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孔聚—吳竟銍創作個展

孔聚—吳竟銍創作個展

吳竟銍在2013年時於美國安德森牧場中心雕塑工作室駐村,並在2014-2015時於英國哥拉斯哥藝術學院駐校。創…
吳竟銍在2013年時於美國安德森牧場中心雕塑工作室駐村,並在2014-2015時於英國哥拉斯哥藝術學院駐校。創作領域於金屬工藝、雕塑、琺瑯與首飾設計。自學校起以舉辦多數的個展,例如美國、香港、韓國、荷蘭、北京與台灣等。吳竟銍試圖找出技術與想法間的平衡,藉由琺瑯的媒材創作,詮釋大眾對於傳統金屬工藝的框架。在他的創作中從小型的首飾至大型的雕塑,透過細膩的情感表現出來。2013-2016年吳竟銍在日本、立陶宛、義大利等獲得過多次首獎,可說是日前在游走在首飾與雕塑間,有潛力的新銳藝術家之一。典藏作品:美國、日本、荷蘭、韓國、義大利、中國、香港等美術館與私人收藏。
吳竟銍,萬孔集 The decay in my garden, 紅銅、黃銅、琺瑯、木頭、漆,40x40x15cm。
吳竟銍將這次的展覽主題取名為「孔聚」,它帶有透過顯微鏡底下觀看的世界方式,他們小到如細胞,放大至俯瞰聚合的視角。從宇宙向下看,萬物都將透過點的視覺佔留停置在我們的瞳孔裡,影像反覆重疊,最後聚合。處於都市之中我們試著與自然共存,看似自然而然的行為,事實上也限制的我們的滋長方式。在這次的創作中,以天然與人為兩部分呈現看待自然的生長,在廣大的森林之中,孕育著豐饒的物種,然而這些物種卻必須適應在這樣的氣候下想辦法適者生存而有所限制,似乎也體現出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許多事情我們是否將會在有所限制下去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在這次以第三人稱的角度觀看物種的行為,人為的透過顯微鏡下放大限制肉眼無法得到的視覺;或是在自然生長下物種所受到的限制依附等。
吳竟銍,萬孔集 The decay in my garden,紅銅、黃銅、琺瑯、木頭、漆,50x50x15cm。
在這次的展覽主題中,吳竟銍從「琺瑯」的本質出發,將作品分成兩個主軸,其一是以歐洲流傳琺瑯工藝中的「空窗琺瑯」原名為Plique-a- jour的技法作為這次展覽的主要創作形式。空窗琺瑯必須將如同細沙般的琺瑯原料,鑲嵌在金屬的鏤空之中,這樣反覆性的行為裡,就像透過顯微鏡頭裡看待植物細胞的過程,他們是這麼細微、輕巧、讓人不易肉眼卓見,如同這技法本身繁複、時間以及技術的熟練。擇期一在創作與執行的過程中,透過溫度的燒結,琺瑯從礦物的細沙裡熔至金屬表層,產生不同的肌理與變化,琺瑯從先前光亮的結晶釉狀態,成為了如糖霜般的質感。在這些不同材質的變化中,就像是那些植物演變的過程,盛開、成熟、花粉孢子紛飛,艷麗的讓人聯想起片片的花海。透過不同的視角可以觀賞我的作品,正視,並試著引導觀者可以透過具廣角的思維觀看,他就如同從天上往下看的花叢也好樹林也好,一個個看似單純的圓,也成為了不同存在物件。從作品的側視來看,如同城市山林裡,規格併置的線性物件。
「萬孔集」這一系列的作品之中,一切的總和都透過點的聚合密集,當它反覆堆疊重置的排列組合,看似單純的圓形,也將有所不同的聯想。自然之中很多看似重複性的物種也好,乍看之下一樣,微觀後卻發現有所差異;人為之中許多看似不同的存在裡,卻可以透過精密的數字計算,將他們鉅細靡遺的規格化。這次的個展中,吳竟銍不僅思考這兩者的衝突性也好,亦或是關聯性。透過工業規格化與電腦的製圖,將自己與手之間的關聯性,試圖去討論工藝與工業間的關係,他們也是裝置同時也是雕塑。
吳竟銍,萬孔集 The decay in my garden,紅銅、黃銅、琺瑯、木頭、漆,40x40x15cm。
孔聚—吳竟銍創作個展Pollen cluster -WU CHING CHIH SOLO EXHIBITION
展期:2016.07.08-08.20
地點:當代一畫廊
當代一畫廊(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