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古樂聲繚繞 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

古樂聲繚繞 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

「音樂」的誕生從幾個簡單的音節開始,千年前中原地區的人們在敲擊鐘鼓、吹奏笛笙時,為高低不一的聲響找到節奏,至今…
「音樂」的誕生從幾個簡單的音節開始,千年前中原地區的人們在敲擊鐘鼓、吹奏笛笙時,為高低不一的聲響找到節奏,至今發展成豐富多元的中國音樂文化。由河南博物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主辦,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即日起至12月15日承辦展出「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展品為數十年來河南省出土及徵集而來,包含樂器及陶俑等和音樂相關文物。展覽有四個單元:「遠古迴響—原始社會音樂」、「金聲玉振—夏、商、周三代音樂」、「瑰姿逸音—漢魏音樂」及「盛世風華—隋唐宋音樂」,除了介紹不同時期的中國音樂文化發展,也讓觀眾欣賞古樂器之美。
〈灰陶尊上倒立俑〉。
展場中的〈骨笛〉以水鳥尺骨鑽洞製成,1987年於河南舞陽市賈湖遺址出土,距今約有9000年至7700年,可謂是中國出土時間最早,保存完整並且仍能演奏的樂器文物,也為先秦音樂史研究展開新的一頁。繼兩周以廟堂雅樂使用的編鐘為代表,河南省濟源辛莊鄉北官莊出土的〈灰陶尊上倒立俑〉則反映漢代樂舞、雜技藝術豐富趣味的一面,灰陶尊上兩名人俑撐著口沿倒立,展現出對平衡對稱美感的追求。到了隋唐宋,展場中生動的彩繪和三彩樂俑,呼應帝國盛大和各地文化交流的頻繁,為音樂添加新元素的時代風貌。
古美術編輯部( 22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