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紐約藝術地位的警鐘?PS1當代藝術中心「大紐約」展

紐約藝術地位的警鐘?PS1當代藝術中心「大紐約」展

然而這檔試圖超越舊有模式的展出,並未得到太多藝評家的青睞,反而引起是否紐約已喪失其藝術先驅地位的質疑,無法再呈…
然而這檔試圖超越舊有模式的展出,並未得到太多藝評家的青睞,反而引起是否紐約已喪失其藝術先驅地位的質疑,無法再呈現當下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思潮和創作實踐。因此,為了進一步理解為何「大紐約2015」帶給紐約藝術圈如此莫名的憂心焦慮,得由歷屆展覽的宗旨與形式切入,剖析歷年來的策展理念及其代表的時代意義。
多元文化的語境
「大紐約」是PS1在2000年加入MoMA後的首度策展合作,首創之初入選條件嚴格,除了必須是居住在紐約大都會區創作外,還得未曾在1997年以前舉辦過任何個展。參展的145位藝術家平均年齡32歲,大多才剛開始他們的藝術生涯,其中有1/3是國外出生,49位來自24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包括艾瑪(Ghada Amer,埃及)、蒙瑞圖(Julie Mehretu,衣索匹亞)、內夏特(Shirin Neshat,伊朗)、徐道獲(Do-Ho Suh,南韓)和亞琪爾(Emily Jacir,巴勒斯坦),當年初試啼聲的後起之秀如今都已成為國際知名的藝術先鋒。
左:丹西Mira Dancy│紫色的呼喚;右:阿特拉斯Charles Atlas│她在這
「大紐約2000」整體而言已逐漸遠離1980和1990年代那般迫切地強調批判和對抗的藝術實踐,而趨向以一種內化自省的視角關心政治及社會議題,著重個人與自身內在思考銜接及與外在自我更新的對話,探索主體在數位時代的存在與消失,審視在地與全球跨文化的接軌與衝突。眾多來自各國的藝術家為此展注入多元文化的語境,顯示2000年的紐約藝術菁英不再以歐美為主,而是處在重新配置的局面。
政治意識再現
「大紐約2005」與前屆展覽相隔的五年間,紐約藝術版圖重新佈局。蘇活區(SoHo)藝術勢力式微,畫廊一一遷徙至哈德遜河旁的雀兒喜區(Chelsea),藝術市場急劇的擴張,新的畫廊和新一代的藝術經紀人提供年輕藝術家相當的展出機會。因此在2000年可以純粹策畫出一個完全未受到廣泛關注的新銳藝術家展覽,在2005年已經不可能發生。162位參展的名單中,雖仍以30出頭的年輕藝術家為主,但有些都已出現在大型展覽,如惠特尼雙年展;或已經得到藝術圈相當的注意。其中以出生在肯亞的穆圖(Wangechi Mutu)、來自黎巴嫩的拉德(Walid Raad)、美國藝術家舒茲(Dana Schutz)和來自香港的陳佩之(Paul Chan)最受矚目。
貝爾昌普Alvin Baltrop│碼頭 Courtesy Third Streaming, New York
延續前屆的展覽模式,該屆也以沒有特別強調的展覽主題梳理過去五年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創作實踐。藝術家由周遭日常生活中擷取靈感,特定場域的裝置創作是該屆展覽的焦點作品。然而911帶給這座城市的創傷和殘害,在許多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充滿政治意識敏感議題的再現。電腦遊戲、卡漫和童話成為受歡迎的視覺語言,藝術家回歸到簡單稚氣的情境,提供奇怪而有趣的視角面對日趨惡化的政治情勢。然而寫實攝影與紀實紀錄片在本屆幾乎不存在,就像一百年前廣泛引進照相機挑戰傳統藝術實踐一樣,無所不在的數位影像科技已預示將再次帶動圖像與影像的革新。
工作室即展場
精簡為68位參展者的「大紐約2010」與前兩屆最不同之處,便是提供每位藝術家一個類似個展的獨立展示空間,並給予充足的時間在這個空間裡創作、排演及構想,這是源自PS1於1976年開幕展覽「房間」(Rooms)的啟發。同時挑選四位獨立策展人策畫為期五個禮拜的小型展覽(Rotating Gallery),持續提攜藝術新秀的創立宗旨。此外還包含一檔「五年回顧展」(5 Year Review)、影片放映及一系列的藝術家工作坊,提供歷年來最豐富緊湊的項目,讓觀眾應接不暇地穿梭在不同形態的展出。
麥特里(Tony Matelli)作品《人像1 & 2》於展覽現場一景。
該屆展覽以錄像為主導,並以一系列行動藝術活動貫穿展場。藝術家在特定場域創作是此展的基本架構,用以探索當下最重要的過程導向(process-oriented)創作實踐,如集體藝術創作(collective art making)、短暫藝術(the ephemeral)及觀眾參與等。藝術家如奧爾巴赫(Tauba Auerbach)、紐森(Rashaad Newsome)、貝德(Darren Bader)和弗雷澤(LaToya Ruby Frazier)都是被看好的後起新進。該屆的策展方向不再將藝術作品視為展出重點,而是著重在創作時的即興偶發過程,就如同展出藝術家布魯克斯(David Brooks)裝置作品《森林保護區》,一片種植在水泥地的模擬熱帶雨林,每天隨著自然的演進衰減和退化,「大紐約2010」也是一個天天不斷在更新變化的展覽。
懷舊引領的未來
「大紐約2015」以批判紐約城市貴族化(gentrification)和過度商業化的藝術市場為主軸,透過懷舊的視角回顧1970和1980年代充滿實驗精神自由自在創作的時期,對大紐約過去40年來的藝術生態進行梳理,呈現藝術家如何利用這個城市擷取靈感及創作。
弗林特(Henry Flynt)於1979年拍攝的《「SAMO©塗鴉檔案」精選》,記錄一群藝術家包含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集體以筆名SAMO創作寫下在建築物的塗鴉詩,重現塗鴉藝術在城市歷史中的重要時期。非裔美國藝術家里岡(Glenn Ligon)以自傳式的文字作品《紐約居住簡史》(1960-2007),詳細記綠從1960年到2007年居住過的十個住所,透過個人居住的歷史反映紐約城市的變遷及如何在城市縫隙中生存創作,為藝術家在紐約奮鬥的寫照。
邊緣與弱勢議題的探討在此屆展覽也是備受關注的題材,漢默斯(David Hammons)於1991年以紅、綠、黑三種顏色製作的星條旗《美國非裔旗》飄揚在PS1的展場門口,成為近幾年美國各地黑人遭受種族歧視不公平待遇的象徵。丹西(Mira Dancy)的壁畫《百老匯/堅尼:神祕精品店》(2015)挪用西方女裸體的傳統,以跳出畫框的架構試圖顛覆觀看與被觀看的視角。阿特拉斯(Charles Atlas)影像《她在這》,扮裝皇后邦尼女士(Lady Bunny)載歌載舞批判政治、資本主義到變性議題,以性別政治的基調呈現視覺上的嘲諷對比。
丹西Mira Dancy│百老匯/堅尼:神祕精品店 2015
已故攝影師貝爾昌普(Alvin Baltrop)一系列黑白照片重現1970年代男同性戀在哈德遜河碼頭旁廢棄殘骸中的活動狀況。女同志藝術團體「激烈的貓」(Fierce pussy)裝置作品《做為記錄》,在充滿文字拼貼的牆下放置可以自由取走的報紙,藉以緬懷無數已故的無名愛滋病患者。「大紐約2015」雖然對紐約的願景瀰漫著悲觀氣息,但同性戀文化的勝出可以明確地感覺到是城市歷史中一項引以為傲的成就。
激烈的貓Fierce pussy│做為記錄
PS1 當代藝術中心(MoMA PS1,簡稱PS1)「大紐約」展覽(Greater New York)是紐約年輕藝術家五年一度的盛會,自2000年創始以來,秉持著扶持新進藝術家的理念,而與「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和「新美術館三年展」(New Museum Triennial),成為千禧年以來紐約年輕藝術家最佳的展露平台。參與三屆「大紐約」策展的紐約現代美術館(簡稱MoMA)藝術總監貝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未加入2015年的策展團隊,而是由PS1策展人艾爾力(Peter Eleey)和藝術史學家克林普(Douglas Crimp)及其他策展人接手統籌。「大紐約2015」首次囊括資深與已故藝術家,改以主題式的展出,將視角轉移到紐約城市本身,回溯自1970年以來不斷變化的城市歷史對藝術創作生態的衝擊。157位參展者年齡從20多歲到80多歲,400多件的展出作品超過半數是在2000年以前創作。
「大紐約2015」展覽現場一景。
李雪萍( 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