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形到有形,再消融於無形,張震宇將在城市裡收集到的塵埃,沾黏於畫布上進行打磨,歷經數十層反覆的、苦行僧似的打磨作業後,終於將灰塵磨成一面鏡子,若不經提示,觀眾在作品裡只會看見自己,一旦知道媒材,觀眾在作品裡,仍舊只會看見自己想看見的意義。
張震宇的語境轉化能力,早在2005年開始的《閱讀》系列就引起國際策展人注意。在這個系列中,他將報紙的內容,用針一個字一個字挑掉,最後作品呈現出來的依然是完美的報紙形式,內容卻不可讀,也就是在可讀與不可讀性的二元對立中,張震宇相當明確的傳達了對於爆炸資訊的不耐煩,而這裡頭所傳達的「個人情緒」讓他在某種程度上規避了銳利的社會批判,那必須是更為全面的,站在集體角度的思考,卻非張震宇所選擇的姿態。
透過作品《砸》(裝置錄像2016),將北京街道敲下來,磨成灰,搬進美術館,鋪排成美麗的圖示,讓日常的事物有了美學的象徵意義,這件作品再次凸顯出他對語境轉換的高超掌握能力。
張震宇_自我肖像_畫面經過反覆落灰、打磨、拋光,形成鏡面效果
然而張震宇並不滿足於技術性的「轉換」,從《閱讀》到《灰塵》系列,從可見到不可見,再進一步到(眾人)可見(自身),藝術的表達恰好在形式的轉換中,娓娓道出某種形式之死。比起《閱讀》系列自述中的鏗鏘有力,張震宇是這樣自述《灰塵》系列的:
我看到閃爍的灰塵,透著風韻的美麗。
灰塵是離我們最近的物質,是最自然的物質,無處不在,隨著我們的呼吸進入身體循環。靜靜落下,堆積很厚,很髒,卻又輕得讓你忽略。
城市經濟文明高速發展的時代,灰塵變得很複雜,不再是單純的自然塵埃,它是糟粕,是欲求,是疾病,是絕望……
將落下的灰塵反復打磨、拋光,如同鏡面,反射出客觀的一切。透過它,你看到了什麼?
創作《灰塵》系列作品的最初階段,要解決艱難的技術問題,我希望只用簡單的材料,灰塵和粘合劑(膠),儘量不用輔助材料,而是通過大量時間和勞動去實現效果。
灰塵這樣落入畫面,改變了它飛揚的本性,變成閃閃發亮反射物像的額外使命。
在這段自述中,張震宇用的是詩人的口吻,誠懇攤開他對生活中最普遍的一項物質的觀察與思索過程。從個體的存在感受出發,小心翼翼的不跨過集體思考那條線而越位代言,他一貫的思考脈絡自《閱讀》延續到《灰塵》,始終不變,他的作品永遠保留著開放性──作品的終極意義,必須由觀眾自行給予。藝術家所扮演的角色猶如煉金術士,自最普遍的物質中提煉出最純粹的精神性結晶,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所創作的其實更接近於雕塑,與其說他是一位畫家,不如說是社會雕塑家。
張震宇_閱讀人民日報2007_78×55cm×365張_2007
「思想的生成就已經是雕塑了,思想就是雕塑。」德國觀念藝術大師喬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曾在1969年接受採訪時解釋社會雕塑的概念:「物品可以看做是雕塑概念或藝術轉化的刺激物。這些物品能激發什麼是雕塑的思考,以及延展至看不見的物質如何塑造。我們如何形成我們的想法,我們如何將我們的想法變成語言,這就是社會雕塑——我們如何形成和塑造我們生活的世界:雕塑是一種革命過程,因此人人都是藝術家。」
張震宇的沉思並未將他引導到寂靜無人之境,喃喃自語地敲打僅與自身相關的藝術家宮殿,相反的,他將作品的意義回歸到社會的脈絡,敲掉藝術的城牆,邀請人們返身看見自身的處境,關照生活本身,以及思考過程本身。
三島喜美代|張震宇 創作展
時間:2016.11.12-11.15
地點:台北藝術博覽會E2展位–SOKYO Gallery
地址:110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電話:0910-197664
人們走過他的作品,可能沒注意到那是一件作品,卻看見自己。
這是對張震宇自2011年開始發展的《灰塵》系列創作,最直接的描寫。是的,他以灰塵為創作媒材,是的,我們又見到另一位灰塵藝術家。曾幾何時,「環保」這個十分入世的主題在藝術創作領域被廣泛應用:灰塵畫出的人物肖像,塵棉雕塑出的可愛動物,灰塵燒出的人行道磚……圍繞著灰塵的創作都成功讓人們看見這個不可見的媒材,然而沒有任何一件作品,讓人們反過來看見自己。
張震宇_dust151020-100cm-畫布、灰塵_2015
Tags
莊依婷( 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