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人性的啟示 紅屋的私人收藏展系列

人性的啟示 紅屋的私人收藏展系列

「紅屋」至今舉行的十多檔收藏展,從不同角度切入,讓人得以窺見多位收藏家的神秘世界。開幕首檔展覽「私密:門後的收…
「紅屋」至今舉行的十多檔收藏展,從不同角度切入,讓人得以窺見多位收藏家的神秘世界。開幕首檔展覽「私密:門後的收藏家」(L’intime, behind closed doors: the private world of collectors,以下簡稱「私密展」)試圖探索存在於收藏家與藏品之間奇特、私密的日常關係。此展由精神分析學家瓦奇曼(Gérard Wajcman)策劃,由16個「箱子」組成,原尺寸複製了16位收藏家住家的某個區域—書房、玄關、飯廳、臥室、客廳、浴室、廁所、閣樓等,並且忠實呈現內部包括家具和藝術品的陳設;觀眾站在箱子外頭,從某個窗戶或洞口往裡頭窺視。「私密」展呈現的這16個私人收藏,雖然都只是其中一個切片,但揭露了我們從未在美術館或畫廊白盒子空間、抑或書籍畫冊的圖像中看到過的,即藝術品真正置身的環境、收藏家與藏品朝夕共處的方式。換言之,「私密展」所呈現的不僅是收藏家的藏品,還包括他的私領域、收藏家本人。16個房間,16位收藏家,16個收藏面貌,16種收藏態度,16種藝術觀。對絕大多數觀眾來說,這都是一次新奇的體驗。對藏家亦然,畢竟,走出個人私密領域(儘管某些仍舊採匿名方式),進入公眾視野,讓藏品接受公開檢視,仍舊需要一定的勇氣和信心。
觀點、感知、想像的交鋒和對話
「私密展」之後,「紅屋」固定每年介紹一位藏家的收藏,至今包括:漢堡企業家法肯伯格(Harald Falckenberg)歷時20多年建立的現當代藝術收藏;巴西出身的比利時鑽石珠寶商佩爾斯坦(Sylvio Perlstein)超過40年匯集的當代藝術收藏;法國勒梅特夫婦(Jean-Conrad & Isabelle Lemaître)的錄像藝術收藏;墨西哥知名零售業家族的柯伯爾夫婦(Isabel & Agustin Coppel)以墨西哥和國際兩條脈絡並行的當代收藏;義大利賽塔瑞夫婦(Giuliana & Tommaso Setari)以1960-80年代義大利藝術為核心展開的國際藝術收藏;將數學天分運用在賭場而致富的澳洲收藏家沃爾士(David Walsh)包括非洲面具、原住民文物和當代藝術多元紛雜的收藏;德裔美國收藏家華爾德(Artur Walther)龐大的非洲、亞洲和歐美攝影收藏。當然還有紅屋創始人德蓋博自己的豐富藏品,以及奧地利藝術家萊納(Arnulf Rainer)自1963年開始建立的原生藝術收藏。目前正在上演的則是MK2連鎖電影院總裁卡米茲(Marin Karmitz)30多年累聚的黑白攝影和當代藝術與古代文物。
2013年澳洲收藏家沃爾士(David Walsh)的收藏展「世界劇場」現場。攝影:Marc Domage/圖片提供:紅屋基金會 Maison Rouge – Fondation Antoine de Galbert
收藏是一回事,展示藏品又是另一回事。收藏家經常是受到某件作品、某位藝術家的觸動,心生共鳴,進而收藏,但不見得清楚自己收藏的方向、面貌、內容、特點或是主導他挑選作品的內在邏輯。「紅屋」的私人收藏展多半委託策展人組織,借重其專業知識、研究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在形式或意義之間建立關係、相應或對比的敏銳度,在龐大紛雜的藏品之間挖掘那條隱藏的邏輯線索,梳理作品與作品之間始料未及的關係。華爾德攝影收藏展「伊甸園之後」(After Eden)的策展人納札米(Simon Njami)描述得很貼切:「一項收藏彷彿一個世界,一個不斷變動的個人世界,就連收藏家也難以掌握每個角落。進入這塊陌生土地(的策展人),扮演的是探險家的角色,去製作一份新地圖。」 如果說每位藏家都有屬於他自己的收藏故事和歷程,藏品策劃展經常是從一個更寬闊的角度,將藝術品放在廣泛的社會、文化和藝術脈絡中,通過不同組織作品的方式、作品之間的對照,提出另一種詮釋和解讀。展覽可說是收藏家和策展人之間觀點、感知、想像交鋒和對話的結果。
例如獨立策展人和藝術顧問達弗斯(Laurence Dreyfus)自法肯伯格4,000件藏品中挑選170件,梳理出幾個主題(挪用和漂移、慾望和烏托邦、探索和遷徙、怪誕和諷刺等),並以人流穿梭、相會的紐約「中央車站」作為隱喻,凸顯其收藏三個世代藝術家之間的張力和關係,以及不同形式、語言、信息之間來來去去、朝不同方向的流動。藝術史家凱瑟(Franz Kaiser)則從「一位當代藝術家為何對發生在藝術史之外的表達感興趣,並決定匯集一批重要收藏?」這個提問出發,將萊納的作品和所收藏的其中300多件原生藝術作品並置,從而揭示出這位以著色將肖像照改造如瘋人般怪誕臉孔著稱、迷戀奇思幻想世界的藝術家,其個人的創作手段和所收藏精神病患、靈媒、監獄囚犯或社會邊緣人的作品之間的關聯。在「世界劇場」(Theatre of the World)展中,策展人馬爾丹(Jean-Hubert Martin)捨棄美術館分門別類的常規做法,將沃爾士收藏的有如出自奇珍異寶櫃的民俗品、考古文物和當代藝術混搭展出,通過觀看、身體、雙重、戰爭等一系列主題,邀請觀眾用眼睛和身體不同感官作為主要和主動性的探索工具,從個人所見、所感、所思中去認識作品。
2005年萊納(Arnulf Rainer)和他的原生藝術收藏。攝影:Marc Domage/圖片提供:紅屋基金會 Maison Rouge – Fondation Antoine de Galbert
收藏,是好奇,是激情,是投入,經常也是許多誠摯友誼的故事。對於佩爾斯坦不論媒材、形式、語言皆多樣,從達達、超現實、極限、觀念、貧窮、新寫實到1960年代比利時藝術及1920年代至今攝影創作的豐富收藏,策展人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除了借用美國藝術家克魯格(Barbara Kruger) 作品《忙瘋了》的標題,以幽默的方式描述收藏家40多年的收藏歷程,同時意圖凸顯收藏家的支持對許多藝術家起到的關鍵性作用。畫冊收錄了多位藝術家的陳述,例如現今一張畫動輒數百萬、上千萬美元的知名極簡畫家雷文(Robert Ryman)追溯道:「在我藝術生涯之初,沒多少人對我的畫感興趣,但佩爾斯坦相信我的工作。他買了兩張畫,因為他的勇氣,我得以買更多的漢堡來維持力量以及顏料繼續繪畫。」同樣地,賽塔瑞夫婦的收藏映射出他們一生居住的不同地點以及和各地藝術家、尤其是與匹薩尼(Vettor Pisani)、法伯羅(Luciano Fabro)、皮斯特萊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博埃蒂(Alighiero Boetti)等義大利藝術家之間的深厚情誼。
真正的收藏是一種癮
2014年,紅屋成立十週年之際推出了德蓋博的收藏展。這檔名為「牆」(Le mur (The Wall))的展覽有意思之處在於,並非委託某位策展人或學者組織規劃,而是用一套名為「蒙地卡羅」的電腦程式,根據尺寸和編號來決定作品的位置。所謂的「策展」變成了一場充滿變數的遊戲。這是德蓋博從家中書架陳列的書籍所得靈感,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讓非常不同的藝術家之間產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關聯,如杜布菲(Dubuffet)和杜象(Duchamp) 。他說,「事實上,所有藝術家都在同一條長河上航行,而且基於同樣理由。」他引述法國藝術家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話,「問的都是同樣的問題:死亡、美的追尋、自然、性(⋯)藝術的命題非常有限,只不過文字和詞彙不同。」於是,他讓除了裝置、雕塑、錄像、古代文物以外的500位藝術家超過1,200件現當代藝術作品,不問形式、尺寸、媒材、時期、價格或藝術家性別、國籍、年紀、知名度,全混在一起,形成一條三公尺高、278公尺長的長河,佔據紅屋展廳牆面幾乎每一寸空間。這貌似「對藝術家不敬」的陳列方式,不僅反而激起觀者好奇心,以脫離各種論述的嶄新眼光去看作品,同時提出一些關於收藏、保存、展示的問題。記得當我看著滿牆密密麻麻的作品時,腦海裡浮現的是德蓋博曾說的「很多收藏家是因為喜歡藝術而開始買,但一發不可收拾,之後看到自己累積的作品才發現成了收藏家。」「 收藏,是一種我們不想治療的病。真正的收藏是一種癮。」「我意識到收藏行為的荒謬,永不滿足,永遠找不到那最完美的作品,我始終知道自己不該步上收藏之路,然而還是繼續走。畢竟這是讓我們生命燃燒的火種,就是如此,沒法改變。」
2006年勒梅特(Jean-Conrad & Isabelle Lemaître)錄像收藏展「一個世界觀」。攝影:Marc Domage/圖片提供:紅屋基金會 Maison Rouge – Fondation Antoine de Galbert
目前正舉行的「外人客居」(Resident Alien)展(展期至明年1月21日),介紹了法國收藏家卡米茲30年匯集的一批重要影像收藏其中300件作品;展覽由藏家本人和德蓋博共同構思組織。導演出身,身兼發行商、製片和電影院老闆等多重身分的卡米茲將展廳想像成一座電影院,在幽暗的氛圍中展示由黑白照片、繪畫、雕塑、素描和錄像構成的不同故事穿插交織成一部宛如在軌道上移動的電影。隨著展覽動線的開展,我們看到讓他感動的藝術家,以及他如何一步步匯集某位藝術家不同時期的作品、不同藝術家之間的對話。展覽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他作為出身羅馬尼亞猶太人、流放定居法國的生命歷程、他憂鬱的性格,那些呈現被剝奪話語權的社會底層或邊緣的人的生活境況、具強烈社會批判意識的攝影作品,間接傳達了他自己的世界觀,他對現實社會的凝視。
過去多年來,「紅屋」已成為巴黎一道亮麗獨特的藝術景觀(令人遺憾的是,今年初宣布將於明年底關閉),不僅因為德蓋博希望打破當代藝術象牙塔的封閉和排他性,試圖在不同類型創作之間搭橋建樑,展出美術館罕見的展覽和作品,一系列的私人收藏展同樣呈現多樣化的藝術面向。儘管當代藝術收藏仍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但在這些收藏展中,我們看到的不是作品的堆積、財富的炫耀,而是人性;是從作品、從收藏的方式、過程所折射出的藝術家、藏家以及人類靈魂深處所共通的情感、喜悅、脆弱、焦慮、痛苦、慾望、善良、任性、偏執⋯⋯。
記得1990年代中期在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Musée d’ 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看了「私人激情」(Passions privées)展,那算是法國美術館頭一次大規模向私人收藏家致敬,展出一百多位私人藏家的藝術品。當時,絕大多數藏家選擇匿名借展,作品標籤僅標示著藏家代號,A5、B12、C7⋯⋯在那個年代,很少聽聞哪個美術館舉辦哪位藏家的收藏展,一方面因為歐洲藏家行事低調(除了文化性格,怕被查稅也是顧慮之一),法國美術館也恪守公私分際,或根本不屑私人非專業的眼光。20年後,如今情勢全然改觀,巴黎、以及世界各地,私人收藏展屢見不鮮;不僅富豪收藏家自己興建美術館展示藏品,公私立機構也紛紛敞開大門,舉辦知名藏家的收藏展。
一種私密、主觀、個人品味、更自由、更寬闊的藝術視野
位於巴黎巴士底廣場附近的「紅屋–安托.德.蓋博基金會」(Maison Rouge-Fondation Antoine de Galbert,以下簡稱「紅屋」)可說是帶動這波趨勢的重要推手,創辦人德蓋博(Antoine de Galbert)成立「紅屋」的其中一個心願,就是展示長久以來受到法國公立機構漠視的私人收藏。在筆者至今與他做過的三次訪談中,他曾表示:「我始終認為我們能從私人收藏獲得許多啟發。它提供了和肩負建構藝術史、推廣教育等宏大目標的美術館不同的,一種私密、主觀、個人品味、更自由、更寬闊的藝術視野。」德蓋博本身即是一位崇尚自由思考、特立獨行的收藏家,除了當代藝術之外,很早就開始收藏非市場主流的原生藝術、非洲和部落頭飾。作為私人基金會,「紅屋」的展覽完全由德蓋博拍板定案,每年至少一檔私人收藏展,邀請對象都是他認為「真正」的收藏家。隨著時代的變遷,當代藝術日益普及、甚至蔚為時尚,愈來愈多富人投入購買藝術品,收藏的概念已從純粹的「收集儲藏」變成經常和「投資」混為一談;德蓋博堅持回歸到收藏家的原初定義。「我尊敬的是那些忠誠於自己的藏家,儘管興趣和品味必然會改變,但始終誠懇面對自己的收藏。」什麼是引人讚嘆的收藏?「那肯定不是一連串知名藝術家或高價作品的堆積而已。更多時候,收藏是藏家的一幅自畫像,勾勒出他的性格、癡迷、困惑、甚至糾結和傷痛。」
2004年「紅屋」開幕首檔展覽「私密展」。攝影:Marc Domage/圖片提供:紅屋基金會 Maison Rouge – Fondation Antoine de Galbert
余小蕙( 3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