個觀察,那便是:藝術相關科系學生們對於藝術領域中不同專業與工作崗位的認識,以及畢業後的角色選擇,學院的課程結構以及學習系統有著著實不小的影響力。
讓我們面對現實,進入到美術系的學生,不可能人人都成為藝術家,這個環境也不可能負擔得起這麼多藝術家。然而美術相關科系的課程以及訓練,仍是絕大多數都將目標放在「讓學生成為一個藝術家」去進行安排。因此,在大環境已然有許多變化,對於藝術行政、評論等相關技術、勞力與生產工作者等領域區分愈來愈專業、細緻,亦隨著市場、機構與政策等大環境對於藝術文化環境養成的成熟,而有愈來愈高的非創作者專業需求的同時,在以「培養藝術家」為主要目的的課程結構中,藝術行政等相關課程的安排與訓練,便顯得十分有影響力了。
從「人」開始
從認識各式各樣藝術行政工作者的「合作對象」開始也許是不錯的第一步。讓尚在認識這個領域,或者說,還在認識藝術、及其環境的學生們,能夠因此對於整個藝術與其相關工作範圍所可能接觸到的人、事、物有所認識,也能對於藝術領域的工作結構有初步的瞭解。若能夠從「合作」而非「服務」或「管理」的角色來理解這個工作職務,那麼,便有可能打破這些工作範疇中的階級之別,並進一步認知這個工作是多麼深切的與「人」相關。而重要的是,「合作」當中有「團隊」的概念,儘管不是受雇於同一個老闆,但從空間、藝術家、策展人、收藏家、工程、技術、燈光、設計、財務、公關、實習與工讀生甚至到保險、律師、清潔與餐點,這些透過藝術行政工作者串連起來的人員網絡,便是每一個機構以及展覽與計畫得以順暢運行不可或缺的團隊。
接著,或許可以由藝術行政工作者可能的工作方式與地方來談。博物館、美術館、劇院、音樂廳、公司、基金會、畫廊、藝術空間、藝術村、樂團舞團、個人助理、工作室或專案工作者。每一個不同的工作環境皆有其特點也需要不同的特質與能力。組織愈大的地方通常分工愈細,但是其中企畫與專案管理的能力可說是各處皆有所需求。因此學習一份企畫與專案的格式、目的與目標的設定、執行的方法、時間表與經費表的製作、各式合約的擬定、執行的掌控、與目標群眾的互動和回饋以及維護與檢討等事項,便是一件對於美術系的學生陌生而充滿挑戰的事。而由此進一步,從每一種屬性的機構去認識藝術相關空間的發展背景與歷史,甚至瞭解其與相關法規發展的關係,學生可從此認知機構與空間的角色與立場,並進一步思考做為無論是創作者或非創作工作者的獨立個體,與這些場所的合作關係。
從門房做起
進入到美術系的學生,當然大多數對於創作有獨特的才能與觀點。做為創作者,獨立與獨特通常是必備的特質,然而這些特質經常與一個藝術行政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相互牴觸。因此,最重要的,或許仍是「演練」。除了機構屬性,每個職位與任務的不同也能讓工作的內容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課程中,以小組為團隊,透過工作坊的形式帶領學生投入確實的操作與討論,是不可或缺的規畫。兩個學期,將近兩百份的報告與檢討心得中看得出來,實習與專案執行,或是模擬計畫書的生產,成為了學生們最痛苦,卻同時是收穫最大的一個部分。
這些實際操演能夠做些什麼?小至展場看顧,包括排班維護展場作品、解說、還有協助佈卸展,大至以學校藝術中心或學生展場為對象,進行「展場行銷宣傳」,內容包含針對能見度不高的校內藝術展場進行觀眾調查研究、他校案例比較分析、設計創意指標與宣傳活動及經營線上平台等;或者是「展覽行銷宣傳」,則是需與展出藝術家進行溝通採訪、規畫宣傳方法、建立線上平台、設計推廣活動、進行導覽及觀眾問卷等工作。透過校內幾個相對完整且對外開放的展場,包括「東海大學藝術中心」、「東海43號創藝實習中心」等為基地所設計的實習工作,透過一種半正式的方式提供修課生認識在類似場域工作的內容。將課堂結構假擬為一機構,授課老師為首(總監)、研究生擔任大組長(經理)、小組中有自己的小組長(主管)以及組員們。每一種類型的實習當中的分工和合作,不僅是工作內容的規畫執行,亦同時是練習團隊合作的方法與態度。而另外一門與畫廊經營及展覽策畫相關的課程,則可以讓學生組成團隊模擬展覽策畫如何從發想、作品、分工、場地、預算、執行規畫、佈卸展、維護、觀眾及檢討等步驟完成一份展覽計畫書。而在這個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們確切地了解一個展覽從無到有種種細瑣的事項,讓他們對於未來無論是規畫自己的展覽或是與他人合作都有了更多認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認知到,在藝術裡除了創作還有許多其他同樣充滿創意與挑戰的工作領域,而這些工作的重要性與其困難度,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的。
學習做為藝文工作者之後
在歐美,藝術行政的相關學院系統與訓練行之有年。就我認識,於歐美藝術創作系所的畢業生,多半有一份以服務生、設計師、藝術家助理或其他行政工作做為支撐生活與創作的收入;而近數十年來「策展」做為一個仍在被建構定義的新領域,相關研究所的畢業生亦無可避免地在策展的研究與發展以及藝術行政相關工作之間穿梭,例如在美術館中,每一個展覽中雖有一位主要負責主題發展與研究的策展人,但仍有其他館內策展人必須加入這個策展團隊協助行政與執行等任務;然而,於藝術學院中藝術行政系所畢業的學生則有著相對專業、專職的工作,例如在大型藝術中心專職擔任票務,或於相關機構中擔任經理、計畫執行或管理等職位。由此我們可以理解,藝術行政的專業建構是由環境的需求與學院的規畫並行而得以成立的。多元多樣發展的藝文相關機構,發展出愈趨專業的職務以及需求,亦讓學院得以進行更專精深入的分門與研究。
從2005年「文化部視覺藝術產業職能基準建置計畫」的內容看來(註7),台灣政府部門對於視覺藝術產業非創作相關人才的分類以及專業要求似乎相當清楚而仔細。然而,台灣學院目前的課程結構規畫,尚沒有一套標準化的結構,也或許其實針對這個領域,很難有一套真正的萬用秘笈,畢竟有太多學習,無法透過書本和語言,而是倚賴個人的經驗。在藝術市場漸趨成熟的大環境底下,這個世代的藝術系所學生確實有著比起十幾年前的畢業生更有成為藝術家的條件。然而我們若可以換個角度想,儘管尚未能夠有成熟的藝術行政工作體系,藝術相關科系的學生們若能透過在學院中認識藝術行政相關工作內容甚至去實際體驗,對於將來無論是要在藝術領域中從事任何工作,或甚至不再在藝術領域中工作了,都應該能有所幫助的。就像是當你做過掃地打水的基本功,當會飛簷走壁時,是否比較能夠理解掃地打水的小師傅們滿頭大汗的辛苦及付出呢?
註1 林平,〈從哪裡來?往哪裡去:試析台灣藝術行政人才的培育環境〉,《當代藝家之言》,2004年秋季號。
註2 見本專題前言與專文與專訪內容。
註3 陳韋臻,〈藝術勞動價值的復返:全面非典化與階級不正義〉,《典藏.今藝術》,2015.06,頁124-127。
註4 王聖閎,〈供養的體系:從藝術圈中間層工作的消失談起〉,《典藏.今藝術》,2015.06,頁116-119。
註5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博物館研究所;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博士);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藝術策劃與評論組;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研究所;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藝術管理研究所;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文化資產維護系所;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在職進修碩士學位專班。(網路資料,筆者整理,2016.06.03)
註6 同註4。
註7 「文化部視覺藝術產業職能基準建置計畫」,◎www.npust.edu.tw/portaldoc/news/42181_2.pdf (瀏覽日期:2016.06.16)。
延伸閱讀
1.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
2.【學院篇】美術系的藝術家夢與藝術行政
3.【民間篇】憤起!拒絕自憐的自救編修方案
4.【政策篇】杯水何以車薪?
5.【產業篇】藝術行政的勞動單位配置實況
蔡明君( 3篇 )

蔡明君的策展計畫多半是根據場域或脈絡發展出特定的模式與方法,與合作對象以分享、討論、甚至挑戰的方式有著密切合作過程。現為東海大學美術系短期專任助理教授,持續進行當代藝術策展實踐與藝術創作。近三年的重要策展計畫包括「2019麻豆糖業大地藝術祭」、「綠洲」、「負育群帶聚落-文化部空總文化實驗室實驗建築計畫」、「推拿-侯俊明《身體圖》計畫」與「後植民計畫-社區生根創作」。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