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近未來的交陪 繞境與當代藝術的精神地理學

近未來的交陪 繞境與當代藝術的精神地理學

即將消失的技藝,以攝影做為一種感性的介面,透過攝影之眼將細節放大傳達一種觸動與感知,在港千尋(Chihiro …
即將消失的技藝,以攝影做為一種感性的介面,透過攝影之眼將細節放大傳達一種觸動與感知,在港千尋(Chihiro Minato)的《傳神畫》中亦呈現對於古老手藝的影像思考。他在1970年代於越南河內與「傳神畫」有了首次的遭逢,一直到台灣攝影與繪畫脈絡中「兜頭」影像形式,透過攝影讓這項已在台灣消失的影像技藝重新交織在繪畫、攝影術和印刷術的討論脈絡中,並從台灣攝影史和繪畫史中,對照東南亞(越南)同類型的發展。
攝影家張照堂的《王船祭典》和《祭典之美》、沈昭良的《STAGE》,和陳伯義的《請水島》皆是以影像記錄和再現祭拜和酬神之儀式,在儀式的傳統與當代表現之間,展現不同的台灣文化肖像和當代民俗美學特有的文化樣態。而姚瑞中的168張「巨神連線」系列,呈現台灣塑造巨大神像潮流中的「人類欲力」,在不同地點所拍攝的大量影像,記錄著這些神像與周圍地景和生活所產生的關係或對應,影像排列充滿整個展間,將人類潛存的的慾望與虛妄的投射一一地現形。
在民間的佛教與道教的傳統信仰之外,藝術家陳冠彰和林欣怡的裝置與影像作品,在不同宗教與文化信仰之中開展出不同縱深的探索。陳冠彰以西拉雅(Siraya)文化中尪姨家的儀式源起為概念,與傳統工藝師劉哲安共同打造一艘竹編船,作品《渡海》在蕭壠原有的西拉雅館中,對應著一旁的展示的歷史物件與圖片,重新述說已在時間更迭中消逝的群體記憶,建構未被族人記錄和回溯的空缺。而林欣怡的錄像作品與裝置《第六十九信:第一信》述說的是一個獨自面對基督教上帝的信仰空間,從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施水環被捕捉後所寫的獄中家書進行再書寫,敘述不可見的影像,而展場中所隱含的兩個十字架與影像和文件的設置方式,皆是表現受難者肉體與精神於政治暴力之中不可見的折磨與絕望。
浮洲,做為交陪的島境
從「交陪境」的關係與概念中所開展的城市浮洲,為建築師陳宣誠和「共感地景創作」所打造的開放性體驗架構,做為展示的十座島嶼,在觀者參觀的過程中,不僅回應著傳統交陪境概念中展現動態的公共會面場所與身體依隨繞境的場域觸及和穿透,在結合不同影像與裝置作品的展現後,更形成一座雕塑般的立體空間場域與美學發展的基礎,猶如廟宇做為宗教發展與民間美學的根基和表現場域,十座浮洲的打造,從過去所開展的城市空間和街道關係,在此轉化為文化島嶼的基礎根基。
設置於糖廠廊道上的攝影作品。(攝影/陳伯義)
前段所述的陳伯義作品《請水島》於城市浮洲上裝置,是從當代藝術家對於環境和空間的關照角度,延伸攝影照片中的儀式意涵,進而以水缸和塑膠水槽設置可以供水和循環的展示機制,回應特定浮洲體所欲探討的當代環境議題中的水循環。而另一座《神童島》,則是企圖將作品中民間廟會的神童影像,轉換為空間中的身體性思維,打造針孔成像的暗房空間,邀請民眾進入以身體感官進行體驗。
而展示洪通作品的「浮洲島」,擺放在蕭壠美術館的展間前方,以洪通的「文字畫」影像與作品輸出為主要呈現,島的設計讓兒童可在其中穿梭,藉由素人藝術家的想像和輕鬆的作品語彙,結合兒童與藝術的純粹視野,在當代的有機建築體中,身體自然發展出一套觀看與互動的方式。這些從平面繪畫和攝影作品出發,針對場域空間、民俗文化活動和當代議題等的開展與設置,回應了展覽論述中提出「後祭祀圈」的角度,藉由當代藝術和建築對於民間宗教文化的探索、思考與詮釋,進而提出一種新型態的交陪方式,積極介入社會並試圖影響文化生產的脈絡,將身體、社會、文化、場域、宗教與民俗的精神關係,進而重新顯影。
註 《藝術觀點ACT:交陪藝術誌》,第68期,秋季號增刊,2016.10。
「交陪論壇-糖廠連線」現場。(攝影/陳伯義)
「交陪境」,在一般的文史定義中,延伸至清朝以來地方社區廟宇,為了敬神活動而相互交誼贊助的結盟關係,其中亦指向不同等級的廟宇結盟層次。在蕭壠文化園區所展出的「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以下簡稱「近未來的交陪」)中,在過去兩年的研究裡,策展人龔卓軍從佳里鎮金唐殿和周圍廟宇交誼的關係中,思索台灣廟宇文化「交陪」的歷史脈絡與地域性的關聯、文化儀式的象徵意義與其中的身體意涵、當代攝影與藝術的介入與創造性等問題,透過三個面向—設計、攝影和當代藝術創作—所詮釋而發展出的展覽,整體交織於兩個層面的探索與思考:從「交陪境」的精神地理學出發,探索繞境與社區、交陪和交工之相關意義,進而開啟整體展覽的討論與工作模式;另一層面,則從「後祭祀圈」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在1990年代的大型宗教文化節與近年觀光化的宗教節慶外,當代藝術如何透過民間宗教文化,積極介入社會、介入文化生產,企圖提出一種嶄新的交陪方式。
影像,做為一種重訪
「交陪境」所創造出特屬民間社會的信仰精神表現互連網絡,在2016年10月《藝術觀點ACT》的討論中,提到與攝影在台灣誕生與發展的歷史產生一種奇異的疊合,「交陪境」的相關影像生產,幾乎貫徹了整個攝影史的發展,成為一種複雜音史。(註)因此,從過去《交陪》藝術誌所呈現的三位攝影家林柏樑、李旭彬和陳伯義的討論,《藝術觀點ACT》和一系列的「交陪x攝影論壇:2016台北雙年展計畫」延續以民間信仰與民俗影像做為攝影史的觀看與論述材料,以主動的觀看行動進而產生如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謂的「影像辯證」,而在此次「近未來的交陪」的攝影展中所展出的諸多影像作品,便是在攝影考掘與信仰和民俗的辯證之間,企圖生產新歷史敘事的介入性觀看。
攝影家林柏樑於1970年代拜席德進為師,在當時社會與美術創作一片西化的追隨中,開啟對於台灣傳統宗教與民間文化的探索和思考,作品從自身生命歷程發展出一套紀實攝影的美學觀。此次在「交陪」的前期研究中探訪各廟宇,包括佳里金唐殿、學甲慈濟宮和佳里震興宮中的交趾剪黏大師葉王、王保原、何金龍和葉進祿等作品,思索時代變遷與廟宇裝飾文化等問題,以攝影拍下即將消失、俗稱「剪黏尪仔」的傳統技藝,作品《對視》以燈箱影像為表現形式,述說其裝飾文化中所特有的傳統建築亭景和一幅幅的寓意故事。
陳伯義作品《請水島》。(攝影/陳伯義)
ARTouch編輯部( 1568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